最近,考公越来越热了,特发两篇相关文章(本条和第三条),仅代表作者观点,特此编发,供诸君思考。

1550个字 阅读时长:5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报国无门啊。
- 1 -
昨天,2022年度的国考报名正式结束了,报名人数突破202万,比去年报名的人数,整整多了45万,创下历年新高。
而上次推文中我们猜测的那个报名会不会过万的“
最火国考岗位
”,报名人数也出来了,不仅超过了一万,而且还翻倍了,
总报名人数高达20602人,2万人争一个岗位。
什么岗位这么吃香呢?

这个地处边陲小城,平均海拔4000多米,气候条件恶劣,考上了就得做满5年的编制,居然有这么多人考。
为什么?


就因为它是三不限岗位:
不限专业,不限学历(大专以上),不限户籍。
而和这个岗位相反的是,还有127个岗位无人报名,原因是:

限制条件太具体。
两相对比,你会发现一个问题:

国考也开始卷起来了,有太多不太满足要求的人涌进来考试,希望能从此上岸,脱离职场苦海。
国考的年龄是35岁,谁不想趁着年轻再博一把呢?
当然,2万多人并非真的想去西藏,我觉得更多的人是想拿它练练手,准备明年的省考。

其实西藏的邮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也不傻,接受采访的时候很实在的说:
我本来以为会没人报名。

只是,谁也没想到,能一次涌进来2万人。
- 2 -
我不太清楚什么时候考公开始变热的,而且是全国范围内的热。
今年,在“宁可睡地板,也要做老板”的浙江,公务员报考的竞争比也达到了:
1:65。
其中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是:
台州市殡仪馆的殡仪服务管理岗位,973个人竞争1个编制。
它也是一个三不限岗位。
我们都知道山东人喜欢考体制,这几年,浙江和广东好像也出现了考公热,要知道这些可都是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这是不是说明如今民营经济不太好做了呢?

另外,考生把考进体制称作上岸,似乎也在说明这个问题:

体制外轻松的收入低,收入高的996,当然也有996同时收入也低的,比起体制内旱涝保收,大体轻松的工作氛围,体制外的就业确实有点水深火热的感觉了。

要说就业这个问题,可以另开一篇文章了,我这里举一个最近的例子来说明:
前几天,我看到两个头部主播一晚上的带货流水,李佳琦106亿、薇娅82亿,两人加起来一个晚上卖了差不多200亿。
这200亿如果实体店来卖,带动的就业肯定要多得多,主播团队最多解决100个人的就业,线下实体就少上万人,那线下实体为何竞争不过线上主播,因为卖得太贵,为何卖的贵,因为地租太贵
我没有要抨击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在地租和线上双重掏空之下吸纳就业最多的实体经济正在愈发的艰难,依赖于实体之上的就业也就比较严峻,老板艰难,员工自然也不好过。
这是考公热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
经济需要回归实体,或者说虚实结合,不能继续脱实向需。

- 3 -
结语
考公热是不是一个好现象。

有好的部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充实体制内队伍,对于提高治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当然是好的。
北清博士生去街道办,可以说是浪费人才,如果去对口岗位去服务企业,也是一种提升。

说一个我知道的情况,长三角某市,一个边缘部门管理处的领导,国企改制的时候是工厂食堂的,改制后被安置到这个闲职上的,她手下的干事全都是硕士毕业,所以把这些人熬退休替换掉,也是好事。

当然,都去考公分蛋糕,没人做蛋糕,这样不好,毕竟,体制外不好,体制内也无法持续。
据说,现在很多地方公务员的奖金和补贴都取消了。
现在上岸的,会不会再次下海呢?

希望不会。
直接点击↑↑播放视频关注给你更多好看
热文推荐:
       欢迎各位加入本号主编、知名青年学者、文史作家的涛哥读书会,将带大家精读《万历十五年》《鼠疫》《白雪乌鸦》及方方著作等一百多本好书,详情请点击文章《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究竟有多不同?》,可直接扫以下二维码入会。更多好文猛文请见本号知识星球,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入圈,详情见文章《如何看到别处看不到的文章》。
涛滔步觉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
观文化万象、听时代涛声
观察当今时代
了解当下中国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