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界大地震,来了!
上周五,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直就是向互联网保险行业扔了一枚重磅炸弹。
通知内容涉及之广,几乎包含了所有在售保险品种。
特别是波及90%的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都要下架!
N家公司正在连夜商量对策!
理财险下架,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以往,在产品设计上,之前互联网保险为了抢占市场,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储蓄险终身收益过高,兑付压力大,最后都得银保监会来兜底
于是新规对于产品设计做了进一步的严格把控:
一方面限制“长险短做”。
今后增额终身寿险的减保灵活领取,也没这么方便。
另一方面,对互联网保险加强回溯管理。
回溯管理主要指问责保险精算师
在设计产品时,保险公司会设定好赔付率、费用率、投资收益率等指标,假设保司为抢占市场,持续设定终身复利3.5%的高收益产品。
未来保险公司出现大量利差损,产品研发部门就要受处分。
保险公司和精算师为了保全自己,也不敢激进开发性价比高产品。
换句话说,从明年1月起,近90%的互联网10年满期以上的长期寿险、年金险将下架。
这一波下架潮之后,后续还有没有3.5%的增额终身寿、4.025%的年金险,没人说得清楚。
所以,要买高性价年金险、增额终身寿的,抓住机会看好就出手,大家且买且珍惜吧!
年金和增额终身寿险,其实都是储蓄类型的保险,可以理解成终身的理财账户,内地好的产品能实现顶额收益3.5%,香港储蓄险利率更高,能达到6%~7%。
以往很多人瞧不上3.5%的收益。大家回想一下,前几年4%~5%的银行理财遍地都是,那时候让你去买一个利率3.5%且前几年退保会亏钱的保险,不是疯了吗?
但是,社会的毒打来得太快,那些5%的银行理财产品,现在几乎都不存在了。
随便打开一个银行APP,大部分固定收益理财都在3%~4%之间,且这类理财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换句话说就是不保本。
我们都知道,金融产品有个不可能三角: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这三者是不可兼得。
大多数人理财是承担不了亏损的风险的,所以一般会把安全性放在首位。如果本金亏没了,那收益再高也是虚的。
在这个前提下,很多人会买国债、大额存单,毕竟5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也能达到3.97%,是公认的无风险收益的天花板,但是在储蓄险面前还是格局太低。
看一组数据对比就明白了。
同样100万,分别放在单利3.97%的五年期国债和3.5%复利的储蓄险,收益差有多大呢?
5年后,国债的收益是118.8万,储蓄险的收益是117.5万。二者的收益其实差不多,国债略高一点点。
那我们再往后推5年?10年后收益如何呢?
国债增长到是135万,储蓄险是141万,实现了收益反超。
收益差距虽然不算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第20年,在复利的加持下,储蓄险的收益会呈爆发式增长。
同样100万本金,20年后国债收益是170万,而储蓄险收益高达199万,二者之间差了29万的利息。
再拉长到50年呢?储蓄险的收益要比国债高出280多万!
离谱吧!
不过演示归演示,我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将大量的资金一动不动放50年,这不科学。
但是换个角度想,配置一份储蓄险,它的收益是白纸黑字体现在合同里的,并且承诺终身复利3.5%,这除了保险公司,也没有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做到这个份上了。
终身复利可贵在哪呢?
我们都知道,“利率下行”一直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
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说过:“10年后想买款年化收益3%的理财产品,都可能像汽车摇号那样,完全靠运气”。
日后,同样稳健安全的国债、低风险理财、货币基金等同类型产品的收益会逐步下降到3%、2%、1%...
上面的例子,国债的收益是在非常乐观的状态下进行演示的,因为我们无法保证,5年后我们是否还能买到3.97%的国债,在利率下行的趋势下,国债收益跌破3%只是时间的问题。
不仅是国债,这几年我们的钱放在银行利息也是越来越少了。所以不是储蓄险太好,而是同类产品都太弱。
当然,储蓄险的缺点也很明显,
短期流动性比较差
,如果能保证很长的时间不被动用,才需要考虑它,比如规划孩子教育金、自己的养老金就特别适合。

所以,储蓄险注定是作为长期保底的资产存在的。
家庭资产配置需要长短结合,短期需要用到的现金,还是建议放在更灵活的银行理财、货币基金里。
如果你能接受储蓄险流动性差的缺点,又对无风险理财和强制储蓄感兴趣,储蓄险其实还有一个
更高阶的玩法
储蓄险正确的打开方式,不是存个几十年再一次性取出,而是减保取现
只要在现金价值的额度内,你想取多少就能取多少。
举个栗子:
老王30岁,年交10万,累计交满10年。
55岁的时候,这个账户里就有202万,这时候可以提取50万,作为孩子的婚嫁金或者创业金。
60岁退休的时候,可以每年提取10万作为养老金的补充,一直领到85岁,累计领取250万
这里面没花完的钱,百年之后还可以留给后代
内地储蓄险3.5%的利率,就已经能达到这么高的收益,可以想象利率更高的香港储蓄险收益会有多惊人,之前给大家展示过很多方案,这里就不多讲了。
拥有一份储蓄险,就相当于拥有一个锁定终身复利的备胎账户,提前锁定了未来几十年的收益和不知不觉存下了一笔钱。
最重要的是无需打理,只需要按时存钱,回本之后可以按自己的心意随意领取,特别省事。
不过,随着新规落地,90%的高收益产品即将在今年12月31日停止销售。
停售潮前,要买储蓄险的抓紧了。
如果不知道哪些理财产品是高收益产品,哪些值得买,如何算收益,添加下面微信,一对一免费帮你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