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处于非常微妙的时刻。
一方面今年以来坏消息不断,最终表现为主流互联网的股价腰斩,中美两国互联网头部公司市值差距急剧放大。另一方面,官方多次表态,澄清政策意图,提振行业信心。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是很多朋友都很关心的话题,下边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1
基本面是好的?
任何主流产业的前景判断当然都离不开主要市场的基本面。“基本面是好的”这个判断始终成立。“基本面”是指宏观经济要素,人口众多、市场庞大、需求旺盛诸如此类,中国经济基本面、互联网产业的基本面当然都是好的,这无需讨论。基本面是对中国互联网产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大势的信心支持,这当然没有错。但是,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基本面”好一切就好。
1978年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和1988年、1998年的经济基本面有多大区别呢?
基本要素的差异并不大,但是同样的要素在不同时期都的性质表述都是不同的。1978年的人口众多是“人口负担重、包袱大,吃饭问题急需解决”,到了1998年就是正面的“人口红利”,到2008年还要加一条“居民消费增长强劲”。“人口众多”没有变,可是经济作用、经济评价完全变了。
“市场庞大”、“需求旺盛”也一样,以行业论,2008年的房地产行业是“市场庞大”、“需求旺盛”,2021年就不是吗?可是,房地产行业的形势已经是冰火两重了。
所以说,“基本面良好”是对发展前景乐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基本面良好”表征的是经济潜力,转化为“经济运行良好”是需要转化的,转化过程取决于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这两个变量,决定了最后的经济表现、行业发展。
02
制造业升级,离不开互联网
今天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市场因素和十年前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过去需要的,今天依然需要,需求的增量更有理由乐观。我国的服务业还有明显短板,工业智能化水平还不高,都需要互联网赋能。一些很热门的经济部门,比如新能源产业、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加持和赋能。
这些都是互联网产业的新增长点。
不要对当代的产业发展产生误解,以为发展到高水平了,发展空间就变小了,发展潜力就消失了。其实,产业发展水平越高,新的需求就越多,发展空间就更大。
当初对制造业发展就存在这样的误判,以为制造业就那么回事了,要腾笼换鸟、去工业化,结果回过头来还要搞高端制造业。这段弯路明显是对市场的严重误判。目前对中国互联网产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把产业分工之间的有机联系扭曲为产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这是脱离市场现实的现象。制造业的升级能离开互联网技术的参与吗?
新能源车离开AI自动驾驶的技术前景,还有多少吸引力?工业自动化的机器人技术离开互联网技术参与,根本无法胜任复杂的系统协同运作,能当个玩具就不错了。
其实,大部分高端制造业都属于泛互联网产业,是互联网技术革命的产物。
因此,市场现实是新兴技术产业部门之间的协同发展,而不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如果不能实现这些产业部门的同步发展,“瘸腿”的产业布局能走多远呢?瘸腿的千里马也蹦跶不起来。
所以,从中国产业升级赋予了互联网产业更积极的市场因素,而不是“互联网发展到头”的想当然。
当然,市场活动总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其中难免出现偏差。政策纠偏是一定会有的,无疑会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这也存在积极和消极的两种方向。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交互作用,产业发展会形成相应的模式。
03
中美欧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互联网产业是技术革命的产物,新技术、新产业、新市场都是过去经验难以完全覆盖的。因此,试错更不可避免。发展几十年后,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都比较明显了,正确的政策方向应该比较容易辨别了。
全球互联网产业发展至今,产生了中、美、欧三种模式,三者的成败得失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种是欧洲(欧盟及其欧共体)模式,欧洲的经济管理思路一向保守,干预和管制是常态。对新兴的互联网产业一开始就高度谨慎,自1995年以来推出一系列“最严”监管政策,结果是本土的互联网个人业务全灭。
直到最近这几年的GDPR,一直延续着“最严”风格。讲白了就是破罐子破摔,打的都是“别人家儿子”,索性“最严”到底。
第二种是美国模式,美国的经济环境比较宽松,技术积累厚实。互联网技术发展全面、迅速。
第三种是中国模式。中国互联网崛起多少有些无心插柳的意味,至少在发展初期并没有多少政策设计和干预引导,也没有受到限制和干扰。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模式,一方面是消费领域技术服务的异军突起,另一方面受益于基建水平的迅速提高,得以高速扩张。
正因如此,中国互联网,也留下了一些“话柄”。其中,最受诟病的是发展阶段“野蛮生长”,高速扩张难免“吃相难看”。此种背景下,政策纠偏应运而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政策的目标方向和尺度把握。
04
千万不能把毒药当蜜糖
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在今天,欧洲在互联网发展上的失败模式,在国内居然很有市场。这是最值得警惕的政策倾向。
向互联网产业发展失败的欧洲学政策思路,好比是年年丰收的种粮大户,向村里三年绝收的破落户学习种地经验,这是什么道理?欧洲的“最严监管”前半段窒息了本土产业的发展,后半段是破罐子破摔的“打隔壁家孩子不心疼”,有什么借鉴价值?
中国产业发展的问题,当然要立足自身的经验和条件来解决。适当借鉴他国经验当然是对的,但吸取失败教训也同样重要。更不能把失败教训当经验来学习、实践,那就成了制造风险、制造危机了。
而且,就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而言,分清楚“外来的和尚”,到底是来传经送宝的,还是来甩锅挖坑、扩散病毒的,这一点十分必要。
立足自身解决问题,那就要有针对性。高层反复强调“规范发展”、“有序发展”,方向是准确的。“规范发展”、“有序发展”目的依然是发展,而不是一味强调、追求“最严”。
只有“规范发展”,从来没有“最严发展”,如果把“规范”扭曲为“最严”,那么结果必然是不发展,因为管头管脚都管死了,谈何发展?
企业的经营风险大于收益,发展就结束了。“欧洲经验”导致欧洲式的破败结局,应该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但美国很多互联网产业管理的政策措施和政策思路也需要反思。
比如说反垄断,美国的反垄断经历了长期发展,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尺度和标准,是长期试错后的结果。实际上,美国这二十年来反垄断的思路越来越明确,那就是“反垄断不是惩罚成功”,这是美国最高院在审理微软一桩反垄断案时提出来的。市场占有率不是“垄断原罪”,而是企业经营成功的体现。
凭借市场竞争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建立起的优势,不是“反”的对象。“反”的是凭借优势采取不正当竞争。而且,“不正当竞争”的认定也是很谨慎的,比如价格竞争,这些年美国司法界在国内反垄断案件中就很少做出判定。
企业市场竞争采取合理的价格补贴措施,对消费者有利,为什么要随意去干预?市场根本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而不是竞争中的任何一方。这种以消费者权益为出发点、以企业经营自主权为基础的反垄断思路是可取的。
美国反垄断从激进到谨慎,是汲取了过去反垄断伤及产业的教训。1982年分拆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案AT&T,被认为是美国通讯产业衰弱的重要转折点。
这一案例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微软反垄断案诉讼中被多次引用分析,最终美国司法部最终放弃拆分微软。即便如此,微软历经此番折腾,对其后来的经营发展趋向保守也有莫大的影响。
实际上,美国在微软案后再也没有在反垄断上有过大动作,是非常谨慎的。
因此,从美国的相关政策汲取沉痛教训,切忌片面解读、解析带着立场去断章取义的“学习先进经验”,结果可想而知。
同时,也要注意到中美两国产业发展水平、市场状况的不同。美国多年积累,“板凳深度”是我国目前还不能比的,即便微软倒了,苹果等候补队员有的是。有的代价美国付得起,中国还不行。
总之,促进发展才是正确的政策目标,从他国政策经验汲取教训也是必要,只要避免重复性错误和方向性错误,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05
结语:关注政策风险,保持谨慎乐观
“规范发展”的良好出发点,为什么会在操作中扭曲为不考虑实际情况的一味求严呢?正常的政策执行变成了动辄获咎的干预过度,和一些行政部门借机扩权的“小九九”有脱不开的关系。
近年来一个最明显的趋势,是互联网产业的“婆婆”多了,对正常经营的干预太频繁、太琐碎了。企业经营要规范有序,监管也要规范有序。沾点边的部门就能当“婆婆”,一纸文件可以管到最具体的经营行为,这是以监代管了。
而且,这种“抽冷子管一下”的部门,平时对行业的了解有限,就某一具体经营问题猝不及防地突然插手,缺乏合理性和必要性。比如“付费超前点播”,既不关系国计民生,又不影响市场秩序,也要管一管,有什么意义呢?助长舆论的民粹风气,模糊了行政权力边界,事情不大,但是影响很不好。
中国行政体系庞大,在政策调整的过程中,一些部门或出于放大部门影响力,或出于规避责任风险,胡乱加码、上下其手的现象时有发生。互联网产业政策的调整,一定要警惕这种“部门扩权冲动”歪曲政策意图、阻碍产业发展的“歪嘴念经”。现在看,已经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迹象。
就眼下而言,行政部门的监管对市场信心、产业发展势头的影响有目共睹,因此更要慎而又慎。以罚代管、对市场经营越俎代庖、多方插手、随意插手,这些问题都要防患于未然。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依托的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市场因素也是有利于发展的,只要多注意政策设定和执行的风险因素,有理由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谨慎乐观。
总而言之,人类发展既没有完美路径,也没有完美模式。市场要试错,政策要容许市场试错。产业政策的大方向正确应以此为前提,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速度的快慢取决于试错成本高低的差别。
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也是一样,对市场试错要有耐心,对不合时宜的政策要实事求是地及时调整,发展终归是硬道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社会经济问题只会在发展中解决,别无选择。
多一人学习经济学,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派感兴趣并想要进一步学习的读者,本号诚荐“一课经济学”课程项目。
“一课经济学”这个项目的创立,则希望通过市场的方式推广经济学,做中国逻辑最彻底的经济学社区,成为奥地利学派推广的桥头堡。项目创始人张是之先生提出“零基础无数学,你也可以学好经济学”,零基础无数学,并不意味着这是简单好学的,相反它需要很多深刻冷静的思考,需要深入而系统的学习。

针对经济学学习的特点和痛点,“一课经济学”第一季选择了三本书作为经济学的入口:1、张五常的《经济解释》;2、米塞斯的《人的行动》;3、罗斯巴德的《人、经济与国家》。后来又加了一本:4、罗伯特·墨菲《第一本经济学》。
张五常教授虽然师承芝加哥学派,但却不自觉之中运用了许多奥地利学派的方法,也得出了许多相似结论,《经济解释》是其毕生思想之精华,作为芝派当中最接近奥派的一支,正好可以比较两者异同;米塞斯和罗斯巴德则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人的行动》和《人、经济与国家》是他们的代表作,是进入奥地利学派的必读之作;《第一本经济学》 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好的入门读物。
一课经济学 第一季
学完这四本书,你对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都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基本上可以说是从入门到精通。但这三本书都不是那么好啃,所以这个课程采取了讲义加音频的形式来讲解,差不多用一年的时间,给你逻辑更彻底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第二季的主打内容,包括精读1、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2、米塞斯《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3、米塞斯《货币与信用理论》;4、罗斯巴德《自由的伦理》;5、罗伯特·墨菲《第一本经济学》。
一课经济学 第二季
第三季的主打内容,包括精读1、许尔斯曼《货币生产的伦理》;2、米塞斯《理论与历史》;3、查尔斯.科赫的《做大利润》;4、罗斯巴德的《一种新的自由》和大卫·弗里德曼的《自由的机制》。

一课经济学 第三季
第四季的主打内容,包括精读1、巴格斯《通缩之问》;2、赫伯纳《纯时间偏好利息理论》;3、米塞斯《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4、汉斯-赫尔曼·霍普《私有财产的经济学与伦理学》。
一课经济学 第四季
后三季继续采用与第一季相同的学习形式,让你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本人作为课程顾问,也会在学习圈子里提供必要援助,分享知识经验。
一课经济学 超级会员
(价格更优惠!
欢迎本号读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加入经济学课程——“零基础 无数学 你也可以学好的经济学”,尤其是逻辑彻底,让人折服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助你打通经济学思维的任督二脉,享受三观重建的快感。
多一人学习经济学,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点击 阅读原文开启经济智慧之旅 学习❶1-4 季课程、❷图解奥派、❸名师经济学通识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