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条关于中国留学生“作弊”的新闻闹得满城风雨。
美国八大藤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指控其盖索医学院的一名中国学生“考试作弊”,要求他必须在48小时内选择认罪或申诉。
迫于校方压力,为了避免被开除,该学生最终选择承认了“作弊”行为,而此事也本该就此告一段落。
不过,事情最近似乎又发生了反转。
据《纽约时报》、CNN等多家外媒报道,就在前两天,达特茅斯学院突然宣布将撤销对包括中国学生Sirey Zhang(张曦磊)在内的该校17名学生的在线作弊指控。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作弊“案来龙去脉
此次事件的主人公也是将此事曝光于各大媒体上的正是来自于美国藤校达特茅斯盖索医学院的中国学生张曦磊。
今年3月,正在享受春假的他却突然收到了来自于达特茅斯校方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控他“考试作弊”,将会面临被开除的风险。

留给他的选择是必须在48小时内选择认罪或申诉,以获得校方的从轻发落。 除了他以外,还有另外16名医学院的学生也收到了这一封邮件,其中已有7人被判定无罪,3人拒不承认作弊行为已经被校方直接开除。

而剩下包含张曦磊在内的7名学生因为认罪而被判停学、挂科、学术警告等较轻处罚。

那校方为什么会如此笃定包含张曦磊在内的17位学生存在考试作弊的行为呢?
原来自从疫情扩散以来,达特茅斯学院一直使用的是一款名为Canvas的学生网课管理系统,这也是此次指控张曦磊等17名学生作弊的直接证据。

Canvas网课管理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是给学生提供课件资料的工具,但其实还有一个隐藏功能,Canvas还会监控学生们在考试过程中的一举一动。

而依靠着Canvas智能的检测结果以及后期的校方人工审核,最终包含张曦磊在内的17名学生被发现在考试期间查看了Canvas工具中的上课资料以及有产生上网查询答案的行为。


但是显然大家对于校方给出的证据并不买账,根据专家表示,即使学生没有登录该系统,Canvas也会自动生成活动数据,这就造成了产生冤假错案的可能性。


另外,抛开此次作弊事件来说,校方提供的Canvas除了记录学生们上课的进程之外,也会记录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上网搜索的记录。

这样的方式已经严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和基本权利,而让学生更加愤怒的是校方的态度。

校方表示:被指控作弊的学生仅有两天的时间来为自己收集数据用来进行申诉,而在学校委员会和学生面谈时,支持学生的教职人员不得发表任何意见。

虽然自己明知没有作弊,但是考虑到与学校针锋相对所产生的后果后,他还是选择了直接承认,但是这也意味着个人经历上的污点将会陪伴一生。
为了洗刷自己的清白,张曦磊选择站出来接受媒体的采访以期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得到校方的公平对待。
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中,张曦磊曾一再表示:“上个月发生的事,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恐怖、最孤立无援的事之一,我真的没有作弊。”

4月21日,约60名达特茅斯的学生聚集在校长办公室门前,轮流宣读160名学生联合签字的公开信,以此表达对于学校有缺陷的调查和强迫无辜学生认罪的抗议。
“作弊”案真相水落石出
如今案件终于尘埃落地,在学生和教职员工们的强烈反对之下,达特茅斯校方最终撤销了对张曦磊在内的17名学生的指控。
与此同时,盖索医学院院长在公开邮件中向遭受指控的学生们道歉,并称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而在近年来,随着出国人数的持续激增,网络上也不时能看到一些留学相关负面消息。

早前在马里兰大学也曾发生过类似“作弊”案风波事件,时任学校会计教师的David R.Weber在2018年下半年控告他所教授的班级中,有多位中国留学生存在作弊行为。 
同时,Weber还宣布所有学生在这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无效,让学生选择要么再考一次,要么把期中成绩当期末成绩来用。 
而另外一位和Weber同一学院的教授也在网上联合发布了一段讥讽:学生们比起学术诚信更在意考试的分数,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学生们原本的文化背景。

但打脸也随之而来,在该起“作弊”案风波中,最终只有一名学生被证实存在作弊,而另外5名学生则被证清白。
其实,无论是达特茅斯一事,还是之前的马里兰事件,都告诉我们,当自己权益受到损害时,沉默是最不应该做的事情。

试想一下,如果达特茅斯的学生选择沉默,他们将面临停课、甚至是开除的处罚,本来拥有的大好前途就此断送。

所以,只要我们没有做错,就要据理力争,勇敢发声,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保障自己的权利。
推荐阅读
感谢阅读
长按添加小侃
在线答疑|获取资料
个性化留学测评
规划先行|免费评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