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Huini
很多家庭进入留学规划轨道后,非常勤奋地听讲座,安排活动,但是收效甚微。
这是因为没有人帮助他们建立过思考的框架,因此只能随波逐流。
本文不谈细节,只谈留学规划路上怎么做好一些关键决策。
掌握了这些关键点,你才有可能面对变化时,感受到安全感,从容不迫。
01
选什么双语学校以及怎么选?
如果单看双语学校,仅仅是指可以招收中国国籍学生的具有国际课程体系的学校。但是在留学申请中,不少招收外籍学生的国际学校、体制内学校的国际班,也同样符合类似的规划思路。所以本文谈到的双语学生为:在中国国内上学,并且读国际体系课程的所有学生。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医院等以人本的组织机构,几乎有一条百试不爽的选择经验,就是看年份。与人有关的组织,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人与人的关系构建水平。这完全不是资本能驱动起来的。
资本能解决场地、硬件设施、师资,但
一所好的学校,需要文化与价值观将这些资源有效整合
。这需要好几代师生一届一届的实践、复盘、积累、沉淀,并且扛得住市场的急躁、焦虑而带来的压力,急不得、快不得。
而国内的双语学校,极少数起于上世纪95年前后,少数出现在05年左右,大多数都是2015年左右的产物。
如果你将录取榜单上的双语学校排名与学校的年份做一个比较分析,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越年轻的学校,越难吸引最优质的生源,这几乎是一个常态。
很多家长都觉得,现在国内的国际学校非常多,不知道怎么选择。或者选择了之后感到很后悔,好像学校说的和做的完全不一致,交了贵价的学费却完全不划算,等等,这都是客观事实。他们恨不得今天交钱,明天解决问题,这都是对国际学校很大的妄念。
从全国范围来看,纯粹双语学校最发达的地区只在上海、深圳。这两个城市,有全中国最老牌的双语学校,不少学校已经有15年以上的办学经验,典型的如上海的平和、世外、包玉刚,深圳的深国交等。严格意义上来说,双语学校形成了规模气候的、最发达的城市只有上海。
即便如此,双语学校的成熟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只能通过时间来弥合。
给大家一个基本概念就知道了,上海最好的中学之一,上海中学,始建于1865年,至今走过了156年的岁月。美国顶尖的寄宿制高中Andover,始建于1778年,已经243岁了。
这些顶尖的教育资源,甚至是经过了几个世纪的锤炼的。所以,双语学校,如果选择了2015后建立的相对新的学校,就请做好一起共建社区的心理准备吧,不要再做一个随意挑刺的消费者。
在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最好的申请结果往往集中在本地一流体制内学校的国际部或国际班,典型的如北京的北师大实验国际班,人大附中国际部,十一学校国际部,广州的华南师大附中国际部,广外国际部,武汉的武外英中等等。
2021申请季ZOOMiN生源分布
原因是在这些地区,优质生源仍然首先认可体制内学校的牌子,在选择高中的时候往往都集中在这些学校。
当厉害的学生齐聚一堂时,学校往往只需要做好两件事:让前20%的尖子生更加“尖”起来,让后20%的学生不要掉队太远。做好这两件事,当年的榜单就不会难看(藤校前十有了,前30的数据有保障了)。
这使得中间的60%学生往往是比较尴尬的一群人。在美本申请的玄学中,他们成了可上可下的一批人。
优秀学生,这里就不谈选择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学校,年份越久越不容易出错。普通学生,面临去好学校当凤尾,还是去新学校当鸡头的问题。一般如果学生主见不大,去当凤尾,不至于掉队;如果学生很有主见,去当鸡头,开拓自己的空间吧。
02
进入双语学校,第一件事该做什么?
大多数人是去考托福。这只能说,不是一个错的决定,但肯定不应该是第一重要的决定。最重要的决定是:了解并看清自己的初始定位。
很多刚走入国际体系的家庭对如何给自己的孩子水平定位感到非常的茫然。茫然即带来了焦虑,也带来了希望。许多留学中介机构并不会跟家庭客观分析的孩子的定位,中间的信息模糊地带恰好可以给留学中介机构带来利益空间。
但因为定位不清晰,会让很多学生饱受焦虑之苦。如果能看清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很多学生就可以比较实事求是地进行下一步规划了。事实上,掌握一定方法之后,这种定位应该是有迹可循的。
一般而言,可以考上“大藤”的学生,他们如果走高考路线,也很有可能考上北清复交(而反过来则很难)。
北清
的全国平均录取率不到
0.1%
复交浙
如果好录一点算为
0.15%
那我们看看美国同行:假设哈耶普斯麻每年在国内录取的学生约为50人,每年递交美本申请的中国学生约为30000人,录取率大概为0.17%中美两国间的顶尖大学,选拔性不相伯仲。
数据不会骗人,一切迷思都可以通过数据破解。我们也应该透过数据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定位。所以,如果你现在已经可以判断,自己的孩子高考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一本线的水平,那去规划“大藤”显然是不现实的。
到前20的大学,我们也统计过,在大部分的一梯队双语学校,能进前20的学生也屈指可数,进入前20的学生人数占一届学生总数的5%-8%较为常见(如果不计入UCLA的话)。
换言之,如果学生在国内一梯队的双语学校,平时成绩水平在年级10%-16%左右的,把目标定位在前20的大学较为合理。如果是成绩水平在年级30%左右,进入前20就应该是一个far reach了。
所以,大部分申请者都不应该去一开始就轻信“曲线救国”等所谓申请策略。
曲线再弯曲,也得先在一幅地图上。如果你手里都不是同一张地图,再绕路也无法抵达目的地。这是申请规划的基本立足点。
03
进入规划细节之前,要先建立时间大局观
很多学刚生进入双语学校,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太少了,事情太多了,好像怎么做也做不完。有这个感觉就对了。因为在国际教育的轨道上,你将永远地告别了单任务模型。你永远不可能一个时间里只专注干一件事。如果这个思维模型还没有变更,学生将在双语学校适应得很艰难。
任务变多,事件变复杂之后,必然会出现一个新技能:时间管理
很多家长会抱怨自己的孩子时间管理能力不行,拖拖拉拉,想催又催不了,因为小孩上高中以后不听话了。很少有人真的去思考时间管理的核心。比如,你到底有多少时间可以管理?你管理时间的优先级怎么设定?科学的时间管理,要先建立时间大局观。
一年有52周,一般两个学期就有40周,假期总共12周左右。换言之,每个学生一年大概有40个周末的2天、以及12个7天总共164天左右可以完全自由支配的。也就是说,一个学生,1年大概有45%的时间,是在校外度过的。我们按照成年人一天8小时工作算,164*8=1312个小时即一个学生,一年可以自由支配的工作时间大概是1300多个小时
这样你就可以算了:离申请前,你还有多少年?半年是650个小时,1年则是1300个小时,2年是2600个小时,以此类推。如果从10年级开始启动准备,一个不太懒也不太勤奋的学生,大概有2600个小时左右可以霍霍。所以,留学规划,本质就是决定这些时间分配在什么地方最为合适。
从这个思路看,一个学生55%的时间是在校内度过的。所以,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有很好的状态,上课效率高,社团活动在学校里组织得有声有色,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永远都应该首先鼓励学生用好在校内的时间,用好学校已经具备的资源。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一些特色资源、特色活动。比如UWC常熟的中文辩论、戏剧社都有深远的传统;平和有校长早餐会鼓励学生提出对学校方方面面的意见,也有像中学生哲学大会、平和电视台等有特色的活动项目;世外和上师大的合作,给学生一手的科研实验室资源;交大附中的RDC走出过很多科创大佬;WLSA有独一无二的、很受西方大学欢迎的colloquy和应用哲学课;七德则有IB中难得的电影类课程等等。
当然,在一些比较新的学校,兴趣社团文化还不是特别丰富的情况下,你也可以主动向学校提出自主创建社团活动。这也是西方大学非常喜欢的社区共建行为。
在双语学校选择社团活动,你特别可以留心,什么样的社团是只能在学校有的,在外面不能取代的?比如合唱团、戏剧演出、运动队等需要很多人一起练习、一起演出/比赛的活动,都是只能依托学校的,所以如果感兴趣就一定要选择配置。
接下来我们看看剩下的45%课外时间。
一门IB课程的高阶课时为240小时,标阶为150小时。也就是说,按照一般中学生的情况,系统性学习一门专业知识,大概在150-240小时左右一个阶段的托福培训一般为60-90小时,按照上课和练习1:1算,则一个阶段的托福耗时大概是120-180小时一门大学课程,一般课程时间总共为50个小时,按照上课和练习1:1算,则习得一门课一般在100小时左右像著名的研究项目Pioneer,创始人曾说他们统计过学生比较好的结果,基本都在研究中投入了约200个小时。
这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道理,任何有含金量(对申请者有帮助的事情)活动,从时间上的有效投入,应该是以100个小时为基准线的;150个小时,能掌握一些复杂的知识;200个小时,开始对一个话题能有较有深度的理解;到500个小时的话,可以在一些领域有一些发言权了。
下篇敬请期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