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深潜atom第283篇原创作品

和府捞面火了。兰州拉面也火了。据说已经火得一塌糊涂。
两年前我在外卖平台点它的时候,对它的观感还更多还是停留在它精美的包装上。但现在,所有人都在说它是深受资本市场追捧的消费品时,我反而有点不知从何说起了,仿佛再说这些就显得格局小了。
上一篇,是我跟做投资的朋友仔细聊过之后思考的结果,尽量按照投资的逻辑来理解它。但我觉得仅仅拆解完这一面,显然不够。大家鼓吹和府捞面和兰州拉面时,我总会想起曾经红极一时的人人湘和西少爷
△兰州拉面
这两个餐饮项目乘风而起的时候,万众创业浪潮还一浪高过一浪。我至今都不明白,包括我自己是怎么被当时的时代情绪和思绪所挟裹的,人们不约而同的抒发着对自己工作的不满,觉得被困于乏味的生活是对生命的浪费,而最好的突围就是去创业。据说那一波浪潮里,媒体人很好拿钱,大概率是是因为会讲故事。
似乎大家都在憋大招,但面对人人湘和西少爷这种项目,我当时跟有远见的前辈请教过,这不还是开个饭馆吗?然后被教育太短视了——别人在意的不是开店,而是通过交易,获取现金流,开发和打磨餐厅的信息化系统。这是红极一时的互联网思维解释学的威力,无论什么,都能囊括其中,让你无可反驳。
但时至今日,我们也没看到人人湘和西少爷遍地开花,那些被鼓吹过无数次的信息化系统和现金流蛋糕依旧是美团占据最大的份额。所以,在餐饮赛道被鼓吹的这么强劲时,人人湘和西少爷的参考意义依然巨大
△西少爷肉夹馍
资本攒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外围的人觉得云山雾罩,尤其是当朱啸虎也跻身现在的浪潮,这种警惕就该有。虽然我们也认同对传统行业做现代化、工业化的改造和洗礼,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方面的信息依旧很少。
这么多投资人开始重仓餐饮项目,核心的因素还是因为其他的赛道充满了不确定性,业务模型也并不明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数这些年大风呼呼刮过的行业,最终剩下的,其实非常有限。资本在寻找新的赛道时,就不会再像前些年那样找山高水远的案例,而是更加贴近已有的标的。拿和府捞面和兰州拉面冲刺中国的肯德基、麦当劳,这个故事讲起来就更加丝滑柔顺一点。
△中餐餐饮
至于这些一家家店面,能不能凑成餐饮航母,只能说或未易量。以奶茶为例,这种看上去一本万利的生意,在新消费的加持下,奈雪的茶也还在亏损,原因很简单,需要把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放到营销和传播上。那么,当和府捞面和兰州拉面,也进入新消费领域,按照这些打法来玩,整体的成本该如何控制?在原来的纯餐饮模式下形成的良性发展,会不会被资本的催化打乱节奏?
以兰州拉面为例,在它没有被资本看中前,它得以遍地开花和迅速发展,其实得益于牛肉面馆都是家族帮、传、带的机制,而且在家族内部融资的成本也极低。最重要的是,这些牛肉面馆的经营者,追求的基本是一种近似农耕时代的生活理想,牛肉面馆的经营是一种生活,其次才是经营
但资本要的,肯定不是这种田园牧歌式的发展。和很多小而美的生意一样,小饭馆的分散经营,其实也是一种经营压力的分散。这就像菜市场之所以比生鲜电商有弹性和韧性,是因为菜市场的经营压力和风险是小商贩们分散承担的。
类似的山呼海啸,还包括瑞幸咖啡。瑞幸讲故事的思路,也是最接近当下餐饮新品牌的套路。瑞幸要对标的是中国版的星巴克,强调的是整个市场体量的巨大,但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这是一个合谋上市割股市韭菜的局。
从煎饼、牛腩、米粉、肉夹馍、火锅,再到面食,餐饮的细分领域,其实都被立体的扫描过。肯德基、麦当劳的成功,除了对餐饮的标准化、工业化改造,核心还是在于他们的战略定力,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覆盖边际成本。但习惯了赚快钱的本土VC,能做到这一点吗?
如果你有犹疑,那就该对这种大风大水不断把声浪往大里吹的趋势,保持足够的警惕。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因为它们的网红属性而变得更好吃,就像每一种生意模式也不会因为资本的鼓吹而变得不可思议。
来来来,媒体专访、行业沟通
快来扫码撩我
往期阅读推荐
本文系原创作品
商务合作请联系:shenqianatom
已入驻平台:头条号、搜狐号、百家号、虎嗅、企鹅号、大风号、新浪看点、知乎、创业邦、一点号、雪球、大鱼号、ZAKER、趣头条、南财号等

点个“在看”吧谢谢
新的规则,及时看推文要给公号星标
别忘了星标一下~不然就错过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