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去影院看了《五个扑水少年》,意外的被这部青春片感动到了。
少年,夏天,泳池,这些词一念出来,仿佛周围就多了一些热气腾腾的青春感,让人觉得特别美好。
故事里的五个男孩,是再平凡不过的中学生,平凡到会被淹没在众多放学后的学生人群中,因为无法辨识而消失得无踪无影。
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短板。
一直在努力却依然成绩中等的张伟,每次考试都倒数调皮捣蛋却第一名的蛐蛐,长期霸占学科第一榜却怎么也没法让体育及格的陈铭涵,在体校拼尽全力也没办法排上名次为了逃避比赛只好把自己跑到韧带拉伤的高飞,还有特别想交朋友却哪里都融不进去缺乏存在感的王子。
这五个少年会让你一下子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他们做过的那些疯狂小事,是你也曾做过的。
比如想尽办法偷逃自习课,把英语字典掏个洞为了偷放手机,一言不合就拿打火机把体育老师的裤子烧了。
你看着银幕中傻乎乎的少年,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尽管少年都是普通人,但故事却很好看。
五个人误打误撞进了学校的男子花样游泳队。花样游泳与稀缺男性的碰撞,让片子在热血中融入了更多中二的味道,又好笑又好哭。
电影是以张伟的视角切入的,所以五个少年里,他给人的触动最大。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主视角,更因为他最像我们大部分家庭里的孩子,也最像曾经年轻并其貌不扬的我们。
60分的努力,就不是努力了吗?
张伟一直没有做过什么出圈的事,成绩不好不坏,算不上老师口中夸赞的优秀学生,也会被老师批评敲打,但也绝不是无可救药的差生,比起朋友蛐蛐,还算是个不太给家长惹麻烦的孩子。
这样的他被选上了花游队队长,但并不是因为他游得好,只是因为体育老师看到他样子木木讷讷的,觉得他最“听话”。
张伟的平庸,一直是母亲心中的一根刺。他不上不下的样子,最让母亲瞧不上。
在母亲口中,他是那个“真没出息,你也就这样了”的孩子。因为,明明他已经努力了,也认真学了,但成绩依然不见长进。
所以,当他告诉母亲,自己加入了校花游队的时候,母亲第一反应就是觉得他在“浪费时间”。知道儿子还当上了队长,她不但没有替孩子开心,反而觉得选了自家娃的老师脑子也不够灵光。
母亲心中的张伟是一事无成的。她对孩子毫无期盼,早早在心底给孩子画了上限,觉得儿子再怎么折腾也翻不出什么水花。
所以,她叫张伟退出花游队,别耽误了学习。
被母亲这样打击,张伟心里暗自不爽。但其实,他对自己也并没有太大信心。
要参加花游比赛的都是女孩子,他们五个男孩子能被接受吗?教练袁老师受伤住院,他作为队长能带领大家搞好训练吗?
张伟的心里一直在忐忑着这些事,似乎总在准备随时逃跑。
但他又不甘心被母亲这样否定,想要逃,却又有些放不下的小坚持。让他解开矛盾,把他往前推了一把的,是命令他们解散的校领导。
激将法,对冲动叛逆的少年最管用。
当张伟听到校主任要他们解散花游队的那一刻,他心中的不甘被最大化地激发了。
“人人都说我们不行,我偏要证明给你们看!”张伟决定要拼一次,要向别人证明,他并不是“就这样而已”。
于是,张伟从网上辛苦搜寻,终于给队友们找到了教练和训练场地,开始像模像样地训练起来。
但他刚刚燃起的决心,很快就被他无论如何也翻不过去的跟斗打败了。
“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也就到这了。”
母亲的这句话像魔咒,让张伟灰了心。他的心底仿佛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翻跟斗的动作。
是教练骂醒了他。努力?就这?连个跟斗都翻不过去,怎么当队长?
“不能就这样丢人的放弃!何况自己还是队长呢!”
谁说咸鱼就没有韧劲。训练结束后,队友们都回家了,只有张伟一个人在训练场顶楼露台的蹦床上加点练习。
那时,天色已暗。天空被夕阳映衬得特别好看。张伟跳跃翻腾的身形,被夕阳染上了一层橘色,就像跃动的火焰一样,把静谧蓝色的天空点燃。
逆光镜头下,只能看到张伟的轮廓,看不到他的五官。那一刻,张伟早已化作万千普通少年中的一员,他每朝向天空翻腾一次,就仿佛在告诉世人:
即便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也是自己青春过场的主角,要不问前程地不留遗憾,要不计较得失地忘我投入。
张伟在水中终于突破了自我,成功完成了翻跟斗的动作。但他们的花游队却回到了原点。因为被校方发现张伟找来的教练是个冒牌,花游队再次被要求停训解散。
这一次,一向支持和鼓励自己的队友们也开始埋怨起张伟来,小团体有了裂痕和争执。
在争执中,队友王子被误伤。在医院陪王子手术的张伟,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痛哭流涕,就像小孩子丢了自己最珍贵的宝贝一样,他大哭着自问:“为什么我们只是想好好训练,却这么难。”
在张伟的哭声里,我听到了一个普通男孩的心碎。
难道60分的努力,就不应该被看见,被认可吗?
说什么过程比结果重要,其实都是骗小孩子的吧!片子里的,冒牌教练刺破了温柔的童话:
“没人在乎你累不累,只在乎你行不行”。
成人世界的真相,是失败者不配谈过程,成功者的汗水才值得歌颂。
张伟的哭声很令人动容。他委屈的样子,让我们想起了每一次自己得不到父母和所在乎的人,他们的肯定和支持的模样。
被“轻易”否定的孩子,终有一天也会“轻易”地说放弃
我总在想,为什么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人,包括已为人父母的我们,能那么轻易地否定孩子?
我们明明品尝过不被肯定的苦涩,却为何还要出口伤人,用相似的情绪折磨他人?难道是因为让别人得到自己不曾得到的东西,会更凸显自己的可怜?
当孩子没有达到我们所定义的成功时,他们的付出在我们眼中就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可以用一句“你不努力”、“你不行”否定掉孩子在这件事上投入的全部精力。
但其实,一个考了班里第二十名的孩子,也可能每天都在牺牲睡眠时间读书做题;一个在钢琴比赛中根本排不上名次的孩子,也可能早已把琴谱翻烂;一个考了二本的孩子,也可能会为了自己热爱的数学挑灯夜读。
但我们的否定,只会把这样的努力浇灭。
“既然努力也没有结果,那我干脆不要努力好了。”
你看,那个轻易放弃的孩子也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如此。只是听多了“你不行”,就只好选择什么都不做,直接躺平。
但好在,片中的五个少年,他们还有不放弃彼此的伙伴陪着。打了一架的少年们,又在放学后约好了和术后的王子剪了一样的寸头。
别人喊停算什么,别人说不行又算什么。放不放弃,五个扑水少年说了算。
有人觉得,这五个少年坚持的模样之所以那么动人,是因为片尾那场漂亮到想让人起立鼓掌的花样游泳表演。到头来,还是所谓的成功,让努力有了意义。
但我却不那么觉得。
有一些小细节,透露出这场令人惊叹的花样游泳表演,也许是一个想象和一次带着滤镜的美化。
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能定义
这一点,其实导演在片子的结尾已经向我们传递和暗示。当我们被那一群来自游泳队、足球队的男孩子们纷纷加入到五人花游组而感染的时候,当我们被这群男孩子热血而美好的花游表演所震撼时,那个终于翻出了漂亮跟斗的张伟用画外音打碎了这一切。
那句“其实那天的太阳并没有那么灿烂”,也许正是在向我们暗示,那一天他们的表演也并非那么漂亮,如此惊艳四座。
也许,他们并没有取得他人眼中的成功。
但那又何妨呢?当我看到片尾的镜头里,这群少年们在海边自由嬉戏,开心地笑着的样子,我就知道,他们收获了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多得多。
他们拥有了一次拼尽全力的机会,也收获了小伙伴们之间的惺惺相惜和互相扶持。并不是成功者的努力才值得肯定,纵使是失败者联盟,也充盈着爱与梦想,也依然值得被歌颂。
想起夏天的时候,追的日剧《短剧开始了》。那个成立了十年都一直不卖座,经常冷场的搞笑三人组“麦克白”说过的话:
“比起有一百个人来看我们的演出,如果有人愿意来看我们一百次也很不错。”
听到这句话的我,一下子觉得,年轻真好啊,青春也真好啊!
少年时建立的社会关系还没那么复杂,身边能找到一群同龄的小伙伴,能彼此鼓舞,不计回报也依然能支持着彼此做一些在外人看来傻傻的努力。不像中年以后,试错成本越来越高,家庭、孩子、老去的父母,周围的关系尽是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的牵绊。
真羡慕,影片中那五个在泳池里尽情翻腾起水花的少年,冰凉的水珠淌过紧致结实的肌肤,在阳光下大声笑着,肆意张扬,携手冲刺,一次次被绊倒再一次次满怀希望的重新出发。
既然我们的青春不复来,那就告诉孩子,尽情去享受即将到来的青春吧,大胆犯错,勇敢失败。
既然,我们还在学习如何做一个不轻易否定孩子,无条件支持和鼓励孩子的父母,那就不妨先告诉孩子:
不要被他人的言语轻易定义,包括自己的父母。
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浪费也好,收获也好,个中感受只有自己最清楚,要记得,只有自己能定义自己。
倘若如此,是不是就能让孩子在这充满荆棘的世界,多一份勇敢向前的力量呢?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