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今夕何夕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简宁朗读音频

19世纪的法国文坛群星闪耀,作为其中一员,莫泊桑真实、犀利却又细腻的风格独树一帜。
左拉在谈起莫泊桑时说:“他的作品,可以令人笑,可以令人哭,但永远发人深思。”
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贪图享乐,追求虚荣,社会风气十分恶劣。
莫泊桑以此为背景写过一系列小说,《项链》便是其中一篇。
年少时读《项链》,只觉玛蒂尔德的悲哀是命运的调侃,是时代的悲剧。
历尽沧桑,阅尽无常,人到中年才恍然醒悟:
被生活捉弄的玛蒂尔德,不只是莫泊桑笔下的可悲女子,更是凡尘中你和我的缩影。
读懂了玛蒂尔德的悲和喜,你就明白一个人是怎样走向成熟的。 
节制欲望
玛蒂尔德出生在一个小职员家庭,容貌秀丽,风姿绰约。
在她看来,自己生来就应该享受荣华富贵,穿漂亮的衣裳,戴昂贵的首饰,居住在装修精致的豪宅里。
然而,现实却不尽如她意。
成年后玛蒂尔德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小科员洛瓦塞尔,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让她每天生活在痛苦之中。
为了讨她欢心,洛瓦塞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上司那里弄来一张晚宴请帖。
然而,她却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因为她没有一件华丽的礼服撑场面。
洛瓦塞尔感到歉疚,他笨拙地安慰妻子,并拿出几个月积攒下来的400法郎让玛蒂尔德去置办一身漂亮的行头。
然而,买来满意的衣裳后,玛蒂尔德又发起愁:
“我既没有首饰,也没有珠宝,身上什么戴的都没有。”
洛瓦塞尔提出戴朵鲜花,玛蒂尔德当即拒绝。
她觉得,在那些阔太太中间,戴花会显出一副穷酸相。
洛瓦塞尔思前想后,建议妻子去跟好友弗莱丝蒂埃太太借一些首饰。
玛蒂尔德欣然接受。
她在好友弗莱丝蒂埃太太家里,看了一件又一件首饰,每一件都觉得爱不释手。
直到她在一个黑缎子盒子发现那串华美的珍珠项链,那璀璨夺目的光芒,瞬间俘虏了她的心。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她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
一份请柬、一袭新衣和一串项链,终于让她美梦成真。
晚宴上,玛蒂尔德风光无两,她的雅致妩媚盖过现场所有女士,洛瓦塞尔办公室的人都来和她跳舞,洛瓦塞尔的上司也注意到了她。
她沉迷其中,欢快地跳着舞,被四面八方的赞美、奉承包围。
直到第二天早上四点,她才恋恋不舍地乘坐一辆旧马车匆忙离开。
回到家,她脱掉外衣,想再次欣赏镜中的自己,却猛然发现:项链,不知何时不见了。
作家宋默在《人生没什么可放下》中写道:
“我们总以为得到了某些向往已久的东西,就会心安满足。可是得到之后,觉得它也不过如此,更大的欲望接踵而来。”
就像小说里的玛蒂尔德,没有礼服时想要礼服,有了礼服后想要首饰,穿戴华美之后追求被人追慕,得到后又期待其他……
可是项链丢了,由此引发的生活危机,奠定了他们的后半生悲凄的基调。
最后的结果是,为了得到了一时欢愉,失去了余生的自由。
放下面子
当确认项链被弄丢了之后,玛蒂尔德和洛瓦塞尔寝食难安,她们跑遍镇上各种珠宝店,终于凭着记忆,找到了同款。
但36000法郎的售价,她们再一次陷入困境,因为她们的存款只有18000法郎。
于是,她们开始四处借钱。
为此,瓦塞尔签了不少借据,订了不少足以让他倾家荡产的契约,而且不得不同高利贷和形形色色的放债人打交道。
还了项链后,玛蒂尔德和洛瓦塞尔辞退了女佣,搬去一间顶楼的陋室。
之前,玛蒂尔德十指不沾阳春水,现在的她不得不穿上粗布衣裳,每天料理繁重的家务;为了买到便宜的水果,往返于多个店铺比选价格,和商贩老板讨价还价……
繁重的家务劳动,磨坏了玛蒂尔德的美甲,佝偻了她的脊背,更苍老了她的容颜。
丈夫洛瓦塞尔白天工作,晚上替商人们誊抄账目,经常深夜还在替人抄写五个铜子一页的文件。
肩上的巨额债务,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就这样,两人在穷困潦倒的生活中挣扎十年,终于还清了全部债款。
而在这个过程中,玛蒂尔德也变得更加成熟。
她不再憧憬着上流社会的生活,而是踏实过着普通的生活。
她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与残酷,而是勇敢接受命运的安排。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觉得面子是世界第一等要事。
可是到了一定年纪,有了一些阅历,面子就变成了最不重要的东西。
一个人走向强大的标志,不是守护着自尊心,而是抛开自尊心。
接受平凡
玛蒂尔德活成了自己不曾想过的平凡模样,“头发不注意梳理,裙子穿得歪歪斜斜,两只手通红,说话大嗓门。”
晚年的玛蒂尔德,偶尔会坐在窗边,重温那晚舞会的绮丽与美妙。
命运的手翻云覆雨,曾撕裂了她的人生。
但是,经历艰苦生活的洗礼,玛蒂尔德终于和自己和解。
她不再自卑,面对依然年轻貌美的朋友,她很自信地告诉对方自己过去的艰辛历程;
她不再忐忑,面对生活给予的考验,她心怀坦然,无所畏惧。
知乎上有个话题:“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只是个平凡人?”
有回答说:
“那个出走半生、鲜衣怒马的少年,多年后不过是在外小心侍奉着客户,回家陪着老婆孩子逛超市的平庸大叔;
那个白衣胜雪、长发飘飘的少女,也终将变成为了折扣商品提前蹲点,齐聚广场跳舞的大妈。”
生命有多少波澜壮阔,最后都将被人间烟火包裹。
我们此生最难的修行,就是接纳自己拼尽全力,只能过着平凡的一生。
周国平说:
“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的平凡。
命运何其残酷,一条假的项链,就改变了玛蒂尔德一生的走向。
命运又何其慈悲,让她摒弃了外在的虚荣,看清了生活的本质。
正如那首歌唱的,“生命是一段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
玛蒂尔德的悲剧,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实写照。
前半生,我们步履不停,为青春,为梦想;
后半生,我们沉淀酝酿,为自己,为生活。
人就是这样,在节制中清醒,在放下中领悟,在接受后释然。
往后余生,愿你我成为更成熟的自己,所见皆是沧桑,所遇皆是成长。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