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小炒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小炒说」→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小丽起了个大早,去菜市场买菜,猪肉价格又涨了一点,而大豆价格直接翻倍。她空手而归,从冰箱里拿出昨天的剩菜,热了热,吃完赶紧来到公司。
1
金玉其外
小丽工作的地方叫大伟公司,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修路修桥之类的,小丽负责财务。
大伟公司总资产有1000亿,十分庞大,公司宣传册都是地标高楼、海底隧道、山间大桥等亮瞎眼的丰功伟绩,这些基建项目有600亿之多,但高大上的背后,是公司的举步维艰:
收入太低了。
每年收入才50亿,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总资产)仅5%,在全行业是倒数。投入产出比这么低,这也不是公司管理层不给力,而是基建项目本身就是投入高、收益低、周期长,换谁来都没法逆转。
更要命的是,公司的借款规模还有500亿,占总资产的一半,每年光利息就要还25亿。公司收入的一半都用来还银行利息了,自然每年都是亏损运营。
三年前修了个跨海大桥,总投资100亿,但三年下来,包括过桥费在内的总收入10亿,平均每年3个多亿,比项目计划书的预期收入少了一半。这100亿的投资里,有70亿都是银行贷款,每年利息也是3个多亿,收入都用来还利息了,跨海大桥的维修费、运营费、人员工资只能靠公司周转了,因此,这个跨海大桥除了好看,对公司实际上是个拖累。
老板为了让公司活下去,到处腾挪,四处借钱,现在公司公开报表上是500亿的借款,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公司的真实负债,那些P2P、民间借贷都没有体现在报表上,形成了公司的隐形债务
这个隐形债务有多少,甭说小丽这个财务人员不清楚,连老板自己都不一定明白。

收入低,还要还债,一场信用危机风雨欲来,老板虽然跟客户见面、员工开会都是满面春风,实际上私底下愁眉苦脸,经常一个人抽闷烟,深夜买醉也是常有的事。
大伟公司还能坚持下去的最大原因是,银行这些债主们都不希望公司破产,一旦破产,他们借出去的钱就打了水漂。就像《走向共和》里袁世凯所说:“我输了,谁也赢不了。”
于是,老板就以时间换空间:
1、债务置换:跟银行重新签订贷款协议,延长还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
2、薅羊毛:削减员工福利,查收员工违规所得,变相用员工收入还债。

3、转型升级:购买新设备,开拓新业务,提高资产收益率。
只有三管齐下,大伟企业才能迎来又一个春天。
但是,三年下来,老板发现,负债没有降低啊,还涨了点,现在是550亿,只是利息降低了点。主要原因是,转型升级是需要时间的,见效没那么快,老板期望的“赚大钱”在后面
老板一再跟业务人员强调:项目是用来赚钱的,不是用来装X的。但做了几十年的基建项目,出于惯性,还是会揽一些基建的活,要不然公司没有业务,不仅业务人员拿不到奖金,投资者也会对公司有想法。
公司要活下去,转型升级还不能中止,一边要还债,一边还要加大投入,信用危机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老板比以前更愁了,额头和后脑勺慢慢有了白头发,天天做梦都希望能有一台印钞机。

一天,老板做梦了,梦里出现了一位菩萨,菩萨说:你若想拥有印钞机,就得减寿10年,使用期10年,你愿意吗?老板斩钉截铁地回答:愿意!
老板的想法很简单,现在没有印钞机,就不是减寿不减寿的问题,而是会不会跳楼的问题。
一觉醒来,枕头边是一台金光闪闪的印钞机。
2
以毒攻毒
老板是个聪明人,每个月还债的时候,假使要偿还10亿,他就印钞5亿,另外5亿就用公司自有资金。
这样既还掉了债务,还不会被人察觉异常。
在企业报表里,
每一笔资金,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花的,都得一一对应。
老板印钞的这5亿,小丽总不能写“印钞:5亿”吧,也不能计在业务收入里,这样太显眼,万一别人追问这5亿收入怎么来的,那不露馅了吗?更不能计在借款里,因为这个钱不是从银行里出来的,没有哪家银行会承认。

于是,就只能计在“其他项目”里,这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能往里装,但是数据不能太大,变化不能太显眼,增加5亿,相比公司1000亿的总资产,实在不值一提。
老板就这样就神不知鬼不觉地瞒天过海。
一年下来,老板“润物细无声”地印了60亿,轻松还上到期债务,公司、银行和投资者皆大欢喜,都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表面看起来,公司财务报表上的负债还是550亿,但实际上只有490亿,印出来的60亿是不用还的
这样只需要10年,公司就能还清所有债务了,就不需要印钞机了。
老板心里美滋滋的,债主和员工也很放心。特别是看到那些没有印钞机的企业轰然倒闭,他们更是有种莫名的优越感。
皆大欢喜之下,依然有个隐患:每年凭空多出来的这60亿,不可能凭空消失,假以时日,这60亿在市场流通,必然引发通货膨胀。
3
饮鸩止渴

公司的效益不见起色,员工的工资福利不见涨,但买东西的价格在涨,老板担心出现罢工潮
老板认为有了印钞机,公司会很快度过难关,效益会逐渐好起来,未来就可以给员工涨薪了。在当下的这段困难时期,为了帮助员工,他在早上的晨会上宣布:

手头紧的人,可以跟老板借钱。
于是,全公司员工蜂拥而上,纷纷跟老板申请额度。
老板的钱是印出来的,但也不能印太多啊,面对这么多人的借款申请,他必然要有所取舍。
张三借10万,李四借10万,
但张三跟自己关系好
,那就给李四少借点,只给他5万。

王五借100万,赵六借100万,
但王五有车有房,是公司骨干
,那就给赵六少借点,只给他50万。

最后一算下来,公司1千名员工,总共借出去5亿,平均每人50万,但分布极不均匀,有人借了200万,有人只借了2万。
最关键的是,借几百万的人都是老板的亲信,老板的钱是印出来的,不还对他也没太大影响,
而这些亲信本就没打算还,计划一直借下去
。哪天真还不上了,就跟老板说几句好话,这事也就过去了。

但也不能每个人都不还,那样整个公司就乱套了。

最终演变成这样一个事实:借给王五的100万,成为发给他的福利;借给李四的5万,是必须还的
所以啊,坊间才有戏言:“如果银行没有那么多坏账,哪里会有那么多富人呢?”
“王五”们的赖账,又使得市场凭空多出来一部分钱,最终通过物价上涨,让“李四”们买单。
而且,老板的这5个亿不是同时借出去的,关系好的、有钱的,先放款,其他人排后面。王五比李四早两个月拿到贷款,王五去买猪肉时,价格是25元/斤,等到李四用贷款去买猪肉时,价格已经涨到了30元/斤,李四多花的5元,就被薅羊毛了。
贷款的差异化政策和放款时间差,一下子,就扩大了员工的贫富差距。
4
刀刀见血
老板虽然在印钱,但他很清楚,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是公司基建业务太多所导致的不得已而为之。

印钱不是无期限的,10年之后菩萨就要收回印钞机了,如果在这10年里,公司不能完成转型升级,依然停留在基建业务的旧模式,那自己的10年折寿就白牺牲了。

因此,老板始终强调:项目是用来赚钱的,不是用来装X的。让员工们尽快开拓新业务,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这期间,老板刻意压缩基建项目的贷款规模,但员工一下子接受不了。做基建,驾轻就熟,简直就是无风险赚钱,被惯坏的他们还是会变着法子搞基建。比如,自己开个空壳公司,项目放在空壳公司名下,再用大伟公司的信用背书去跟银行贷款;把公司新业务的资金偷偷挪用到基建项目。
银行也是一时无法适应,但老板印出来的钱,实际上大部分都去了银行,银行也得挣钱啊。老板一直让银行多多支持大伟公司的新业务,但公司的新业务始终不见起色,盈利模式还不清晰,也不确定未来能不能挣钱,因此银行始终抠抠搜搜的,既然一本万利的基建项目受到限制,就得寻找新的投资方向。
其中几家大银行瞄向了企业员工的衣食住行。
首先是猪肉,价格直接翻一倍,员工们怨声载道。

然后是租房,抢占房源,垄断涨价,员工们忍气吞声。
直到银行盯上菜市场,这下员工们不干了,跟老板诉苦:快活不下去了。
老板也觉得这些大银行真没点上进心,
业务越做越低端
,连菜市场的几捆白菜也不放过,直接以公司名义给他们发了一则通告:

不要惦记员工的白菜,公司的创新业务才是星辰大海,否则小心你们的贷款还不上。
不能让大客户跑单了,这几家大银行异口同声地回答:遵命!
结果,大伟公司的创新业务没有新增贷款,而城市东北角的大豆价格直接翻倍了!
老板也不知道这些资金是哪冒出来的,直接无语。
实际上,只要大伟企业的新业务还没有突破,老板印出来的这些钱,就会到处乱窜,柴米油盐、生老病死,一个都不会放过,刀刀见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不断给你惊喜。
但不印钱,大伟公司就会立刻倒闭,员工失业、银行坏账,一损俱损,推倒重来。
谁都不愿意推倒重来,但每个人都在无意之间朝这个方向前进,人间就是这么诡异,菩萨见了也只能叹气。
5
回到过去
时光飞逝,印钞机的10年使用期限马上就到了,小丽细心总结了公司的业绩,跟老板汇报说,今年公司总资产2000亿,比以前的1000亿增加一倍,其中基建项目1100亿,
占比55%,只比过去的60%降低了5个百分点

而竞争对手小美公司的这个比重只有15%。
公司的银行贷款升至800亿,信用危机没有明显减轻,但员工债务100亿。公司债务危机还没有消除,又多了个员工债务危机。

老板倒吸一口凉气:这是转的哪门子型,升的哪门子级?

无奈拿出行政秘书刚递交的年会报告,删掉“项目是用来赚钱的,不是用来装X的”这句话,保留“促进基建项目平稳健康发展”这句话。
晚上跟菩萨说:
我真的还想再借十年

原来不是Turn left or right的问题,而是会不会Turn back的问题。
END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国  | 人民币升值了,但你的钱不一定值钱
美国  | 西班牙与英国的霸权交替——实体经济与货币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小炒和他的朋友们知识星球。长文在公号,精华在星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