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每天都充满着未知。这种未知,并不是对自己医术的未知,而是来源于不同患者的病情迥异、个体差异以及那些不听话的患者。
作为一名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的麻醉医生,几乎多么复杂的患者都难不倒我们,就怕患者的“不听话”。
所谓“不听话”,就是你告诉他该怎样,他不是忘记了,就是自作主张。

前几天,门诊的一台无痛肠镜就把同事王医生吓得够呛。
那天,王医生麻醉的是一个肠镜检查患者。该患者50多岁,已经做了直肠切除和造口。
理论上,本身就短了一段的肠子应该很容易做,是一个很轻松的活儿。
然而,检查过程中的情况让她惊出了一身冷汗。
就在麻药起效后不久,肠镜医生顺利插入了肠镜。
没有了直肠和乙状结肠的几道弯,肠镜几乎就是直达横结肠。在过了前面的结肠肝曲,就到了升结肠。升结肠,也就是本次检查的重点。
没想到的是,就在大家沉浸在“胜利在望”兴奋中的时候,麻醉医生王医生大喊了一声“先停止操作”!
都在紧盯着结肠镜屏幕的大家,这才回头过看向她和患者的头部。
常年的临床经验,他们也知道麻醉医生一般都很稳重的。能发出这种音调,说明大概率是有大事情。而出事,多半是出在患者呼吸上。
定睛一看,可把大家吓了一跳。原来,患者的口鼻处都是糊糊状的东西。很显然,那些不是痰,而是胃内容物、甚至是肠道内容物。
此时,已经不是分析呕吐物什么成分的时候了。正在大家试图伸手看看能干点什么的时候,王医生一把从急救箱里抽出来一根气管导管。
看到这一幕,大家有些不解。毕竟,这种抢救的大场面并不经常发生。至少,在他们的经历中是少见的。
不由分说,掰开患者的嘴,她就把管子插了进去。
此时,大家更惊愕了。按照大家的理解:这是气管导管,是用来建立人工气道的工具。你气管插管,怎么也得用个喉镜啥的吧?什么都不用,你怎么能保证管子能插进气管内呢?
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她用手指使劲抠向患者的口腔。拿出来手的时候,带出来不少食物残渣。
此时,由于已经停了麻醉药,患者的麻醉已经很浅了。随着王医生的一旦操作,患者“嗝”的一声长吸了一口气。
听到这一口气,她张着手臂,就像钉在了那里一样。而眼睛,却直直看着监护仪上的数据。
看到患者的呼吸问题不大了,肠镜医生快速做完了肠镜。
事后得知,这名患者由于清肠一天一夜没吃饭,太饿了。就在检查前半小时,偷喝了一碗粥。按照她的理解,反正也是做肠镜,食物不可能那么快跑到肠道里。而她也知道医生不让吃,就对医生撒了谎。医生问她吃没吃东西的时候,她坚称没吃。
一切平息后,大家问王医生:你那根管子是插入气管了吗?
王医生说:我不确定。如果能进入气管更好。在那种大量返流的情况,由于并不清楚还会不会反流,插进食管也可以阻止进一步的反流和误吸。咽部只有两个道儿,堵住一个就能解决反流误吸的问题。
到了这里,大家终于恍然大悟了。
在此,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按照医护人员的指挥就医。这些规定、规范,都是血泪的经验教训换来的。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如何能申请一项属于自己的专利?如何能让专利转化为产品?医学发明创新转化推广平台——医生自己的平台,全程助你实现梦想!
【好消息】本公众号已开通关键词检索功能。点击文章开头“麻醉MedicalGroup”关注后,点击“文章搜索”按钮,即可通过关键词搜索到目标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