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希望你可以转发给爸妈一起看。
如果看明白了,就能解决你们之间80%的矛盾。
:“哎呀,这事儿我自己决定,你们别管了”。
你妈:“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现在不要我管了?没有我管,你能长得大?”
瞬间毫无还击之力。
01
爸妈的期望,我们到底要不要去照顾?爸妈的话,我们到底要不要听?
我听过这样的观点:
知识层次高的优秀的爸妈的话我们要听,他们在阅历和能力上都是碾压我们的,听他们的话可以少走弯路。但如果爸妈自己啥也不懂,还爱瞎搅和,那就不要听了。
这个观点听起来比较客观,但是,我要说一个反常识的事实:
无论一个家庭里有多牛逼的父母,哪怕他们说的客观上全部都是对的,“不听话”依然是我们成长为一个成熟健全的人不可或缺的过程。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事儿,还得从我们青春期说起。
都说青春期是叛逆期, 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这个时间段的孩子最容易叛逆。
很多爸妈都会怀念孩子小时候听话乖巧,十几岁开始变得独头独脑让他们不能适应,甚至觉得很伤心。
其实啊,真不怪熊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实质上是孩子在宣誓对自己人生的控制权,是他逐渐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
孩子尝试从“一个家庭里的小孩”的这个单一的角色中剥离出来,开始探索“我是谁”“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为开启在社会中的新角色做准备
孩子想要独立于父母去做自己的决定,可以看成是他们对之后需要独自应对的人生的一种模拟练习。
这个时候在孩子看来,就算爸妈确实非常优秀,确实懂得比自己多,那我也要做一点和你们不一样的事情,来证明我可以是一个独立于你们之外的个体。、
和父母争夺自己人生的控制权,是我们成长为一个独立成熟的成年人必须要经历的心理过程。
那父母这个时候要管着孩子有错吗?
其实也没错。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孩子毕竟年轻,经验太有限,技能点太弱。
不能真的放任孩子自己去做一切决定,还是要为孩子的前途把关对吗?那么父母就不得不限制孩子使用他的自主权。
在这个过程中,哪怕父母和孩子的行为和动机都是合理的,冲突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插播一个我对象光光同学和他妈妈争夺控制权的故事:
其实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婆婆是一个非常好的妈妈,就是生活上照顾地过仔细了些。我老公刚读博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回国我俩一起去他家,他一回家妈妈就习惯性收了他的钥匙,说怕他拿着搞丢了帮他收着。没想到他当时直接就爆炸了,声泪俱下的控诉了妈妈好久。
这个在外人看来可能是:这么小的事情,值得和妈妈计较吗?
但是对于一个自主权没有完全被满足的孩子,这种抗争其实是在用一种夸张的方式宣誓,我自己对自己享受全部的控制权。
那在这种用夸张方式证明自己大概两年后,他终于感觉到安全了,感觉到控制权稳稳地在自己手里了,自然就平和了,也懂得去体谅父母的用心了。
幼稚吗?极端吗?
确实有点幼稚,有点矫枉过正。我就经常笑话他患有青春期延迟症。
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笑话,这样的大孩子叛逆其实并不少见。
尤其是我国的孩子,青春期延迟症的真不在少数。在大学之前就一门心思读书,心无旁骛,很多都是在上了大学,离家远了,甚至结婚之后,才有机会去探索自己要什么。
而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横冲直撞的,可能会犯各种各样错误的过程,在最终找到平衡和稳定的生活策略之前,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矫枉过正。
但是随着年龄越大,我们试错的成本也是会变大的。
很多习惯于给孩子安排一切的父母,我们年纪越大,就越想帮我们控制犯错的成本。
这种控制在比如催婚这个事情上,体现地淋漓尽致。
02
这就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问题,父母类似“到了年龄就应该结婚”,“毕了业就要考公务员”这样的期望,我们是否应该顺从呢?
为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要引入一个心理学概念:自我同一性理论。
指的是一个人在成长探索的过程中,对有关自我发展的重大问题,比如理想,职业,婚姻,价值观,人生观等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
包括: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面对生活中的选择和危机的时候,我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策略去应对。
几乎每个人从青少年阶段开始,都会想要探索“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
我们会作出种种尝试性的选择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明确自己最终的方向,最后致力于某一个生活策略。
这样才算获得了同一性,也就是真正长大成人。
反之,如果一个人这个过程中逃避冲突和矛盾,拖延时间,或者直接顺从别人的意见。
他就无法独立适应社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没有形成清晰稳固的同一性。
心理学家James Marcia(玛莎)根据一个人是否有探索,是否有承诺:
划分出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四种不同的同一性状态。
(承诺:对自己有了明确的认识,有了清晰稳定的生活目标和策略)
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是哪一种:
1
同一性扩散(identity diffusion)
特点:低探索,低承诺。没有主动探索,同时也没有形成稳定的自我认识和人生策略。
这个状态的人,在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或者需要抉择的时候,会习惯性退缩,总是纠结害怕,无法做出决定。
这类孩子的父母,通常是完全放养孩子的,很少参与孩子的成长。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指引,不知道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如何处理和解决,也就无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另外,因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爸爸妈妈的鼓励和支持,孩子会非常没有安全感,长大后也不相信自己有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同一性早闭 (identity foreclosure)
特点:低探索,高承诺。
没有经历过自我探索,就直接形成了稳定的人生策略、信念,这些信念多是来自于父母或者其他重要他人。
这类人不喜欢面对问题,但是却可以很快做出决定,会通过快速得出结论来逃避面对困难的压力。
比如为了逃避长辈催婚就随便找一个人结婚。
第二类孩子的父母和第一类恰好相反,是对孩子成长干预过度的父母。
在孩子从小到大遇到困难或者面临选择的时候,父母会提供过度的保护和帮助,导致孩子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到今天穿不穿秋裤,大到升学就业婚姻,父母事无巨细地帮孩子做好所有的计划和打算。
这类孩子长大后,在面临选择或者处理危机的时候,潜意识里都在顺从父母的意愿会快速做出一个符合父母期待的决定。
譬如毕业后回当地考公务员,到了年龄结婚打卡。尽管有时候也会有压抑,但他们会说服自己,自己的感受没那么重要。
3
同一性延缓 (moratorium)
特点:高探索,低承诺。
这类人正处于不断地努力探索过程中,但还没有形成特定的目标和生活策略。
在这个疯狂自我探索的阶段,我们会在各种选择的岔路口亲自去做一些尝试,摒弃不适合的东西,发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相信很多年轻的小伙伴也正处于这个状态当中 。
对于年轻人的这种状态,埃里克森被称为“合理延缓期”,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一个缓慢的探索过程,因此有延期选择很正常,是健康的。
4
同一性确立(identity achievement)
特点:高探索,高承诺。
经历了长时间的独立探索,对自我有了明确的认识,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策略和信念。
这类人会积极面对遇到的问题,并且独立做出相应的对策和决定。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什么时候该争取,什么时候该放弃,能真正做出对自己负责的决定。
这是自我同一性的最后一个阶段,这类人是我们所谓“真正的”成熟的人。
而这类幸运的孩子,通常是在父母“恰到好处”的参与和陪伴中建立自我,认识自我的。
什么样的是恰到好处的参与呢?
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对这种恰到好处的参与做了这样的总结:(插入节目片段24:00 - 24:30)
所以说,最优秀的父母不是完全不管,不是事无巨细地管,也不需要自己多么有钱有学识,而是他们愿意恰到好处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孩子创造独立探索的空间,同时又起到一个引导和帮助复盘的作用。
优秀的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facilitator(促进者)。
上面说的四个同一性阶段,看看你现在处于哪一状态呢?
03
很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走到第四阶段变成一个真正的大人的!
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真正的独立,他们会或依靠父母,或依靠配偶,甚至依靠孩子来做决定;一辈子活在别人替他做的选择中。
这样的人生看起来四平八稳,但事实上却没有任何的抵御风险能力。
有一小部分人幸运一些,可能顺顺当当走完一生。但是对于更多人来说,人生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是随时有可能出现危机和变数的。
如果我们没有独立应对问题的能力,那么一旦失去那个为自己做决定的人,或者事情的发展偏离了自己熟悉的轨迹,可能就会受到毁灭性打击。
打击之后,往往也是很多人觉醒的时候,还是得重新进入我们前面说的同一性延缓的试错和探索阶段,重新去成长,但这时候的代价通常就要大得多了。
并非危言耸听,我社群里就有姑娘直到结婚前都一直处于同一性早闭的状态,在父母的催促下懵懵懂懂进入婚姻:最后因为没有感情基础,没有经营关系的能力,带着孩子离婚了。
在经历了巨大的痛苦打击后,还是重新开启了探索自己阶段。
虽然我依然祝福和钦佩这样勇敢的姑娘,但如果她可以早一点开始对自己的探索,很多代价大概率是可以不用支付的。
那没能独立完成自我探索呢,也是很多人缺乏自信的根源。
我也见过很多客观条件非常优秀的小伙伴,明明长得好看,工作光鲜,家境优渥,但总是瞻前顾后,遇到问题不知所措,经常陷入迷茫和痛苦。
他们很多人会问我有什么速成的变得自信的方法,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也有了答案。
并没有速成的方法。
我们的自信和自我认知是从小到大独立面对问题处理危机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依靠自己独立判断和努力,从一次次失败中积累经验,直到成功的完成一个个任务,这个过程才能真正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控制感,提升我们的自尊和自信水平。
如果你从小到大就不被允许有探索和试错的机会,那也就永远无法拥有对生活的底气。
04
那么回到我们一开始抛出的问题:到底要不要顺从父母的意愿。
相信你应该有了答案。
我们需要理性客观地看待父母的期待,尊重想法的差异。
不全盘否定也不全盘接受,而是把他们的建议当做参考信息的一部分,做出为自己负责的决定。
无论我们最终是不是做出了和父母的期待相一致的选择,希望这是我们独立思考的结果。
同时也想对可能看到这篇文章的爸爸妈妈说一句: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长远。
这个计长远不是为他规划好0岁到80岁的人生每一步,因为你不可能陪孩子走到生命的最后,你不在身边的时候,谁来为他遮风挡雨呢?
为之计长远,是赋能孩子去进行必要的试错和探索,去引导他掌握独立人生所需要的能力,然后,学会爱的放手。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