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7 日,瑞典学院公布了 2021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诺奖评委会对他的评论是: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
在中文世界里,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是个陌生的名字。他作品的中文版最早出现在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于 2000 年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中,其中收录有古纳的两篇短篇小说:《博西》和《囚笼》。
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 1948 年出生在坦桑尼亚,于 1960 年代末以难民身份来到英国,接受了英语文化教育的他,从此将英语作为了自己的文学语言,出版了十部小说和一些短篇小说,难民问题成为了贯穿其中的主题,是后殖民主义研究队的一员。其中最著名的是同时入围布克奖和科斯塔图书奖的《天堂》(1994),《荒漠》(2005)和入围布克奖的《海边》(2006年)。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现场摆放的古尔纳的作品,从左到右依次为:《离别的记忆》《在海边》《砾石之心》《最后的礼物》
在桑给巴尔,古尔纳接受的是并不完全的殖民化教育,但他的第一语言是斯瓦希里语 (Swahili),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殖民地英语。这里书店、图书馆数量少,书籍更是少之又少导致价格高昂,只有为数不多的斯瓦希里语作品,如莎士比亚译作,成为了古尔纳为数不多的创作和研究的一大源头。
在桑给巴尔时期,古尔纳表示,“我只能把写作看作是一种偶尔的、模糊的、无意义的活动,除了我描述的这种轻浮的方式,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尝试一下文学。”
而到了英国,这种闭塞的境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的机会可以说几乎是无限的。古尔纳继续写道:“英语对我来说似乎是一个宽敞的房子,它用它无所顾忌的热情容纳着写作和知识。”
然而,坦桑尼亚的英语创作历史实则由来甚晚。直到 1968 年,才出现第一部坦桑尼亚英语小说,是彼得·帕朗尤的《太阳中死亡》。坦桑尼亚英语作家还有巴纳巴斯·卡蒂古拉、色林、梅·巴里斯蒂亚,古尔纳就在其中。
古尔纳在创作中有着对真理执着的追求。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安德森·奥尔森 (Anders Olsson) 撰文表示:“这可能使他变得深沉和不妥协,与此同时,他以极大的同情心和坚实的承诺关注个人的命运。他的小说摒弃了刻板的描述,把我们的目光带往多元复杂的东非,一个其他地区可能不熟悉的地方。”
获奖后,古尔纳在一通电话中对诺贝尔奖推广部的首席科学官亚当·史密斯表达了自己的惊讶和忙乱。同时,古尔纳敦促欧洲善待和接纳非洲移民,欧洲国家对待非洲移民问题时不应再如此吝啬。对此,他具体说道:“他们不是空手而来的。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有才华、有活力的人。”
点击关注「单向历·视频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