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人学习经济学
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人口流动和人口聚集
如何推动创新
©文张维迎
编辑:瑞秋的春天
☄ 人口充分自由的流动,城市自由地发展,这才是任何一个国家未来的前途。(本文根据作者在广州举办的“2019年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暨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上的主旨演讲整理,已经作者审定,演讲时间:2019年11月30日。2021年9月26日定稿。)
“移民基因”和“碰撞效应”
有一句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今天要讲的,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就是:“其实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高处,来的人多了,它就是高处
我们先看一下事实:所有移民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都比较突出,像美国、瑞士、以色列这些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国家,全是移民国家。大家可能不知道,瑞士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外国国籍。
我们还看到外来人口的企业家精神表现得也最为显著。好多中国人移民到东南亚,就成了优秀的企业家。当初让瑞士钟表业称霸世界的是逃离法国的胡格诺教派移民;上世纪八十年代拯救瑞士钟表业的功臣尼古拉·海耶克,是一位黎巴嫩移民。
我们也看到,大城市比小城市在创新方面表现更佳,当然对个体来说,找工作也更容易。你要找好的工作,最好去大城市。
为什么?我总结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移民基因”。人体中有一种基因编号是D4-7,它的等位基因是D4-4。基因学家证明,携带D4-7基因的人比D4-4基因的人更追求新颖,喜欢冒险,不循规蹈矩;在移民人口当中具有D4-7基因的人比例,远远高于非移民人口中具有D4-7基因的比例,所以这种基因叫“移民基因”。随便观察就可以发现,选择背井离乡的人,大多是不安分和愿意冒险的人。
第二个原因,移民人口在观念和行为上都更自由,他们既不受移出地规则的约束,也较少受移入地规则的约束,即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你在家里要听父母的话,在外则父母之命可以不受,传统规矩可以不守,所以你就有更大的自由。
第三个原因,外来移民没有靠山,没有关系,没有世袭爵位,没有政治地位,要出人头地,那就必须自己打拼,唯有赚钱才能提升社会地位,并获得一定的安全。所以他们的创业和创新精神就会更高。
第四个原因,创新就是一种新的想法,人聚集得越多,想法就越多。特别是,来自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流更平等,也更容易产生新想法,所谓“Ideas have sex.”这是碰撞效应。另外,新知识和新想法类似公共产品,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这叫“溢出效应”。
在10多年前,美国物理学家杰弗里·韦斯特(Geoffrey West)和他的研究团队做了一项研究,发现在城市生活中,人类的发明和创造力,以人口规模遵守5/4的指数放大规则。简单说,人口规模增加1%,创新能力会提高1.25%。这样,如果一个城市人口是另一个城市人口的10倍,那么它的创新就是后者的17.8倍,人均创新是后者的1.78倍。
外来人口越多的地区,
创新能力越强
下面我给大家展示一下中国的一些数据。首先我们知道,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越来越大,但是各地的人口流动还很不平衡。按照户籍来算,2016年非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最高的是上海(55%)、北京(47%)、广东(35%)、天津(32%)、浙江(31%)这些省份。当然,我们知道这些地方是经济最发达的地方。西部地区的省份,非户籍人口比重就比较低。
如果按照2010年的普查数据看,各省市自治区外省藉人口的比重,上海达到39%,北京36%,广东20.6%。像我的老家陕西只有2.6%,外省籍人很少。
接下来我们做一些统计分析。第一个图横坐标是非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纵坐标是平均每万人拥有的私人控股企业数量。我们看到,非户籍人口比重上升一个百分点,每万人私人控股企业会增加3.9个。非户籍人口比重上升十个百分点的话,每万人私人控股企业将增加近40个。
我们再看外来人口占比与每万人的总富豪(按照胡润榜富豪排名榜)。2010年外省籍人口比重上升一个百分点,2017年所在地每百万人口的富豪增加0.25个。这个数字其实蛮大的,因为全国总共只列了2000多个富豪。
再看非户籍人口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大概来讲,非户籍人口上升一个百分点,人均GDP了会上升3%;非户籍人口上升10%,人均GDP可以上升34%。
再看非户籍人口比重与人均专利的关系。专利是创新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我们看到:非户籍人口比重上升1一个百分点,每万人人均专利授权数将增加0.77个,这是非常显著的。
城市规模越大,
创新能力越强
接下来我们再看城市化的效果。城市是一个人口聚集的地方,城市越大,它的创造力就越强。大致来说,一个省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个百分点,人均GDP可以上升2.8%。也就是说,如果A省的城市化率40%,B省的城市化率是70%,B省的人均GDP将是A省的2.4倍。这个数字非常显著。我们还看到,城市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上升28%,私人企业平均工资上升11%。
城市化对创新有显著影响。大致来说,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人均R&D支出上升7.5%,人均专利授权上升6.7%;城市化率提高10百分点,人均R&D支出将增加一倍,人均专利增加92%。
城市化也会显著提高人力资本。城市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15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重将增加0.6个百分点。
我们再看一下城市规模与人均收入及创新的关系。用2015年全国300多个地级市城市的数据,市辖区人口规模增加1%点,则GDP总量将增加1.24%,科研支出增加1.1%,专利授权增加1.38%。这样,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是另一个城市的10倍,GDP总量将是后者的17.4倍,科研总支出是后者的12.7倍,专利授权总数是后者的24.1倍,人均GDP、人均科研支出和人均专利授权数分别是后者的1.74倍、1.27倍和2.41倍。
按照总专利数算的话,中国十个最具创新力的城市依次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东莞、杭州、天津、成都和宁波,其中三个在广东,两个在浙江。这10个城市常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0%,专利授予数占全国的35%。按人均专利授予数算的话,深圳第一,东莞第二,苏州第三,北京第四。2017年,深圳人均专利授予数是北京的1.5倍,全国的6.1倍。
为什么这些地方的创造能力这么强?与我前面讲的市场化程度等因素都有关系,我这里强调一下外来人口的重要性。
深圳为什么创新最强?肯定与体制和政策有关。毕竟,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领跑者。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深圳常住人口中广东人仅占35%,其他65%来自其他省份。当然,与纽约、伦敦、巴黎这样一些国际大城市比,深圳人口来源国际化程度太低。2016年纽约市总人口835.8万,其中320万出生于美国之外,占37.5%,出生于中国的人口40万,占纽约人口的近1/20,占外国出生人口的1/8。伦敦60%的居民出生于伦敦之外,其中34%出生于英国之外。
最后,有必要看看城市化对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影响。在省级水平上用2016年的数据,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上升2.2%;城市化率提高10个点,农民可支配收入将上升23%。城市化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影响最大。城市化率上升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上升4%,人均财产性净收入增加4.5%。城市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将下降0.27个百分点;如果城市化率达到70%,农村贫困人口将彻底消灭。
不要歧视所谓的“低端人口”
总结一下,我今天讲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人口的流动和人口的聚集对经济增长、创新和解决贫困问题非常重要。任何人为地限制人口流动和大城市的发展,不仅不利于经济增长,不利于创新,而且不利于解决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三农”问题大家都在讨论,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在哪?不在农村,而在城市不要寄希望通过农村来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而要寄希望通过城市化解决农民的问题。任何逆城市化、反城市化的政策措施都会加剧农村的贫困化任何阻止农民进城的措施,在道德上是不具有正当性的。
所以中国体制下一步的改革,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放松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放松对城市规模的限制,不要人为地设置一个城市的规模指标。
印度独立之后,圣雄甘地曾说过这样的话:真正的印度不在几个城市,而在7万个农村;印度的发展不依赖于城市,而依赖于农村。
现在证明,甘地错了。我们要记住,他的话无论用到印度,还是用到任何其他国家,都是错的!人口充分自由的流动,城市自由地发展,这才是任何一个国家未来的前途。
我今天讲这个问题也有针对性,因为我长期生活的城市,现在越来越不欢迎外地人,我很为它焦虑。刚才听了广州市的副市长说广州欢迎外地人,我觉得很好。我希望不仅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
在吸引人才上,区分所谓“高端人才”与“低端人口”也是不明智的,因为一个人的企业家精神和创造力是不能用他(或她)现在的地位评价的。许多“高端人才”来自“低端人口”。比如,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是苏格兰移民,曾生活在贫民窟;发明交流电照明系统和电动机的特斯拉是塞尔维亚移民,曾是挖地沟的。中国也有不少杰出的企业家曾经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
在过去40年,中国从一个贫困潦倒的国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疑得益于“市场”的力量。在“市场”被污染、污名化,甚至遭遇前所未有危机的当下,是否真正理解“市场”的力量,既关乎我们的财富,更关乎们未来的命运。
在诸多经济学家投奔政治的道路上,张维迎老师仍然坚持做一个真正说实话的教育家,站在自由的经济思想之上,孜孜不倦地普及经济常识。他提出的“用市场逻辑战胜强盗逻辑” 、“理念和领导力决定中国未来”、“自由是一种责任”、“中国需要制度型企业家”等理念,其影响力早已超越经济学界,开启了无数人的思想启蒙之旅。
因思想的超前性和持久的影响力,张维迎老师的作品有些不断地被修订、再版,有些却经常断货,甚至绝版。
为此,诚挚推荐“张维迎作品集”(共9卷,其中7卷为签名版)。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张维迎老师沿着米塞斯、哈耶克等先知的思想轨迹,推广自由市场的理念和常识,被誉为“自由市场的捍卫者”,是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为给书友更好的阅读体验,特别邀请到张老师来书店签名,签名版的数量非常有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合作公众号
为什么我们必须寻求正确的经济学?
一课经济一起学
科学普及你我他
【一课经济学 | 智慧集结号】一年精读四本经典。知识点一点点的过,一点点的学。从哲学基础、方法论到基本公理、定理和规律,从个体行动再到宏观层面的经济周期,奥派经济学的体系是庞大而又不失精致的。从第 1 季到第 4 季,在智识之旅上风雨兼程、跋涉探险,你我继续前行!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加入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经济智慧之旅 学习❶1-4 季课程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济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