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正经婶儿

来源 | 正经婶儿(ID:zjshener)

教育专家徐凯文教授曾公布的一个关于教师的调查报告,上了热搜。
不过结果却让人五味杂陈。
因为从图表来看,学生自杀数据中,父母职业排在第一的就是教师。
听起来匪夷所思,毕竟在我们印象中,作为教育家的老师怎么会培养出失败的孩子。
而且很多高考状元的家长,可都是老师。
但细想之下,也有一定的道理。
就像很多人在留言中说的,作为教师子女,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和管教,有时候避无可避。
前几天刚刚宣判的北大弑母案就是如此。
吴谢宇的母亲谢天琴作为一名教师,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对孩子的成绩要求也是十分严格。
据吴谢宇说,他每天晚上12点之前几乎没有睡过觉,都是在题海中挣扎。
课外书也要大量阅读,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甚至接触的同学,也必须是成绩好的学生。
有一次,一个同学去吴谢宇的家里玩,吴谢宇的妈妈就问他成绩怎么样。
他说不太好,然后吴谢宇的妈妈扭头就走了。
后来这位同学去上厕所的时候,就听到吴谢宇的妈妈对吴谢宇说:
少跟这样的同学来往,没什么好处。
再之后,这位同学和吴谢宇一起玩,他妈妈晚上会打4—5个电话过来,一直叫他回去。
而且还会跟同学班主任打小报告,说他们聚在一起玩游戏,影响吴谢宇学习。
这件事,在庭审的时候,也得到了吴谢宇的证实,他说:
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能把考试考好,是我对我爸我妈的唯一意义。
最终,吴谢宇也确实考入了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但内心却崩塌了。
他的父亲去世后,吴谢宇说:
我爸去世之后,我期末考试还考了第一名,可是没用了,考多少个第一名都没有用了…
而在杀害母亲后,吴谢宇更是彻底背叛了他母亲给他的标准和给他的教育,活成了母亲最讨厌的样子。
从这一点上来说,或许他跟父母的关系,从来都不是感情的关系,而是赤裸裸的成绩关系。
这种成绩关系在吴谢宇被判死刑之后,体现的最为深刻。
因为他的许多亲戚都支持他上诉,希望法院宽大处理。
他的姑父还说家里会永远为吴谢宇留一个房间,欢迎他随时回来。
理由是吴谢宇成绩好,考上北大不容易,还这么年轻,太可惜了。
还有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男生李某,拿起菜刀,砍杀了做教师的妈妈。
理由也是因为李某成绩退步到年级第5名,母子之间发生了争吵。
强光之下是阴影,学霸背后有暗伤。
这种只看成绩不看其他的观念,是很多悲剧发生的根源。
而一味地以成绩好坏为唯一价值观导向之下,也意味着其他方面的缺失。
比如教师黄侃和她的女儿。
黄侃曾担任南京一中初一(2)班英语老师,是国内著名的特级教师。
她的女儿远远更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会吹长笛,精通打击乐,中学时就出访过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后来更是自己申请到荷兰留学,自己办签证,订机票,从来没有让父母操心。
而且因为远远的成绩优异,每学期都有奖学金,黄侃连学费都没有发愁过。
但就是这样一个让人骄傲的孩子,却在2011年自杀了。
那一年的情人节,黄侃与丈夫乘飞机前往荷兰,在当地警察署,见到了远远的三封遗书:
亲爱的妈妈:我真的太太太累了。
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
现实的事务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
在遗书中,远远坦言自己受强迫症之扰已长达8年,痛苦不堪。
来荷兰留学也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症状,但却“没有成为救赎的灵药”。
黄侃这才明白,不是女儿因为懂事才不需要她操心。
而是自己从来没有操心过女儿,才觉得她懂事。
女儿上幼儿园时,由于工作较忙,黄侃就将她送去了寄宿学校。
那么小的年纪,别的孩子都在父母身边撒娇淘气,远远却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学校。
现在想想,实在太残忍了。
女儿也曾和黄侃交流过感情上的问题,但黄侃是个粗线条的人,只要物质上过得去,成绩有保证,对感情这种事并不敏感。
而且出于职业敏感,黄侃更擅长扮演教师,而不是母亲。
对远远发生的任何事,都试图站在教育的角度解决。
比如一旦远远没有考好,就会以老师的姿态旁敲侧击地鞭策。
再比如遇到困难,也是用课本上的大道理来教育。
没有父母的陪伴,当面对生命中解决不了的痛苦、挫折、不幸时,最终有了轻生的念头。
这是世间最让人心碎的故事。
我们总以为,作为教师的父母会把最好的教育经验延续到孩子身上。
可却忘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明白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只讲道理的家庭是冰冷的,而孩子的世界是有血有肉的。
对孩子设置的每一条理念,每一个要求,在未经世事的小世界里,宛如一块块方砖,把他一点点砌在高墙里。
沿着墙根走,不会出错。
但也出不了围城。
因为作为教师的孩子,他们有天然的压力。
比如有孩子在妈妈的班上,妈妈做班主任,因为在父母眼皮底下,孩子很难有自己独立的小圈子。
而且老师手里有大量“隔壁家小孩”的样板,又非常熟悉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所以,做老师家的孩子又不优秀的话可能真的压力很大。
徐凯文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我见过很多老师的孩子,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但也是心理健康问题最严重的学生,甚至屡次三番尝试放弃生命。
他们并不是想自杀,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徐博士把这种状态称为“空心病”。
在他的研究中,这些学生里,有许多人不仅学习成绩好,情商高,各项能力也都不错。
但他们内心迷茫、困惑,常常活在莫名的空虚、焦虑与恐惧感中。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最终面对的是一名教师,还是一位妈妈。
找不到定位,就容易悲观绝望,放弃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孩子都呼救过,只是没人愿意听。
就像网上有很多孩子组成了这样一个:自杀群,每个群都相当活跃。
这是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2016年,有记者卧底了这些自杀群:
群公告,本群为真约自杀群,大家还可以帮忙拉人进。
群信息,群友昵称改为直接的“地名+约死”。
群网友,一个人自杀没有勇气,组团上路不孤单。
记者刚加入群聊,就有人私聊他:约死?什么时候走?要走吗?一起做个伴!
言语中透露的轻松,仿佛是要去参加一场欢乐的聚会。
当然真正自杀的人不多,不过他们相约“自杀”前写下的遗书,要比自杀更扎心。
一个名叫“莫相依”的群友说妈妈累了就打她,一生气就骂她。
“我是妈妈的负担,我死了妈妈也就解脱了。”
另一个群友则表示,“我不想和父母争吵,让父母从我房间里出去”,结果父母说:
你有什么房间,这是我买的房子!
我供你吃供你穿,什么不是我给你的?
连你的命,都是我们给的。
既然我什么都没有,那就死了吧。
像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这些话孩子也大概率跟父母说过,但家长听这些话时,都觉得没什么。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话被父母忽视后,又像一根根针,千疮百孔地反弹在自己身上。
活活扎成了刺猬。
明明是双方的问题,却要一方承受。
于是,亲子关系中那条叫做误解的鸿沟,也永远无法填平,孩子也只能用最偏激的方式发泄创伤和这份被漠视的屈辱。
话说回来,有的父母可能很委屈,自己做教师这么光辉的职业,现在好像跟犯了错一样。
也有的父母很无奈,管教太严,孩子压力大,受不了;管教太松,娃没有责任感,也经受不起挫
其实倒不是否认教师的价值,也不是说好老师就不是好父母。
仅仅谈论这些案件带给我们的反思和对普通人的教育意义是什么。
把这个问题说破,大家反而会轻松。
就像知乎上有个提问:有出息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点赞很高的一条回答:
“你想想你是怎么有出息的。”
教师也好,其他职业的父母也好,在培养的孩子时候,就是在面对二三十年前的自己。
当时我们也曾弱小,也曾因恐惧和无助绝望大哭。
希望父母能抱抱自己,但父母总是在忙。
还曾经历成绩不好就要挨打的场景。
当时我们什么心情,孩子现在就是什么心情。
更何况,现在的孩子可能比任何一个时代的孩子都敏感和脆弱。
每一次的“不如意”、“小伤害”,都会让他们感受到遭遇不公待遇后的痛苦和绝望。
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国家为什么大力普及双减政策的原因。
在这种现状下,为人父母,应该是给孩子的退路,而不是孩子走向绝望的末路。
一个成绩优秀但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和一个成绩不好但心理健康的孩子,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孩子能够健康快乐,能够感受到自己不白来人间一趟,这就值了。
所以,希望家长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宽容和理智,关心他的心情,重视他每一件“有关系”的小事,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爱护。
只有用爱为他披上坚固的铠甲,他才会在日后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成长中,勇敢捍卫自己的一生。
最后,再强调一遍,并不是针对教师和教师的孩子。
一个小范围样本,构不成说服力,但是值得引以为鉴。
就像曾经有一句话说: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和父母都必有一战。
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
别忘了文末【点赞】【在看】噢~
—— End ——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正经婶儿(ID:zjshener)正经婶儿,专栏作家,一支笔,两只猫,心比文字更热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