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自:看书有道
ID:iikanshu
作者:阿浪
伊能静和庾澄庆的儿子哈利,最近上热搜了。
事情的起因是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个人的写真照:
照片中,哈利画着大红色眼影,浓妆艳抹,并裸着上半身与一位女性友人相拥。
照片一发出,便伴随着极大的争议冲上热搜,且议论度居高不下。
其实,这已经不是哈利第一次因为装扮上热搜了。
早在前段时间,他就因为社交账号曝光,被网友扒出一大堆穿女装的照片。
瞬间,网友们沸腾了。
他们表示无法接受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有的网友,甚至直接对他的人生妄下结论。
还有的人,直接跑到其母亲伊能静微博底下喊话:
“管管你儿子吧!教育真的很重要!”
大众都很疑惑,哈利这样的行为,哪个父母受得了?肯定是教育上的缺失。
然而谁又能想到,让哈利有勇气做这一切的;
恰恰是他的母亲:伊能静。
2009年,伊能静与庾澄庆离婚,从此哈利成为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哈利小的时候,伊能静与多数父母一样,早早便规划好了孩子未来的路,并且不容许他偏离那条道路。
可母亲严格的管制,却造成了哈利逆反心理,他开始翘课、喝酒,成绩直线下滑。
母子俩更是时常争吵,关系变得水火不容。
直到在一次争吵后,哈利说了一句话:
“我的未来你没去过,所以不要用你过去的40多年,来告诉我未来20多年怎么做。”
听完这句话,伊能静像是被敲了一棒子。
她开始反思:
“我对于孩子未来的担忧,是真的为孩子好;
还是仅仅为了解决我自己的焦虑,满足我自己的虚荣心?”
那天后,她开始给儿子一定的自由,不再逼他从事自己看好的编剧专业,而是随哈利的意愿,让他学艺术。
她还试着和儿子如同朋友一般的相处;
两个人一起听音乐、看电影、逛潮牌、护肤、旅游……
当别人还在为孩子叛逆期“零沟通”烦恼时,伊能静早已与哈利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密友”。
甚至后来连与秦昊交往,都经过了哈利的“把关”。
哈利18岁成人礼时,伊能静会在8点前陪他吹蜡烛,然后先行离开,把party现场留给他和他的朋友们。
因为她认为,孩子长大后身边除了父母,还有属于自己的交友圈。
而身为父母,此时得体的退出,真正把他的成年生活,完全还给他自己;
这才是给儿子最好的“成人礼物”。
当然,伊能静的“退出”,并不是对儿子放任不管了。
就好比面对舆论,哈利曾经寻问自己的装扮,会不会影响到她的职业?
面对儿子的担忧,伊能静坚定的对他说道:
“你不需要承担来自父母职业上带给你的东西。
大不了,我就不做这个行业了,没什么比你更重要的!”
你在我的世界里,你可以成为你自己!
伊能静一直以来对儿子的期许就是:
“只要你幸福快乐,不被伤害,也不去伤害别人。”
她从不因外界的舆论,亦或者是自己的私心要求孩子做什么。
她希望孩子能够健康自由,且独立的成长,自身去体验这个世界,她则站在后方为他撑腰。
可能就是因为这样开明的教育方式,让哈利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能不惧外界眼光,坦荡做自己。
其实,今年才18岁的哈利,无论是舞台剧、小说、音乐还是服装设计;
他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且低调。
他的实力,早就被日常吸睛的装扮以及“性取向”所掩盖。
伊能静和庾澄庆曾经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过哈利送给他们的画;
由于作品十分专业,引得不少网友去查哈利的背景。
这一查让他们惊奇的发现:
哈利原来早在16岁的时候,就被列为台湾省重点扶持青年艺术家了。
不仅如此,他在高中时每门功课都是A+;
还没毕业,就已经收到了“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和“纽约帕森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两所,都是属于艺术院校类顶尖的学府。
学校毕业舞会,他还被选为校代表在台上领舞。
看着儿子如此优秀,伊能静表示打从心底庆幸当初给够了他空间和自由。
很多人都觉得伊能静这种教育方式,太过随意,很不负责任。
但我却认为这才是源自父母对孩子最原始,最真挚的爱。
发现了吗?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时许下的愿望,都是让他健康快乐。
但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开始有了更多的期望、要求,甚至攀比心。
孩子开始被要求成为他们眼中的样子,不然就会被贴上不合格的“标签”。
但是,这真的是爱吗?
爱孩子,更多的是爱他本身,而不是爱他成为你期望的样子。
“我是你爸(妈),我管你天经地义!”
“我把一切都给了你,你怎么敢不听话?”
……
类似的语句,想必是大多数人的童年回忆,也是多数父母内心的真实想法。
中国父母最大的共通性,就是把孩子当作自己毕生的“作品”。
而“作品”的好坏,决定了父母人生成就的高低。
所以,为了把控“作品”质量,父母开始了过多的干涉,甚至掌控孩子的生活。
记得《少年说》里,有个女孩因为成绩下滑,被母亲停掉了舞蹈课。
节目中,有一个真心话环节,孩子站在天台上对着父母,把内心想说的话都大胆说出来。
这位女孩眼角泛泪的对母亲喊道:
“我学习跳舞7年,过了12级,因为您停了我的舞蹈课,导致我现在很迷茫。
希望您能支持我的梦想……”
面对女孩的声嘶力竭,现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小小年纪,便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并且为之不断努力,还小有成就;
这是多少人竭尽一生都想追寻的啊……
可惜,母亲丝毫不为所动,坚持要她考进全校100名,才会继续给她报舞蹈班。
瞬间女孩破防了,因为她明白,在这所全市重点中学里,她根本无法满足母亲的条件。
而跳舞,原本是她唯一努力学习的动力。
如今,动力土崩瓦解,未来的道路骤起迷雾,一片朦胧。
同样的,这几天抖音上一则视频,也见证了一位孩子梦想的磨碎。
这个孩子刚上五年级,但由于从小爱好模型,如今已经是学校的手工模型达人。
家里面书柜上,更是摆满了拼好的手工模型;
每一片零件,都是孩子一点点拼接上去的,过程极其繁琐。
然而,因为孩子的成绩不理想,与父亲发生口角;
酒后的父亲一怒之下,砸烂了儿子所有模型,并扬言:
还敢顶嘴,会继续砸,把你所有热爱的东西都毁掉!
视频里,孩子哭的很伤心,他觉得:
有些自己看中,付出很多的东西,在父亲眼里就是垃圾。
这两个孩子,一个可能是舞蹈家,一个可能是未来的模型家。
可仅仅因为成绩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刚滋生的梦想,便被无情抹杀。
父母过多的掌控,很可能就摧毁了孩子原本毕生的梦想。
甚至,这份掌控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的性格。
知名主持人董卿曾谈过自己的童年。
她表示在童年里,父亲几乎禁止了她一切的娱乐活动,以及打扮的权力。
甚至连镜子都不让照……
一心指望她能够考取一个好的学校。
最终,董卿的确考取了名校,并且顺利进入央视,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但她无论多么成功,内心里却始终存在一丝自卑。
她担心自己任何一方面做得不好,在父亲眼里就成为一个不合格的孩子了。
而这份自卑,也几乎将伴随她的一生……
很多父母自身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嘴上说在乎孩子,但其实内心最在乎的是自己的“存在感”。
他们希望贯穿孩子的人生,把他养成火车,并一辈子在自己修的轨道上行驶,然后无论在何时,都能回头指着那条轨道,对自己,也对所有人说:
“看,那条轨道我修的多好;
你看火车在上面跑的多顺!”
他们不在乎孩子要的不是成为飞驰的火车,而是想成为翱翔的鸟儿;
毕竟父母的存在感总是要大于孩子的幸福感。
教育学者尹建莉曾经说过: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
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
既不能使孩子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成年窒息。”
深已为然。
教育,其实本质上就是孩子慢慢成长,父母慢慢松手的过程。
父母,并不是孩子的全部,他迟早有一天会松开父母的手,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过多的控制,则让孩子在外面的世界时会感到惧怕;
失去了发号施令的人,他就成为了一只无头苍蝇,最终撞得头破血流。
而那些拥有过“自由”的孩子,则更加清晰的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因为他知道,父母的爱、尊重和支持,是自己行走世间的底气和勇气。
无论什么时候回头,他们都站在那里,给予足够的鼓励和抚慰,而不是抱怨和责骂,为何没有按照他们给的轨迹走。
文章的最后,请大家点亮在看,让更多的父母明白:
“父母最大的成就,不是手把手把他“驯化”为自己想要的模样;
而是让他能够独立的,不依赖任何人,完成自己的人生。”
作者简介:阿浪, 资深花式拖稿选手。努力不让任何一次思考,变得毫无意义。文章来源:看书有道(ID:iikanshu),一个文艺又理性、严肃不失温情的公众号,每晚21:30,用阅读和思考,陪你一起对抗这个时代的焦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