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作者:Morgan Schweitzer
本文共有 42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上周我写了一篇文章,讨论了一个现象,叫做「高功能焦虑」。
然后有个有意思的事情:评论区里热评第一的留言是:「笑死,我是低功能焦虑」。
当然啦,我知道大家都是自嘲,只是一个玩笑。不过这条留言,倒是给了我很多灵感。所以,今天我想聊聊这个问题。
我想请大家做一个小小的实验:
拿出一张纸和笔,或者打开备忘录、新建一页便签,然后,先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的优点,再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的缺点。
接下来,把你列出的优点和缺点对比一下,看看是优点更多,还是缺点更多。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是缺点更多。对不对?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跟一个原因密不可分:我们一直都活在某种期待里。
这可能跟我们的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在欧美的语境里,有一种能力是很受重视的,那就是「反思」的能力。在西方学术界中,反思是一种非常可贵的能力,是「智慧」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
但对我们中国人来讲,我们并不缺少反思,相反,我们反思得有点过多了。
我想,大家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少不了听到这么几句话:
  • 凡事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 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 要多向你身边的某某某学习;
……
这种思维模式是什么样的呢?是告诉你:你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一个好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你需要把哪些做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久而久之,当这种思维内化成我们的本能反应,就形成了「反思型性格」。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就很容易被规训成「分析者」,也就是养成这样的习惯:
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事情,事先建立一个完美的、虚构的预设,把它作为自己的标准,并用来对比自己的实际表现,如果发现哪里达不到这个标准,那就是自己的不足,需要加强和改进……
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习惯于采取「预防焦点」来看待问题,也就是比起「做对的地方」,我们会更关注「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你会以这个「完美标准」作为合格线,认为:达到这个状态才算合格,不达到这个状态就不算合格 —— 于是,你的一切行为,都会受到对于「不合格」的恐惧的驱使。
你并不是出于内心的驱动力去做,而是出于对恐惧的担忧而去行动。
问题是,这个完美的预设,是真实存在的吗?其实并不是。
大多数时候,这个存在于我们心目中的预设,往往来自于我们的观察、身边人的灌输,以及媒体的舆论。但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很容易只看到那些光鲜的表面,看不到那些背后的东西。
我们关注到的,永远都是他们收入丰厚、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意气风发的那一面,也就是每个人都想展现给别人看的那一面。
但人都是复杂的。一旦我们只去关注那金字塔尖的1%,只看到那1%展现出来的光鲜的一面,我们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人活着就应该这样。或者说,做不到这种状态,你就是失败的。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非理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反思,就变成了一种持续性的压力:它一直在提醒着我们:你不够完美。
这或许就是令许多人感到疲惫和「心累」的根源:我们的思绪总是无法专注在「当下」,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关注到我们需要操心的事情,关注到我们为这些事情的处理结果所设下的标准,关注到「我能不能满足这些标准?」……
举个例子,当面对一项挑战的时候,基于对「完美标准」的参考,我们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心路历程:
1)烦恼: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好好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来打破我的生活状态?
2)恐惧: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棘手,它会不会很难办?会不会占用我很多时间精力?如果我处理不好,是不是会很麻烦?
3)回避:我能不能先做点别的,先拖着它?等到实在拖不下去了再去面对。也许拖着拖着,它就不见了呢。
对许多人而言,维持现状是足够好的,他们不喜欢变化,也不喜欢风险。除了采取必要措施来防止产生不好的后果,我们一般不喜欢行动。因为不去做就不会错,但做错了就可能很麻烦。
这就很容易导向拖延、回避和焦虑,因为只有这些行为,才能给我们安全感,让我们停留在「稳定状态」之中,不需要去面对不确定性,面对「自己可能不够完美」的事实。
但是,这种将「完美」变成一种及格线,甚至是生活常态的状态,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这样很容易导向我之前讲过的「评价型完美主义」,也就是一个低追求、高担忧的状态 —— 我们不敢去行动,因为究其内心我们对自己不够自信,担心一旦去行动,就会遭遇失败,从而影响别人乃至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然而,从长远来看,不行动会带来任何正面的结果吗?基本是不会的。你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因为本就存在的问题会一直存在,你只是一直不愿意去面对而已;同样,你无法得到任何超出预期的成果,因为按照既定的道路行走,那一切就都是注定好了的。
这就会导向一个恶性循环:
  • 你不敢去行动,作出改变,因为担心会带来不够好的结果;
  • 于是你困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之中,那么你就不会遇到任何意料之外的问题,也就不会有锤炼自己的机会;
  • 没有锤炼自己的机会,那么你就没有机会去提升自信,你的自我认知也就不会改变;
  • 那么随着时间推移,你对「未知」的恐惧就不会有一丁半点的减少,相反只会慢慢累积;
  • 那么,你去行动的动力就越来越小,阻力越来越大,对生活的不满足、不幸福也会越来越强烈;
……
这些东西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呢?是期待。外界对我们的期待,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慢慢被塑造成了我们内心对自己的期待。我们认为自己「必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不敢面对那个「不符合期待的自己」。
一旦这种期待成为支撑自己自尊、存在感和意义感的支柱,那么,去打破它,就变得更难了。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两种力量的拉扯。一种力量叫做「外在的力量」,它往往来源于成长过程中外界的灌输和期望,以及我们潜移默化所接收的信息,包括我们对世界运行的理解,认为「什么样才是常态」,等等。
它会塑造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逐渐被我们内化,形成我们内心对事物的判断标准。
另一种力量叫做「内在的力量」,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跟世界交互,一步步强化和完善的「内隐自我」。
它包括什么东西呢?比如:什么事情你能做得又快又好,什么事情能让你从中感觉到乐趣,什么事情是不需要外界驱动力你也想去做的……它是我们模糊形成和建立的一套「内在的感受」。
清晰明白、理解这两种力量,并让它们在生活中保持平衡,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但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会困于两个问题之中:
一是不清晰这两种力量,无法区分哪些是外界加诸我们身上的,哪些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
二是过度地被外在的力量所束缚和驱使,一直为了追求满足外在的期待而行动,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心。
所以,我常说:我们需要理清楚的是什么呢?是想明白三个问题:
1)第一人称: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适合什么样的生活?
2)第二人称: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会如何看待未来的自己?
3)第三人称:外界对我的期待是什么?他们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
内在的力量塑造了1,外在的力量塑造了3,这两者的交融则塑造了2。
许多人的烦恼和焦虑都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他们把目光过多地关注到了3上面,而忽略了自己的状态和内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其实就是被外界的期待所绑架了,而不管这种期待是不是他们所适合的、是不是他们想要的。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又是什么呢?就是2的本身。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1到3的过程,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 我们是被「预防焦点」所驱动,为了「不犯错」,为了达到心目中那个「完美标准」而努力。
这个过程其实是不会有太多幸福感的。因为即使你做到了,你也只是满足了「本应满足的标准」而已,这本来就是你应该去做到的事情。
反过来,从1到2的过程,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当你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明白自己正走在想要的路上时,你会感受到强烈的满足感、幸福感、成就感 —— 因为在这个情况下,你攻克的每一个关卡,取得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对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的一个强化。
这就是心理学里面强调的「内在驱动力」和「自主性」,也是让我们感受到人之为人的美好的一大重要原因。
所以,一个理想的情况,一定是使得2和3有尽可能大的重合,最好的情况是:3是实现2的一个必经之路;并且,能够在清晰明白1的基础上,向着它们的方向不断前行。
那么,如何想明白1和2呢?
其实,一个非常重要的心态,就是不要把目光和焦点过多地放在「物」的上面,而是放在「人」身上。
我们很容易有的一个状态,是过多地关注「物」:比如,我们拥有什么,得到什么,实现了什么,做出了什么……我们习惯于用这些东西来定义自己,给自己打标签,让自己更靠近心目中的「完美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很容易把人视为手段,甚至把自己也视为手段 —— 「我」不是我,我不再关注自己,我只是为了实现某个「完美标准」的过程里面的工具和载体。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公众人物。公众人物一旦有了「人设」,一旦接受了受众为他们树立的人设,他就不再是他自己了。他只是经营「人设」这个品牌和形象背后的一个工作人员而已。
普通人也是一样的。我们未必会有成千上万的人给我们定义人设,但我们会跟许多身边的人打交道,这些人同样会给我们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为我们营造各种各样的期待 —— 勤勤恳恳,忠厚老实,与人为善,听话乖巧,踏实肯干……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小到各种各样给你贴上的标签,认为「你就应该去干什么样的事情」;大到整个社会的规范,比如「多少岁的人就应该如何如何」「干什么行业的人就应该怎样怎样」……
最简单的例子:大家身边有没有朋友被催婚催生的?可以来留个言。: )
一旦你被这种期待所驱动,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去刻意行动和表现,你就不再是你自己了。
但是,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我们追求结果也好,希望实现完美标准也好,究其根本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我们去追求实现某种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切外在的事物,本质上都是为了让我们过得更幸福而服务的 —— 而不是反过来。否则,我们就变成为别人而活了。
所以,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比起外界的结果、期待和反馈,更多地去关注你自己的想法、体验和感受。
一件事情,我可能做得很好,能够得到大家的赞扬,大家会觉得理所当然,但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是我想要做的吗?做这件事情,我会快乐吗?
这种心态可能在很多人的认知盲区之外。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不鼓励你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 「我」只是整个大的系统中的一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我」的想法和感受并不重要。
但我希望你能够摆脱这种束缚,更多地去考虑自己,去关注自己是不是自由,是不是幸福,有没有走在自己想要的路上。
而不是永远为别人,为外界,为某一个虚无缥缈的标准而活。
幸福感的本质是什么?
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你拥有的东西,跟你期望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比值 —— 即使你客观上过得已经非常富足了,但只要你觉得「身边的人都比我更好」或是「我本来可以有更好的生活」,你的幸福感就是很低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够幸福,但真正幸福的状态是什么呢?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似乎每个人都在望着更高处,但却永远没有一个尽头。
「期待」就是这么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拉扯着我们的目光,让我们从对自己的关注和照顾之中抬起头,不断望向更远处。
但更远处是什么?也许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也许是时候,把你的目光重新拉回来,放下对那些虚无缥缈的「期待」的期许,把目光投注到自己身上。
体验,观察,感受。
体验你所真正拥有的东西,观察这个世界不同角度的样子,感受你跟这个世界交互过程中的种种可能性。
适当地打开感官,关闭反思系统;问一问自己的内心,跟着自己的直觉;找到那种被遗忘的欣喜和激动,放下对结果、成功和项目的牵绊。
我适合什么样的生活?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两个问题,没有人能给你答案,只能通过跟这个世界的探索和交互,不断去寻找答案。
幸福感不在哪一个终点,而是在寻找的路上。
不要成为别人希望你成为的样子,而是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  闲聊时刻  ——
今天的文章,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也希望大家都能想清楚自己想要的人生喔~

欢迎留言分享你理想的生活,或者你的感想和思考。
最近比较受欢迎的文章:

THE END
-  晚  安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