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今天(10月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华源介绍了示范区成立两年以来建设发展总体情况。浙江省文旅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许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陶永华,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宋玉波,上海市青浦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杨小菁,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国荣,浙江省嘉善县委常委、嘉善示范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陈天荣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成立两年以来建设发展情况如何?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发布内容请戳↓


——
热点问答——
把水乡客厅打造成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地、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展示区、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引领区
Q
人民日报:请介绍一下目前水乡客厅总体情况,水乡客厅的建设体现了示范区哪些制度创新的支撑?
 A
华源:水乡客厅是位于沪苏浙交界处,依托长三角原点,由两省一市共同打造的功能样板区域,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中的核心”。水乡客厅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考虑以“绿色示范、创新引领、基因传承、交通支撑”作为发展策略,发展目标和愿景是三句话,把水乡客厅打造成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地、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展示区、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引领区。
目前,水乡客厅已开工启动,从规划阶段进入到实质性建设阶段,从城市设计方案蓝图落到了示范区这片热土上。首批开工的重点项目包括了互联互通项目、生态绿色项目、产业创新项目、存量盘活项目。具体包括:金南路—浦港路(青浦至吴江)、汾湖大道—兴善大道(吴江至嘉善)、金商公路南延至嘉善等互联互通项目,水乡客厅蓝环示范段理水筑绿等生态绿色项目,方厅水院项目,科大亨芯研发创新项目,水乡客厅数慧云巷存量盘活项目、水乡客厅科创学园存量盘活项目等。
这些跨省域互联互通项目优化完善了示范区内高快速路网结构,探索建立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提升水乡客厅整体环境品质,是示范区水乡客厅生态绿色、一体互通领域的生动实践。水乡客厅蓝环工程打造集“安全、生态、清澈、低碳、智慧和水韵”等为一体的功能复合型水乡生态空间和发展空间,集中展示水乡客厅水生态治理的新成效。科大亨芯项目致力于聚焦物联网和通信芯片设计等产业,联动上下游,汇聚国内外科创智慧技术流、资本流、人才流,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乡客厅数慧云巷和科创学园存量盘活项目因地制宜,通过加快现有企业的腾退,优化土地资源,打造智能与技术为核心的科技产业集群,水乡客厅也有一个目标,“一年搭框架、三年出形象、五年基本建成”。
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使命,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我们一直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通过制度创新驱动重点项目建设,同时通过项目建设为制度创新提供更为生动的应用场景和实践案例。水乡客厅就是两省一市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最具代表性的一体化制度创新实践案例和应用场景。
比如,通过编制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水乡客厅控制性详细规划,我们已经实现了“一张蓝图管全域”;通过组建由两省一市同比例出资、同股同权的长新公司,长新公司与三峡集团合资成立水乡客厅公司,实现了“一个主体管开发”;成立联合指挥部,实现了“一个平台管实施”;通过制订水乡客厅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先行启动区规划建设导则,实现“一套标准管品质”;在规划管理、土地管理、财税分享等重点领域,实现了“一体化制度管治理”。随着水乡客厅建设深入推进,这 “五个一”的跨域共建共治新模式将进一步夯实。

努力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文化和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Q
光明日报:示范区境内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两年以来,浙江省在做大做强示范区文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
 A
许澎: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地坚决完成国家战略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在执委会的统筹协调下,围绕一体化制度创新方面,主要是两个内容,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一体化制度创新方面和推动示范区如何做大文化和旅游事业一体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第一,坚持高站位,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规划具有导向性的作用,我们始终坚持以推动国家战略任务落实作为重要职责,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一流和中国特色”三个原则来确定规划,谋划文旅产业发展定位。积极参与示范区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我们有些分项规划是浙江牵头。同时在示范区执委会统一协调下,我厅联合上海、江苏文旅部门出台了示范区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方案。此外,浙江省文旅厅研究制定示范区嘉善片区旅游发展的合作具体内容,全面支持嘉善片区的文旅发展,把嘉善片区,作为省内重点打造的区域。
第二,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情况,主要是聚焦水乡古镇特色做好两篇文章——保护文章、发展文章。示范区是江南水乡古镇的集聚区,区内古镇非常密集,这两年古镇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年是第八届戏剧节,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是古镇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成果。江苏、上海的古镇都有影响力很大的活动。在示范区的文旅建设当中,我们重点选择切入口是古镇建设,首先在机制建设当中发力,构建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一体化推进示范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行政边界可以打破,但是隶属关系在原来单位,把资源能够聚合在一起,共同推进发展。
其次在目标导向上聚力,主要是紧盯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全力打造创新发展的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国际一流水乡古镇文化旅游圈的建设样板区。再次,在治理体系上形成合力,与执委会一体,构建多元化文旅治理结构,加快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制度。我们充分调动多方积极性强化数字思维、技术赋能、狠抓部门联动。数字建设是浙江省重点工作,这两年在古镇建设当中,更多推动数字化建设,包括在古镇召开世界互联网大会,充分体现了数字化在示范区在古镇建设当中落实落地和落细。加快构建文旅协同治理的模式,提高各类旅游参与主体的创新发展活力,这是在古镇建设第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构建系统化的推进体系,示范区文旅高质量发展格局。主要是“1410”空间格局:一是一客厅,即指江南水乡客厅,四组团指环淀山湖组团、环汾湖组团、沿运河组团、“吴根越角”文旅组团,十节点指的是十个小镇,涵盖江苏、上海、浙江十个小镇,作为整个发展谋篇布局未来空间的落脚点。
二是谋划打造文旅高质量发展九大共建工程,生态绿色共保,文化基因共洁,公共服务共享,文旅产品共建,文旅品牌共创,文旅数字共联,交通网络共通,治理体系共融,文旅赋民共惠。
三是谋划文旅十大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淀山湖“江南水乡”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吴越文化体验园等10个项目。示范区建设方面有三个核心内容,项目建设是重中之重,生态建设是立足之本,数字经济是为发展赋能。
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主要落脚点是认真编制好三年行动计划。为了进一步落实落细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方案,由示范区执委会和厅里联合牵头,共同编制示范区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现在行动计划的编制接近尾声了。三年行动计划的文本主要是“三重一张清单”,即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一张主题旅游线路清单,现在列入行动计划的重大任务有十类37项,重大项目有十七类74个,重大平台7个,梳理出十二类旅游主题线路47条。借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对整个示范区的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盘查,现在计划已经进入最后流程征求意见和最后审批流程,我们将尽快对外公布。
我们会全力抓好示范区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以自己浙江行动来奋力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文化和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打通数据孤岛,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Q
新华社:长期以来,不动产登记业务都是属地办理,请问示范区是如何打破行政界限,推动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工作落地实施的?
A
宋玉波: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不仅有利于百姓就近办事,增强百姓因一体化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在一定意义上更能够促进不动产资产、资本等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显著增强市场经济发展活力,在示范区推动开展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工作,三地自然资源部门思想高度统一,工作步调统一,很短时间就建成了工作机制、业务路径、网办系统,为群众提供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不动产登记服务。如今,办事群众可以通过登录苏易登、浙里办等APP或者到示范区三地的登记服务窗口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办结相关业务。
实现不动产“跨省通办”核心要义不是越俎代庖,关键是要打通数据孤岛,使数据在线上来回跑,而不是让百姓在路上来回奔。以前数据都是部门所有、地区所有,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实现了登记相关业务数据的破壁通流,打破了部门地区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对于提升办事群众满意度和便利企业经营发展融资都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系统集成,加强职能协同,开展联合监管,建设示范区统一市场
Q
央视财经:请问两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在构建示范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立跨区域统一大市场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A
陶永华:这两年来,沪苏浙一市两省市场监管部门始终把示范区作为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的先行区和引领区,会同示范区执委会出台了一系列促发展、夯基础、强监管的制度举措,有力推动了示范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主要介绍三个方面具体举措:
一是强化系统集成,加快示范区制度创新。我们聚焦简政放权,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出台了《统一企业登记标准实施意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关于支持共建示范区的若干意见》和《标准管理办法》等四个创新性、集成性文件。在示范区统一企业登记标准流程,设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服务专窗”,实现跨域异地受理,允许企业在名称和住所中使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字样,探索建立“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登记管理新模式。在部分低风险食品、检验检测等领域实行告知承诺审批方式,委托两区一县市场监管局行使药品批发、化妆品生产、特种设备许可等审批权。企业可以直接在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就近办理业务。
二是加强职能协同,推动示范区联动发展。我们聚焦质量基础,着力推进产业基础再造。支持两区一县质量强区强县建设,开展机动车检测行业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建立标准化协同工作机制,制定“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技术规范”等一批示范区内统一实施的地方标准,推动团体标准在示范区共同研制和互认共享。在快递包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先行联合开展绿色产品认证。构建协调统一的服务机制,提升药品医疗器械技术支撑能力,在示范区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
三是开展联合监管,建设示范区统一市场。我们聚焦统一市场,着力增强监管执法合力。加强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完善两区一县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创新食品安全监管,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智慧厨房、网络订餐监管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对妨碍公平竞争、紧贴民生的违法行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探索形成合作互信的执法机制。全领域、全业态、全方位的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在示范区深化无理由退货和异地异店退换货行动,打造“满意消费长三角”的领跑标杆。
把“生态绿色”作为立身之本,青浦区如何书写示范区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Q
上海电视台:青浦区成功获评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能否具体介绍一下,青浦在示范区建设中如何开展生态建设?
 A
杨小菁:“生态绿色”是一体化示范区的重要底色。两年来,在示范区执委会的大力推动下,“两区一县”在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鞭策。这里简要介绍一下青浦区开展的几方面工作:
一是描绘生态空间新蓝图,积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在规划的指引下,我们大力开展+水系、+林地、+绿地工程,河湖水面率达18.7%、森林覆盖率达1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我们积极构建蓝绿共生的生态格局,建成21公里环城水系公园,完成6条(片)11372亩重点生态廊道建设,目前正高标准推进金泽片区湿地生态修复。 
二是筑起生态安全新屏障,积极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我们统筹推进“三大整治”和“三美丽”建设,以“两河两湖一链”为重点,结合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苏四期治理等工程,持续深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从数据上看,目前全区水质目标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下降17.1%。
三是增强生态经济新引擎,积极打造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我们不断夯实绿色经济的生态本底,软件信息、绿色金融、快递物流已经成为千亿产业集群。华为、网易、美的等一批总部纷纷落户。我们正依托示范区东西发展轴上数字信息产业集聚的优势,整合华为研发中心、西岑科创中心、北斗创新基地、市西软件园、长三角金融产业园、复旦创新学院等载体,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协同吴江、嘉善集聚形成万亿级的数字经济带。
四是拓宽生态制度新视野,积极打造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我们在示范区18项制度创新成果基础上,积极探索一体化、跨区域发展新机制,青浦在全市率先在示范区共同推行了“河长制”治水模式,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我们在全市率先实施“林长制”和林业资源界定,构建分级管理、属地负责、条块结合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动跨区域协同管控,研究建立区域环境标准协调统一信息共享和管理机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环评改革试点。
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始终把“生态绿色”作为立身之本,继续书写好示范区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聚焦“一田三新”使命,加快打造具有嘉善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Q
中国日报:嘉善县抢抓示范区建设机遇,两年来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A
陈天荣:两年来,在举全省全市之力支持下,在示范区执委会统筹下,与青浦、吴江紧密合作,强抓示范区建设机遇,交出高质量发展高分报告,嘉善去综合实力、知名度、影响力跃上新台阶,2020年全县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和20.9%,均列浙江第二,创历史最好排名。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7.1%,一至八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加20.8%,全国百强县排名两年跃升13位,跻身50强。 
一是聚焦高起点规划,跨域发展蓝图更清晰。我们对标国家方案和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嘉善片区发展规划等七个规划已经有省级层面印发实施,我们聘请了中科院段进院士担任嘉善总规划师,重塑构建了“六心中轴贯南北,水陆纵横链全境,一城一谷合三区,六镇多点协发展,滨水人居未来城”总体格局,以祥符荡、马斜湖等七个湖区组成的“北斗七星”创新聚落,打造全域科创之城。
二是聚焦高质量发展,蝶变跃升活力更强劲。我们坚持用好“执委会22条”“浙江省19条”“嘉兴市20条”支持政策,国家战略效应充分释放,去年以来招引签约高质量项目341个、投资额超2200亿元,超过示范区成立前五年的招引总数,引入长三角智慧绿洲、嘉善复旦研究院等高端创新载体,高新技术企业三年翻两番,科技进步监测全省排名从第30位提升到第8位、进步幅度列浙江第1,获浙江首批“科技创新鼎”,中国县域科技创新百佳县市排名从28位提升到14位。
三是聚焦高颜值生态,精致水乡底色更靓丽。我们深化生态环境跨区域,共保联治,迭代升级“千万工程”和“美丽嘉善”建设,县控以上断面全部达到Ⅲ类水,太浦河饮用水水源地12年来首次达到II类水,PM2.5浓度下降16.7%、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浙江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排名中提升26位,时隔六年再次荣获浙江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位居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第14。
四、聚焦高标准改革,先行示范样板更丰富。我们发挥浙江数字化改革先行优势,推进“八个一体化”制度创新,两年来新增省级以上改革试点76项,“健康大脑+智慧医院”等33个项目列为省级数字化改革试点。我们与青浦、吴江携手,实现38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发出了首张冠名示范区的企业营业执照,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获浙江最佳改革创新实践案例;盘活存量土地创新经验在长三角复制推广,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形成的系列经验将由国家层面向全国推广等,营商环境列中国未来投资热点百佳县市第2。
五、聚焦高品质生活,共同富裕优享更充分。我们致力于争创共同富裕先行典范,抢抓一体化契机,成功引进华师大二附中、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浙二医院等高端资源,社会保障卡成功实现与上海、江苏医保免备案刷卡、交通出行、旅游等服务“一卡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长三角优质公共服务。目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6,村均经常性收入突破400万元。同时,我们实施“3199”行动,构建“三个半小时”交通圈,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二期建成通车,群众盼望10年的省际断头路——姚杨公路至叶新公路成功打通,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示范区两周年现场会精神,以“双示范、当窗口”的政治站位,聚焦“一田三新”战略使命,加快打造具有嘉善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为示范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多嘉善贡献。
厚植民营经济优势,擦亮乐居吴江品牌
Q
荔枝新闻:前几天,吴江区承办了示范区两周年建设工作现场会,现场展示项目广受关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吴江在推进示范区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
 A
王国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面积总共2413平方公里,吴江占接近一半,1176平方公里。在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660平方公里中,吴江258平方公里,占比近40%。
示范区建设两年来,吴江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对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示范区理事会、执委会和省、市关心指导下,与青浦、嘉善兄弟县区携手共进,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沪苏同城化”,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沪苏同城化”,要求吴江带头学习上海、对接上海、融入上海。2020年,吴江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000亿元台阶,在2021赛迪“全国百强区”榜单中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十,在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5张榜单中,均进入全国前十。这其中既有吴江自身的努力,也更得益于对接融入上海和一体化战略的实施。
我们立足“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的“跨界联合河长制”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并在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CIKD)第四期交流沙龙上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优秀实践向全球发布。全国首创破产司法联动机制、首张示范区海外人才居住证、职业教育一体化招生规模不断提升等一系列改革成果。围绕一体化项目建设推动制度创新,32项制度创新入选今年示范区典型案例。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战略定位是“一极三区一高地”,一体化示范区定位是“一田三新”,要成为全国最强劲活跃增长极,在整个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中,吴江有责任有义务做出更大贡献。我们紧扣高质量,特别是高质量的产业项目,如英诺赛科、微康生物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专项支持,用来解决关键核心问题。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沪苏湖铁路已经开工建设,包括京东、绿地、中车等央企、国企和500强企业纷纷投资落户吴江。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新材料第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部署要求,我们积极争取了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落户在吴江。两年来,我们新增省级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35家,新增上市公司8家,目前24家。
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部绿色发展国际创新中心落户吴江,并实体化运作,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元荡生态岸线贯通工程“串联”青浦吴江,太浦河江苏先行工程等入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我们还实施了融创桃源、蓝城“曲水善湾”等一批绿色创新项目,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鱼米之乡”和“新江南空间”。
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最终还要老百姓得实惠。我们始终重视民生实事项目,引进了上海等一批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包括世外教育、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上海中医院和吴江都有医联体共建项目,让老百姓不用跑很多路就能享受到上海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苏州湾大剧院、苏州湾体育中心投入运营,丰富老百姓体育文化生活。其它数字赋能的项目、数字城市数字乡村的项目,都在加快推进。
两年来的实践,让我们加深了对总书记的决策部署的理解和执行,也坚定了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示范区二周年现场会会议精神,围绕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生态绿色新典范、城乡融合新标杆、江南文化新空间、共同富裕新样板“五新”奋斗目标,厚植民营经济优势,擦亮“乐居吴江”品牌,奋力谱写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美窗口”的吴江篇章,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有力实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徐悦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