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暨首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司长胡子健,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姚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级巡视员李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总工程师刘千伟,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田哲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的世界城市日主场活动包括哪些?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发布内容请戳↓

——热点问答——
世界城市日取得的三大成效
Q
凤凰卫视:世界城市日是中国政府发起设立的首个国际日,自设立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A
胡子健:世界城市日自2013年底设立以来,国际和国内影响力逐年提升,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成效:一是广泛凝聚国际社会共识,提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通过每年举办世界城市日全球和中国主场活动,与会者交流分享城市发展的宝贵经验,达成广泛共识。联合国将世界城市日写入新城市议程。《上海手册》每年在世界城市日期间开展宣传活动。越来越多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活动寻求与世界城市日对接,世界城市日已成为国际社会宣传交流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应对城镇化带来各类挑战的重要平台。


二是向世界讲好中国城市发展故事,宣传中国城市发展理念和成就。
通过举办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举办中国城市发展案例展,借助世界城市论坛、人居署人居大会等平台举办世界城市日边会,参与世界城市日年度主题策划等方式,我们广泛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经验和成就,宣传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同时,世界城市日已成为深化我国与联合国人居署等国际组织合作的抓手,不断推动双方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三是开展国内宣传活动,推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几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直积极支持国内各地特别是城市人民政府开展多种形式的世界城市日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城市各方主体特别是市民群众的参与度,不断提升世界城市日的公众知晓度,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普通民众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共同为城市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凝聚国际社会建设绿色低碳、韧性城市的共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贡献
Q
人民日报:今年世界城市日的主题设定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请问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A
李喆:
世界城市日以上海世博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总主题。同时,联合国人居署还与中方紧密合作,根据每年的城市热点问题和全球可持续城市化的重大挑战,研究制定年度主题。


今年的主题之所以设定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
是因为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共同命运的重大问题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与生活的聚集地,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灾害风险的高发区域。


随着全球变暖,各国城市正日益受到气候变化相关挑战和灾害的影响。特别是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不可预测的灾害风险给城市发展带来的挑战日益增多。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城市需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也需要采取创新举措,全面系统提升城市韧性,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本次中国主场活动将结合这一年度主题,分享国内外城市相关领域的最新经验和做法,凝聚国际社会建设绿色低碳、韧性城市的共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贡献。

2021年版《上海手册》、《上海报告》、《新时代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丛书在开闭幕式上发布
Q
解放日报:今年世界城市日活动将有哪些重要成果公布?
A
姚凯:
今年的中国主场活动,会有更多的重要创新成果在开闭幕式上发布,包括2021年版《上海手册》、《上海报告》,以及《新时代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丛书。


关于《上海手册》。
它的全称是《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由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展览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编。手册围绕年度主题,每年遴选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治理等领域的优秀案例进行汇编,中国和上海的相关案例均有入选。


手册中英文版于2011年首次发布,自2016年后出版年度报告,今年是第七次修编,已成为世界城市日的重要知识产品和联合国2030议程与新城市议程的重要工作文件,也是开展多边合作的可更新国际文件,得到了联合国人居署和国展局的高度重视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今年《上海手册》的主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以绿色低碳推动包容性增长”。


二是《上海报告》。
它的全称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上海自愿评估报告》,这是上海应联合国人居署的邀请,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展和成效的一次阶段性审视。报告结合上海2035城市发展战略愿景目标和 17 个联合国确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围绕 2021 年世界城市日主题,重点确定了 7 个优先审查项目。


结果显示,上海在无贫穷、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气候行动、陆地生物等方面,均进一步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关于《新时代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丛书。
它即将发布的有两本,包括《像绣花一样管理超大城市—城市管理精细化篇》和《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一江一河篇》。


此外,我们还将通过推动设立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国际奖项(简称“上海奖”)与相关权威性国际评价指标体系(简称“上海指数”),用于衡量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进步水平,进一步做好上海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引领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


其中,国际评价指标体系是中方和联合国人居署根据《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等权威国际文件,基于人居署提出的《全球城市监测框架》,共同研发的全球首个以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治理“五位一体”理念为基础框架设置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旨在评估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进步水平,推广“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帮助城市评估和反映其在可持续城市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从而帮助它们确定或调整发展重点。
每一个市民都可以积极参与世界城市日活动
Q
新民晚报:世界城市日有哪些活动是市民可以共同参与的?开幕式在哪里举办?
 A
刘千伟:
世界城市日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的共同节日。“公众参与”一直都是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的关注重点。每一个市民,都可以积极参与,我们也设计了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吸引不同的人群来参与。


比如,去年开展的“点亮城市”社会公益活动以倡导“点亮城市,传递希望”的活动主题,表达全世界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愿望。通过国内外社交平台,传递“我们在一起,让世界城市更美好”的讯息。今年10月31日,将继续开展“点亮城市”社会公益活动。


此外,2021年世界城市日公益主题周系列活动已经陆续开展。今年世界城市日公益主题周锁定六大公益主题,凝聚包括公益组织、创新社群、企业伙伴、影响力个人等广泛的社会力量,努力推动公众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世界城市日的认知和互动。


其中,“城市环保定向赛”专题活动,采用“捡拾跑”的形式,参与上海城市清洁,探讨城市清洁问题,通过环保公益体验提升公众意识;“编织韧性城市”专题活动,多位“草根手作艺术家”在黄浦江畔,用自己衣橱中破旧的衣物编织出了一件件艺术作品,进行“时尚跨界”;组织“侦碳团”主题活动, 通过徒步,探索如何由“食物”出发,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足迹,探讨气候变化话题,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本次世界城市日公益主题周共吸引了广大市民参与,在线上利用互联网加强公众对生态问题的关切感,线下通过丰富的艺术展陈、创意设计,环保体验吸引公众参与、感受。


长期以来,世界城市日青少年系列活动通过公益活动平台向全社会发出青少年的声音,展示中国青少年参与城市创新的智慧和成果。在去年,2020年世界城市日青少年创新嘉年华开展了多项精彩赛事,展示了数百件来自10多个国内城市青少年创作的绘画、编程、手工艺和英语演讲参赛作品和40幅来自世界40个城市的青少年绘画作品。


今年,世界城市日青少年系列活动将以“绿色未来,青少年在行动”为主题,呼应“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举办世界城市日青少年嘉年华庆典暨“青年说”“少年说”活动,发起“青少年低碳先锋公益行”,并举办青少年创意城市设计成果展、“发现城市美”无人机摄影短视频作品展等多个展览。


作为世界城市日的重大配套活动之一,每年同期举办的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已累计有数十万人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城博会连续三年开展了“孩子眼中的未来城市”绘画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不仅吸引了广大中小学生和幼儿积极参与,还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带动更多市民群众参加到活动中来。


同时,上海将开展多样化、多渠道的城市日社会推广活动,以进一步提升世界城市日在国内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动员广大市民共同提升社区和城市品质,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终极目标。我们的开幕式将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举办。

上海引领长三角区域推进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强化韧性城市建设
Q
新华社:今年的主题是“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如何引领长三角区域推进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强化韧性城市建设?
A
柏国强:
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方位演绎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上海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最近上海市人民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签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打造现代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典范。

长三角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都市群,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者,长三角区域在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下,促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也是一体化发展的主战场和主要的实践内容。


为了推动好长三角一体化生态治理工作,在八年前建立了长三角区域大气和水环境协作机制,今年,经国务院同意在大气和水协作基础上建立了全方位的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在这个机制下,上海发挥龙头和牵头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同时明确了共商共治共享共建的基本原则。


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下,聚焦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全面加强合作,强化跨领域、跨部门、跨省界的联防联控,推动长三角区域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工作。

针对区域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问题,持续推进VOCs污染防治、流动源协同监管、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等工作。共同抓好长江大保护,包括太湖流域上下游共同协同治理,建立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在固体废物领域建立了固体废物实施共建、共享信息互通、联动监管机制。
还共同在制度创新上加以探索,比如在“双碳”战略下,结合三省一市的特点,结合上海作为碳市场建设的中心地带,共同研究推动“双碳”战略实施,研究推动建立中小企业和广大公众可以参与的碳普惠机制。推进区域环境标准的逐步统一,在长三角区域,在全国首次实现了环境标准统一立项、统一标号、同步印发、同步实施。
针对生态环境区域一体化管理制度上的难点问题,两省一市利用长三角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试验田的作用,大胆制度创新。比如推进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分批落地。用一套标准规范生态环境管理,用“一张网”科学评估和监测生态环境,用“一把尺”实施统一的执法监管。
在这些制度引领下,我们还推动了跨界重点水体联保共治方案的出台,共同印发了重点跨界水体功能目标衔接和考核管理制度。同时联合印发着力于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方案,这些工作也正在向长三角整个区域以及全国其他毗邻地区逐步复制推广。
未来,上海将继续发挥好引领示范的作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三省一市和国家相关部委的共同支持下,深化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和苏浙皖三省携手努力,共同夯实长三角绿色发展基础。
今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有四大特点
Q
中国建设报:请问今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与以往有什么区别?有哪些亮点?
 A
李喆:与以往相比,今年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活动举办地意义特殊。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同时也是世界城市日的起源地,可以说,世界城市日是从上海走向世界。因此,今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回到上海举办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近年来,上海不断探索超大城市治理这一重大实践命题,形成了一批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经验、提供了样板,同时也为世界超大城市建设和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上海签订了共建超大城市精细化建设和治理中国典范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以世界城市日为平台,讲好中国城市发展故事。在上海举办的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将成为展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讲好城市建设和治理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


二是活动更加丰富,意义更加深远。
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今年的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结合举办。活动围绕主题,设置了“1+5+3+N”重点内容。此外,活动之前,我们还将在长沙举办2021世界城市日·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长株潭)城市更新论坛,在北京举办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配套活动学术研讨会,为主场活动助力增效。世界各国借助世界城市日平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商城市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之策,共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道。


三是成果更加丰硕。
本次活动将发布《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2021年度报告,《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上海自评估报告》,《新时代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丛书等城市领域国际合作及经验研究成果。相信这些成果将为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四是活动国际传播更有力度。本次中国主场活动将与在埃及卢克索举办的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进行连接,世界各国将在世界城市日聆听中国城市发展故事,了解中国城市发展理念和主张,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人居环境建设成就的认识,提升我国在世界人居领域的影响力。
奉贤举全区之力抓好关键环节,有力有序推进活动各项筹备工作
Q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奉贤是这次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承办方之一,现在相关的准备情况怎么样?另外,奉贤区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有什么比较特色的做法和具体举措?
 A
田哲:
在上海加快推进“五个新城”规划建设的元年,市委、市政府把世界城市日活动放在奉贤举办,对于奉贤新城践行新理念、实现新发展,既是机遇,也是鞭策。为此,我们举全区之力抓好环境美化、工作方案细化、主会场布置、参观路线、会务接待、活动宣传等关键环节,下足功夫、做出特色,有力有序推进活动各项筹备工作。


奉贤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最新城市发展案例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空间优势,按照“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的发展定位,着力将奉贤新城培育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当前,奉贤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紧紧围绕“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总体目标,最大限度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打造具有人性化空间、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的人民城市。


为了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落到实处,我们着力做大做强“东方美谷”美丽健康产业,全力实现由“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向“世界化妆品之都”迈进。我们全力导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世外学校、上中国际顺利落地,新华医院、国妇婴全面推进建设。我们着力实施“满天星”工程,打造“百个大空间、千个链接点、万个微基建”,照亮奉贤人民幸福生活。


我们大力推进“四叶草”工程,建设品质民生、公园城市、宜业安居、人力资源等新基建设施。我们着力打响城市软实力品牌,打造“新江南城乡空间策源地、新江南生活生产弄潮地、新江南生态肌理重塑地、新江南精品力作打卡地、新江南文化创新魅力区”,绘就“百里运河、千年古镇、一川烟雨、万家灯火”的新江南水乡景致。


“独立、无边界、遇见未见”。奉贤将不断“跨界、破圈、超越”,以“今天我看世界,明天世界看我”的气魄,建设成为南上海“未来空间”新名片,未来城市新样式,为世界提供奉贤模板、奉贤样式。欢迎大家多到奉贤来走一走,看一看。

编辑:张晓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