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三年后量产新车,中规中矩。
文 | 贺乾明
编辑 | 龚方毅
新能源车确实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10 月 19 日的小米投资者日上,雷军宣布小米汽车三年后量产,各项进展超出团队原来的预期。它们首个工厂将设在北京亦庄。研发团队已经有 453 人、环比净增约百人。
小米股价旋即跳涨 5%,市值多出约 200 亿。小米首席财务官(CFO)林世伟称,这是资本市场对小米造车进展的积极反馈。
但横向对比蔚来、理想、小鹏从 0 到 1 的速度(差不多都是三年),再考虑当时尚不成熟的供需两头,小米三年量产的节奏只能说中规中矩。
不管谁造车,都得遵循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根据各项公开资料,小米已在北京、上海两地组建了汽车研发团队,同时招聘电机、电控方面工程师;软件方面则是在北京研发自动驾驶、在上海研发智能座舱系统。
产业链投资同步进行。截至目前已公开的交易有:收购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深动科技,投资了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4D 毫米波激光雷达厂商几何伙伴、自动驾驶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以及珠海冠宇、赣锋锂业、蜂巢能源、中航锂电等动力电池公司。
三年后,中国电动车的市场仍是广阔的。瑞银财富今年 7 月曾预计到 2030 年,中国市场电动汽车销量将从去年的 180 万扩大 10 倍到 1800 万。
但对小米来说,一旦市场对行业形成一致预期,竞争也会变得激烈、甚至惨烈。综合多家媒体报道,单就 “2024 年” 这个节点,就有包括苹果、集度(百度和吉利合资)在内的科技公司计划量产新车。
期间,理想、蔚来、小鹏将按自己的节奏发新车;奥迪、宝马、雪佛兰、本田、雪铁龙等传统车企预计也会发布各自基于全新平台设计的纯电动车。
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总工程师马东辉曾在全国调研后告诉《晚点 LatePost》,“主流车厂已经不再立项新的燃油车项目了”。 
汽车之外,小米高管们今天还谈了手机销量预期、供应链管理等话题。以下是我们的汇总整理。
 “要成为全球第一,
增长空间主要在欧洲、拉美和非洲”
今年 8 月,雷军给小米定了 2024 年手机销量全球第一的目标。今天王翔说最大的机会是欧、非、拉地区的手机换代替换需求。
要成为全球第一,意味着小米要从今年的卖出 2 亿台手机,增长到三年后卖超过 2.6 亿部手机,增长空间主要在欧洲、拉美和非洲,机会是用户从 3G 换到 4G 手机(非洲)、4G 换到 5G 手机。
小米高级副总裁卢伟冰则用二季度的数据告诉投资者们,小米可以各种市场上战胜一些或者全部的对手:比如在美国外的英国、日本等市场,小米已经渡过探索期;在电商不那么成熟的东南亚市场,小米的模式已经探索成功等。

市场一直对小米手机的国际战略有疑问。
一是小米海外手机销售以中低端型号为主,所以国际市场卖更多手机并不一带来更多的利润;二是国内 MIUI 软件变现那套策略在海外行不通,软件变现入口在 Google 手里。
对于前者,卢伟冰称小米在海外也在像国内市场那样努力卖出更多高端手机,“并得到了一些正反馈”。他说售价 599~749 欧元的小米 11T 系列预计能卖 400 万台,明年将挑战售价超 799 欧元的产品。
对于后者,小米互联网业务部总经理马骥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海外互联网业务方面,“小米从 Google 那里获得的分成就已经很大了”,想要进一步提升就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等情况,挨个拓展。
马骥说,小米海外互联网目前重点拓展的国家是印度。据《晚点 LatePost》了解,在印度市场,小米主要依靠应用预装、浏览器信息流广告和放贷赚钱。
明年保证超 2 亿芯片供应
受疫情影响,全球都缺芯片。负责供应链的小米手机部总裁曾学忠说 “小米的每一个产品线都受到了芯片短缺影响”,全年少卖了 3000 万台手机。
他预计芯片短缺的影响要到明年三季度才能缓解,但接下来一段时间,芯片短缺的特点将会发生变化: 
芯片的大面积缺货将会转变为少量芯片种类缺货,手机主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屏幕显示芯片的供应状况将会逐步改善。
作为应对方案之一,小米自称今年学习了苹果管理供应链的模式,基本完成了重要手机物料的备货。
它们不仅直接跟高通、联发科等 SoC 供应商谈供应,还跟更上游的晶圆厂锁定基本产能。同时未来数年相机、显示和指纹芯片的供应,甚至柔性电路板(FPC)等二级物料的供应也已基本得到锁定。
按照曾学忠的说法, 这令小米至少保证了 2 亿部手机芯片的供应。
小米为此支付了多少溢价不得而知。年内多家晶圆代工厂上调报价,高通、联发科等企业亦然。据台湾地区媒体《电子时报》消息,11 月 1 日起,联发科部分芯片将涨价,最高涨幅可达 30%。
- FIN -

晚点团队出品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