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难以置信,却真实发生。
同一时期,上帝把两个完全相反的人生剧本,发给了同一人。
在一处,他生活落魄,郁郁不得志,靠打零工勉强维生;
另一处,他是家喻户晓的大歌星,甚至启蒙了一场革命…
这个人,是西斯托·罗德里格兹
纪录片《寻找小糖人》
豆瓣9.1,曾获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没人爱的稀世天才
“至今为止合作过的艺人里,他是我印象最深的歌手!”史蒂夫说。
史蒂夫,曾为多个知名歌手和乐队制作专辑,是当年罗德里格兹(以下简称罗德)的专辑制作人。
他还记得第一次听罗德唱歌的那天。
嗅觉敏锐的制作人知道,自己遇到宝了!
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创作才华惊人地出众!就是下一个鲍勃·迪伦!
他当即决定和罗格签约,马不停蹄为他做专辑…
他们确信,罗德前途无可限量,光明的未来正向他们招手…
然而现实狠狠地浇了桶冰水。
“我记得唱片《冷事实》(《Cold Fact》)总共才卖出去6张?”
市场口味难以捉摸,也许罗德还需要一些时间。
为了坚持音乐梦想,罗德只能一边做修理屋顶,装修房子的杂活去养活自己,穷困潦倒,像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可惜,世界的容错率很低。
“赚不到钱的才华,有什么用?”
不久后,唱片公司和罗德解约了。
后来,一次演出中,罗德用火点燃了自己,活活烧死在舞台上。
这是他不得志的人生,一段酣畅淋漓的宣言。
与此同时,南非,事情完全处在另一个极端。
罗德红透半边天!
专辑《冷事实》供不应求,畅销无比,短短时间内销量超50万张!
这首专辑传播速度极快,人们疯狂痴迷这些歌曲。
以至于随便去一个派对,保准能听到不止一遍,还有狂热粉丝把专辑图纹在身上…
关于专辑是怎么从美国到南非的,传言五花八门。
其中一个版本是,一个美国女孩去南非看望男友时,随身带了这张专辑,他们的朋友都特别喜欢,就一传十,十传百…
乃至后来的40年里,《冷事实》依旧排在畅销榜前几,总量卖出几百万张!
最初,连本片导演马利克,都不敢相信事情的真实性。
于是他去路上随便找人搭话,小心翼翼问:你知道罗德是谁吗?
结果,人人都毫不犹豫说:哈?你开什么玩笑?我怎么可能不知道!
甚至于这张专辑,启蒙了当时年轻人的一场反叛革命。
那时的南非,社会保守,种族隔离,政党黑暗,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是《冷事实》专辑里一首歌“反体制蓝调”,人们才知道有“反体制”这个词的存在。
原来可以对不公平保持异议,可以拒绝服从强权,可以反对不合理的制度…
年轻人受到鼓舞,为争取自己的合理权利挺身而出…

即便政府一度禁了那首歌,也挡不住它的飞速传播…
罗德的音乐,成为了这个国家,那个时代,那场运动的标志。
可惜,罗德从不知情。
一个人,两种人生。
有点不对劲
斯蒂芬,一个罗德的资深歌迷,他是这样发现事情蹊跷之处的。
海边度假时,一位移居美国南非女人说:好诡异啊!我跑遍美国唱片行,根本买不到罗德的专辑!店员还说没听过这个人…
“啊?罗德是美国歌手,美国人不知道罗德?”斯蒂芬说。
一直以来,人们都理所当然认为,罗德在美国也是个知名歌星。
怎么美国人不认识他?斯蒂芬一头雾水。
的确,这么一细想,他们似乎从未在美国杂志,新闻上,看到过罗德的名字…似乎除了专辑,对罗德似乎一无所知…
虽然,因为政党问题,南非有一段时间被迫和外界传媒断了联系。
但都过去了这么久,即便媒体再怎么不发达,也不该一丁点消息没有吧?
斯蒂芬总感觉哪里不太对。
他决定,开始寻找罗德
不久,一个得力助手找上了斯蒂芬:南非记者,克莱格。
这位记者经验丰富,提了个至关重要的建议——想找人,先追踪钱的去向。
他们拜访了南非三大专辑发行商。
发行商们异口同声说:别误会啊,我们都老老实实买了版权的!喏,你看,就是专辑背面印着的A&M唱片公司。
唱片公司老板,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
刚开始,还笑眯眯称赞罗德如何有才华,努力挤了点鳄鱼的眼泪;
结果一提版权费去向,马上换了副凶面孔,语气蛮横,强词夺理。
“你问这个是什么意思?钱重要吗?”
看着反应,就差把“是我昧了罗德的钱”刻在脑门上了…
这老狐狸,巴不得罗德这辈子都啥也不知道,更别提帮他们找罗德了。
最让记者和斯蒂芬痛心惋惜的是,得知罗德死讯的那刻。
他寻死的那天,肯定绝望认为,此生不会有任何人理解他,欣赏他…
明明那时的大洋彼岸,几千万人如此热烈,如此疯狂地爱着他…
他曾给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巨大的力量,是人们崇拜的精神领袖,也是时代偶像…
但是,被错过的爱意,它的存在,比从未存在还令人遗憾。
关于罗德人生的结局,说法很多。
有人说:他在舞台自燃而死。
有人说:他在监狱服药过量而死。
还有人说:他被观众们喝倒彩后,用枪当场爆头自杀。
这么多传闻,孰真孰假?罗德死因是何?被葬在哪里?
“不管怎样,我们一定要找出真相,为自己,也为罗德!”
当他们快不抱任何希望时,转机竟然出现了!
几经辗转,从某位制作人口中,他们得知一个惊喜的事实:
罗德,还活着!
修理工,大明星
斯蒂芬至今难忘接到罗德电话时的狂喜!
他心跳得像打鼓一样,手抖得握不住电话,努力克制心底的激动兴奋…
内心都是:我的天啊!罗德正在跟我说话!大明星罗德!
说清来龙去脉之后,他们很快约好了见面的日子。
多年来,他们只从专辑封面,那张小小照片里看到罗德的长相。
如今,这个人终于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罗德温和内敛,内向腼腆,在摄像机前手足无措,害羞谈论自己。
熟悉起来后,罗德才缓缓开口,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很认真。
“我从来不知道这些事,我也很惊讶。”
“我在底特律做修理工,有三个女儿。”
“偶尔会弹弹吉他,但不做音乐相关的工作了。”

导演问他:那你知道自己红极一时后,感觉如何呢?
罗德的反应异常平静,他说: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是啊,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迟来多年的“功成名就”,是悲是喜,算好算坏,该哭该笑?
似乎都有,又似乎都没有。
种种复杂的心绪团成团,堵在这喉咙口,想说,却又很难梳理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故事的高潮就要到了。
一切顺理成章,南非歌迷热情邀请罗德来开演唱会。
刚下飞机时,罗德和女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群记者带着大大小小摄影机蜂拥而至,地上铺好了崭新的红毯,几辆加长豪华轿车早已恭候多时…
去高级酒店的VIP套房的途中,路边的柱子上,都贴着罗德的照片和演唱会海报…
他们何曾受到如此的招待?
刚开始还以为挡了别人的路,急匆匆绕到一旁…结果才发现,这些人是来欢迎自己的!
“我们就像是坐上了南瓜马车的灰姑娘…”
1998年,3月6日。
那是一场有趣的演唱会。
一边,罗德始终不敢相信有人愿意来听他唱歌;
另一边,观众们怀疑出场的根本不是罗德本人…
就这样,两方都半信半疑,走进现场。
然后,再相见的瞬间,他们成为了彼此的奇迹。
舞台上的罗德,是那样的尽兴,那样的自由,那样的快乐。
台下座无虚席,观众尖叫声此起彼伏,把气氛推向高潮。
多少年了,他们终于见到了这位素未谋面却影响至深的人,聆听早已听过千百遍的独特音色,重温那时的青春岁月…
这是一次迟到多年的见面。

1970年,《冷事实》专辑诞生。
1998年,举办第一场个人演唱会。
二十八年过去了,上帝终于把迟到的礼物,原原本本的送给了这个音乐才子。
言语不足以阐明他的心路,听闻过故事的人,大多都为他唏嘘不已。
人生啊,起落无常。
这场寻找,终于圆满落幕。
至于罗德本人,自始至终都对一切风轻云淡,宠辱不惊。
他没有因爆红而飘飘然,却常常因招待太过周到,感到不好意思——比如,他不想让清洁工多打扫一张床,宁愿睡在沙发上。
即使他是个普通的修理工,他也没有停止丰富自己:音乐,绘画,书籍…
他也教导女儿们,不要妄自菲薄,不要停下脚步,去厚重自己的生命。
比起物质,要看重精神世界的富饶。
有人评价罗德:
他像诗人和艺术家一样,有一种神奇的特质,能够提升事物的本质,超越世俗和平凡。
他是艺术家,是先锋,是一种永存的音乐精神。
如果你想问,罗德后来的生活有变化吗?
那么很遗憾的告诉你,罗德继续做着修理工。
他赚到的一点钱,一些分给自己的亲人,一些用来贴补家用,生活和原来差不多。
没有富足优渥,没有花天酒地,没有大别墅新跑车,更没有打官司要唱片公司还钱。
忙时,一心一意帮雇主建造房屋,做着活计。
闲时,高兴地抱起吉他弹上一会,哼着小曲。
仅此而已。

也不用替他惋惜什么。
对于不理解,怜悯,遗憾,罗德已经用行动给出回答了:
“就这么过去吧。最珍贵的部分,我已经得到了。”
后台回复 寻找小糖人
即可观看
长按保存今日份推荐
- 每天遇见一部好片 -
传奇小糖人的一生,值得点亮“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