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得到吗?
福建的一个小三线城市,居然做了一件足以影响到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大事。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在这份红头文件中,第一条就赫然写着:
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那么,三明市到底是做了些什么,让三明医改成了一个医疗行业家喻户晓的名词呢?
01
三明医改,谁从中获利?
实际上,三明市是一个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城市,退休人员比重很高,而且未富先老
2010年,三明市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亏损1.4亿元;到了2011年,实际亏损总量达到了2亿元。财政绷不住,2012年三明医改正式启动。
这次改革的目的是省钱,而核心是药品的带量采购,将虚高的药品和耗材价格给降下来。
所谓带量采购,就是政府组织开展药品集中采购,以量换低价搞团购,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让利群众。
我们普通人看病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药贵。其实,药本身成本并不高,最大的成本是市场费用。
什么是市场费用呢?
就是药厂给医生一些激励,让他们多开自己药厂的药,这之间的利益输出就非常大,推广成本就非常高。
三明医改的第一步就是将药品集中采购,这样药品的选择权就不在医生手里,药厂只能通过投标的方式来进行比价。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心脏支架的价格。
去年全国开始集中采购,26个药厂一起竞标,支架价格从以前的13000元直接降到了700元,这价格是过去的零头都不到,但是就这一个零头,全国一年就能省109亿
价格断崖式下降,医生和药厂之间的利益链也自然断了,利润太低,根本给不起回扣,药厂未来只能靠走量去赚市场的钱。
如此一来,三明医改不仅挤出了药品中的水分,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也让医生回归了看病角色,患者、医院、医生均在改革中获得了收益
02
医改会造成哪些影响?
这次改革确实是一项大快人心之举,但是我们更深入想想,带量采购还会造成哪些后果呢?
01
医药代表这个职业即将消失。
进入集中采购之后,连接医生和药厂之间的医药代表这个职业,将再也发挥不了作用。
要知道,全国医药代表在职人数达300万,这么庞大的人群都面临转行或失业的风险。
02
医疗资源分流。
医生少了很多灰色收入后,会有很多高技术水平的医生被私立医院高薪挖走,或者采用多点执业的形式,挂职于一些私立医疗机构来提高自己的收入。
这样会导致两个结果:
  • 一方面,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更加紧张,排队时间更久,潜移默化的将那些追求实现高效的病患转移至私立医疗机构;
  •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患者被私立医院分流,而去这些地方看病,你需要花更多的钱
03
特效药、昂贵药的使用范围受限。
由于带量采购的药物都是医院的常用药,那么一些特效药、昂贵药的使用,在公立医院普通部就很难用的上了。
因为这些特效药、昂贵药的价格相较于带量采购的药品都要高出很多。
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医院是不会舍得将仅剩不多的医保额度用在这些药品上的,那就会导致我们只能去院外购药,或者到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甚至私立医疗机构去治疗。
但是请注意,以上两种可以让你用到特效药和昂贵药的方式都不能用社保进行报销
总的来说,带量采购这件事情,对于治疗一些常规的病症、手术,费用会更便宜,也会减轻医保的压力。
但是,如果你想要
减少排队时间,获得更快的治疗,或是想用到一些更好的药品和医疗耗材
,那以后在医保报销的范畴内就越来越行不通了。

03
如何获得高效、优质的医疗资源?
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推进,以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一份可以报销特需部,国际部和私立医院的高端医疗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拿香港举例。
香港居民到香港公立医院看病几乎是免费的,费用大部分是由政府进行补贴。
但是,免费的代价就是极其漫长的排队。一些不那么紧急的手术,比如白内障手术,甚至要排队一到两年。
而除了排队,香港居民还有其他的选择,就是去昂贵的私立医院进行就诊。
所以在香港,只要是经济条件不太差的家庭,都会将商业医疗保障的购买当作必须的日常支出
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未来我们的就医需求也一定加剧分化。
如果想要追求更快的就医速度、更好的就医环境和治疗手段,你可能会选择到特需部、国际部或者私立医疗机构去就医,这时候,一份能报销这些昂贵医疗费用的高端医疗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市面上的高端医疗产品很多,怎样才能挑选到最适合自己的呢?添加下面微信,1V1免费解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