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Spenser的第1070篇文章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
在北京大面积商业化的住房中,“民宿”逐渐要被下架。
这不,叔的一个哥儿们,国庆前上线的民宿,也被平台下架了,这段时间都在忙着处理亏损。
害,心心念的国庆开门红,结果变成了闭门羹,亏了个清光。
民宿这条路,难走了。
但这件事,在叔看来,一点都不意外。
因为现在的民宿,离十年前那个美好的象征已经越来越远了。
1
利用情怀的民宿,最后糟蹋了情怀
说起民宿,就少不了情怀。
大同小异的酒店,已经满足不了追求个性的年轻人,各种风格的民宿也随之而来。
日常885,偶尔996的辛勤打工人,需要一种生活方式来平衡生活和工作。
民宿的出现,刚好满足了这种需求,无处安放的灵魂有了短暂的栖息地。
住民宿,重点不在住,而是在于感受民族风情,体验地方特色。
越来越多人喜欢民宿,于是,民宿也从商业用地走向了住宅小区。
一套简简单单的自住房,经过经营者的精心布置,摇身一变成了精致温馨的民宿,让身处异乡的旅客,得到了心灵的慰藉。
情怀有了,灵魂得到了安放,价格也过得去,谁能不沦陷呀。
只是,利用情怀吸引消费者的民宿主,也糟蹋了情怀。
为了把民宿价格卖得更高,刷评论也就算了,实物跟网上的图片还严重不符。
可能你在网上订了个可以看日出的海景房,现实中只是阳台角面向大海......
害,这种情况,能不失望吗?期待值简直是从100%暴跌到10%。
期待越大,体验感就越差。
虚假的情怀,还不如没有情怀。
2
小区民宿的短住,影响了业主的长住
违背商业原则的经营,注定走不长远。
这次北京市住建委发布的“六证”要求,主要就是针对不符合经营规范的短租房。
其实,对短租房的规范管理通知,也不是头一次发布了,但总有些投资者想钻空子。
相关部门实在看不下去了,只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不跟政策走,吃亏的终究还是投资方。
经营民宿,本来就是一种商业行为,搞到住宅小区,当然不合理。
从经营的心思来看,民宿主用心把房子布置得温馨万分,消费者满足感爆棚。炸的一看,彷佛你好我好,大家也都乐呵呵。
但,咱换个角度想想~
如果正因为布置得太好了,这个小区从此走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天天车水马龙,文艺型的旅客或许只是慕名而来打个卡,狂野型的旅客干脆来个凌晨荤派~
这时候,民宿主和旅客都嗨翻了,就苦了业主呗~
毕竟,谁会愿意让自家住的小区成了网红打卡点呢?
哎,民宿主的苦心经营,一不小心却成了“不怀好意”。
这还只是一般情况,万一是民宿主的眼里只有钱,那又是另外一场灾难了......
民宿的意义,在于“公有化”;住宅小区的意义,在于“私有化”。
在住宅小区搞民宿,那叫投资错了方向,等着被绿。
3
“互利”原则,是商业的基准
民宿,是一个好产品。多了,叫产能过剩。
酒店、民宿、青旅,还有今年崛起的露营,居住类的产品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对于旅行居住选择,已经不缺好产品了,缺的是好的商业模式。
把一个好产品一直经营下去,显得尤为重要。
商业模式可以有很多种,但好的商业大部分是相互“获利”,而不是只顾自己的收益。
宣传过度,极大降低消费者体验感,欺人利己;
把住宅改造成民宿,扰乱居民生活,损人利己。
想方设法增加营业收益,却不考虑各方用户的感受,也不遵守规则,现在不凉,早晚也会凉。
照顾好用户感受,不给责任部门找事儿,产业才能越做越好。
这次北京住宅民宿大批量被下架,只是一个开始......
那个被遗忘的美好之地,不应该让它变成一个被嫌弃的投诉之地。
获利,从来不能只有一方。
利益守恒,是商业的基准。
内容编辑 · 小妍

说起创业投资,我们不仅要考虑用户的内心需求,还要有极强的执行力。
这两点,“渣男”就掌握得特别好,来视频号,跟叔一起聊聊“渣男”身上那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本事~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叔的视频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