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性生育率不断下降,剑桥大学也急了。


该校全女子学院之一穆雷·爱德华兹学院开设新课,“恐吓式”催女生生娃,主要观点是,女性生育窗口期“很短”,如果不在35岁之前要孩子,就可能膝下无儿女了。


这让人感到惊奇,我们的印象是中国社会更关心女性生育,而西方讲求个人主义,不会干涉隐私。


然而,该学院新院长认为,西方“矫枉过正”,长期认为跟女性谈生育问题是“禁忌”,结果很多女性忙于事业、忘记了要生孩子。
不过,她的“好心”这几天广遭英国社会上下群嘲。
英国女性不生娃,到底怎回事呢?能改变吗?
不早点准备,45岁还能生吗?
剑桥穆雷·爱德华兹学院的这门研讨课将提醒女生:如果她们想生孩子,要早点开始准备,至少在35岁前生一个孩子,否则就可能承担膝下无儿女的风险。
研讨课还会介绍如何育儿。
这门研讨课背后的主导者,是新任院长、英国电视四台前台长、68岁的桃乐西·拜恩女士,妥妥的成功人士。
接受《泰晤士报》采访的时候,她表示自己并不是“危言耸听,制造恐慌”,只是想为女生未来的发展“赋能”或者说“加把劲”。

拜恩表示,生育成了英国社会的“禁忌话题”,很多女性“因此太晚生孩子”。
她说:
年轻女生被教导:你们只需要在学校获得好成绩,拿到学位,事业成功,漂漂亮亮——这个过程中漏了一件事,就是你忘了生孩子,我当时就差点忘了。
她还有“过来人”的切身体会:到了45岁,她才生下唯一的孩子。“我当时总是事业为先,想着有一天孩子的事情会水到渠成,没有太注意这个问题。”
幸运的是,她不需要通过试管受精的方式怀孕。她的女儿现在已经24岁了。
拜恩认为,在如今社会提到生育,“非常非常敏感”,这是一种矫枉过正。“我们的确应该鼓励孩子获得很好的教育、事业有成。但如今长辈问女孩‘你什么时候要孩子呢?’成了老掉牙、负面的事情。”
拜恩相信,女性知道有关生育的知识有百利而无一害。“年轻女性总是告诉我,当她们在GP(全科医生)那里登记的时候,总是被问到‘你在使用什么避孕方式’。父母和老师都只告诉她们如何避孕。”
她强调,这门课不会教女生一定要生育,“那是女性自己的选择权”。
虽然这是女子学院开设、针对女生的课,拜恩认为男生也要学习同样的知识,学会支持自己的伴侣,生育问题是双方的。
伦敦大学学院的生育学教授乔伊斯·哈珀也表示,女生生育的窗口期“很短”。“我们却没有更多地探讨这个问题,这让我发疯。这已经成了禁忌话题。”
英国生育协会(BFS)的前主席亚当·巴伦教授告诉《独立报》,女生总是错误认为她们到45岁的时候还能生育,这是因为她们看到很多名人很晚才生孩子。
他表示,很多名人是通过他人捐卵子的方式生育,却秘而不宣,给了很多女性错误的印象。这或许也是拜恩院长担忧的原因之一。
“提早催生”遭网友群嘲
世界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像老母亲一样忧虑,带头“提早催生”,却收获了几乎一面倒的嘲笑。
英国女演员瑞贝卡·雷德在推特上反讽:“想一下,那些女性真聪明、能上剑桥,却不知道自己的生育能力随着年岁增长而变化。”
《每日邮报》记者伊芙·西蒙斯表示:“要不要开课教教男生不要做渣男,然后让女生可以选择更多成熟、情商高的男子做她们的生育伴侣呢?我就提提哈!”
《泰晤士报》读者BelieableEel认为,拜恩的言论没找到问题的核心。“我同意,很多女性被错误引导了,认为她们可以在45岁的时候很容易、自然地生育。但她们等到这么晚才生孩子的真正原因是生活的成本、不懂变通的雇主、没有足够的育儿假——后者意味着育儿带来的大部分职场伤害都由母亲来承担。”
May表示:“女性都知道这一点,我们不需要当局多次提醒我们,别再给年轻女性压力了,让她们过自己的人生,自己在育儿问题上做出选择。”
Hertslady表示:“如果说大部分女性在28岁左右开始‘定下来’之前,脑子里一点概念都没有,我是不同意的。我们在怀孕前不知道的,是产假期间工资比平时工资少!还是说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匿名读者表示:“(《泰晤士报》)这个报道和剑桥大学的氛围太短视了。受到良好教育的女性当然早就知道不孕和年龄的关系,社会早就反复告诉我们这件事。受到良好教育的女性知道生孩子很难,希望不要一个人面对,她们需要对的伴侣,尤其当她们希望保住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找不到正确的伴侣和正确的职业才是生育率低的原因。”
Mospe表示:“太简单了——降低可怕的生育成本。我们政府的生育支持是欧洲国家中排倒数的!”
Pommard表示:“雇主建立公司内的托儿所能帮很大的忙!他们可能会说这不是他们的问题,但他们有可能因此流失好员工。”
sarahjessicasnarker表示:“我认为更有意义的课程是,为雇主提供建议,让他们为男性和女性提供更好的职业安排,能够跟家庭生活兼容。大部分雇主都没做到,到最后,女性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重任……让我们在这方面努力吧,而不是关注女性的生育选择……”
一开始就把问题搞错了
《伦敦旗帜晚报》指出,去年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曾经有论者预计生育率会上升,因为大家在家里的时间多了,结果,
远程办公和疫情的压力居然成了“有效的避孕手段”

“英伦后浪”梳理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数据发现,去年和今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生育率持续创出历史新低。去年是平均每个女性生1.58个孩子,今年一季度是1.53个孩子,平均初次生育年龄上升到30岁。伦敦的生育率下降得尤其严重,在伦敦的卡姆顿,一个女性只生1.05个孩子。
伦敦的社会市场基金会(SMF)早前的报告指出,生育率会让英国劳动力更少,经济更衰弱,公共财政更加难以维系。
SMF的首席经济学家阿韦克·巴塔查里亚表示,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尝试采取一些手段增加生育率,已经成为英国社会的敏感话题。“我们不应该回避这个讨论。”
所以,拜恩院长担心英国生育率、敢于讨论这个问题,是值得肯定的。但她恐怕一开始就把问题搞错了,认为是女性“忘记”生育或者对于高龄怀孕“过于乐观”。
这让很多女性无法接受。
即便在英国,到了临近30岁的时候,身边人也同样会有一些“关心”,她们肯定早就知道了生育能力会下降的问题。
英国怀孕咨询服务(BPAS)的公关主任凯瑟琳·奥布莱恩向“赫芬顿邮报”表示:“桃乐西·拜恩表示女性总是忘记生育。我认为这是一种盛气凌人的说法,完全没有反映今天女性的现状。我不认为有很多女性‘忘记’生孩子,或者因为知识不足所以不生。”
她认为,问题显然在于生育期间工资太低,这被称为“母职惩罚”;还有就是雇主不愿意创造更弹性的工作环境。
《卫报》专栏作者蕾安农·露西·克斯雷特就表示:“当女性进入30岁的时候,她们会面临来自同龄人的厌女压力——从‘你什么时候要孩子’到‘到40岁生,对孩子来说公平吗?’更不用说对没孩子的人提出的那句经典诘问了,就是‘但你老了谁来照顾你呢?’”
她表示,剑桥这门研讨课忽略了女性不生育的理由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流产、死胎、体外受精、心理健康问题,等等。这样的研讨课对女性来说不友善,更不要说这不关任何人的事。“没有孩子的妇女中,有一大部分人并不是自己选择要这样的。
她还指出,35岁时生育力“陡然下降”是错误的观念。原来,几年前BBC就“打假”发现,这个理论来自18世纪的法国,早就过时了,最新的研究认为37岁才是生育力下降的年龄,而且这种下降是“逐步发生的”。
当然,更大的问题在于年轻人面临高房价、高昂的育儿成本,这些问题都没有被广泛讨论,却强调女性“忘了生孩子”,在她看来是很可笑的。
她更指出,如今对于英国社会生育率低的问题,媒体不讨论结构性改变,而是将压力都施加到女性身上,这是不公平的。
《Grazaia》杂志的奥利维亚·福斯特也批评,这个课程给人的感觉就是,英国生育率低都是女性自己的问题。“人们没有探讨背后的原因……而总是向女性施压要多生孩子。”
丨互动丨
亲爱的浪花,你有没有过被“催生”的烦恼?你如果已在养育孩子,又有怎样的体验?欢迎到留言区分享。
作浪:小逸
参考信源:The Guardian, Grazaia Daily, i, Huffington Post, The Times, BBC, Independent
英 伦 后 浪   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
丨往期精选丨
警惕!海外中餐厅频遭新手法勒索
大熊猫“讲禅”英国爆红,太治愈了
法总统每晚都向夫人汇报,每90分钟必打电话
uYoung群:加微信houlang-uk,备注“进圈”
转载、投稿、商务合作:加微信littlesmart1978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