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小文,一位85后妈妈,家有4岁半女娃,14年通信行业经验,休闲时间爱好研究各类教育理念,典型的成长型家长,信奉的育儿理念是让孩子自然成长
这世界就像一个剧场,
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
后排观众不得不被动地站起来。
所以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
不焦虑的妈妈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源初心。也有人认为是校外培训机构的无序扩张,疯狂的超前学科类培训造成家长们持续焦虑,直接导致了“双减”政策的出台。
焦虑是国内家长的普遍现象,还是海外华裔家长也感到焦虑?
我们的焦虑从何而来?
如何不焦虑,做有主见的父母?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我的个人看法。
有共性的焦虑
不难发现,中国是全世界教育花费相对较多的地区之一,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已经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孩子身上,孩子每天网课时间在2-3小时左右,而周末更多交给了舞蹈,表演,体能,绘画等线下课程。
妈妈们对各个培训机构的思维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都了如指掌,娃学前自己需要先学,知识点做好整理,只为缩短娃面对pad的屏幕时间;
妈妈群讨论最多的是各类分级读物的优缺点,哪怕是极小众的读物也会随时被抛出来大家讨论一番;上百G的中英文原版动画片是
每个妈妈网盘里的标配
。妈妈群里从来不讨论茶余饭后的娱乐八卦,更多的是“谁有**课的资源?”

在海外,即使是在强调教育公平的美国,同一所学校亚裔学生录取分数线也可能高于其他裔学生。以哈佛大学为例,下面这张图是哈佛的录取分数线。
最高那一栏(蓝色)是亚裔,平均分数是770分。而最低那栏是非裔,录取分数才700左右。另外,哈佛等名校除了参考考试成绩,还普遍采用“全面评估”,对申请人的成长经历、背景、个人特质、特殊才能、兴趣爱好、专业选择等进行全面审核。
所以,海外亚裔孩子也几乎一刻没有闲着,每天除了需要完成学校繁重的课业,同时有各种网课和课外活动项目把时间表安排得满满当当。
我们的焦虑从何而来
焦虑来自很多方面,我的理解是,焦虑主要源于我们感知范围内的群体比较。
我们父辈感知范围的群体来自于地理距离,而我们这代的社交网络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被无限扩展。
有大数据显示,微信产生的2011年是中国父母密集式育儿的开端,过去“别人家的孩子”也只是现实世界里街坊邻居家的孩子,而互联网时代可能包括我们在现实世界里根本不认识的优秀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从我们生活的局部区域扩展到一个近乎无限大的范围,使得我们认为本来是极少数的“幸存者偏差”,现在很有可能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同龄人平均值,从而产生深深地焦虑。
如何不焦虑,做一名有主见的妈妈?
我不禁自问,我们的焦虑是否必要?
适度焦虑,对孩子未必是坏事。
负责任的父母,可以为孩子保驾护航。但过度焦虑,会让家庭氛围形成低气压,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拿我个人来说,我的焦虑更多是“跟风式”教育焦虑,别人报了什么班,我也要给孩子报什么班,生怕孩子被落下,群里哪个妈妈问了个读物而我不知道,就质疑自己错过了重要的信息,但其实大部分的信息是无关痛痒的,过度的焦虑影响了我们正常教育孩子的节奏。
那到底我们所焦虑的问题和方向是否是正确的?
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三个让我们焦虑的热门词汇:
  • 超前教育

  • 全能教育
  • 快乐教育
超前教育:警惕其反作用
我想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焦虑来自比较群体超负荷的超前学习,且学得越超前越好。
幼小衔接,小升初无不如此。但这种超前学习的优势真的能持久吗?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已经给出了答案。被试者是同卵双胞胎,参加实验的时候,两个人都是46周。
赛格尔让A每天进行10分钟的爬梯实验,B不进行。当两个人到了52周的时候,A爬楼梯的时间大大短于B爬楼梯的时间,A爬5级梯只需26秒,而B却需45秒。
53周开始,格赛尔对B连续进行两周爬梯训练,结果B反而超过了A,只要10秒就爬上了5级梯,而A用了26秒。
赛格尔对此事进行了分析,出现了这样的结果,是因为46周的孩子训练爬楼梯太早,所以即使是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却是事倍功半。而52周训练孩子爬楼梯正合适,所以才能够反超A。
所以教育要遵循孩子生理的发展规律,当孩子做好准备,他们的训练效果会事半功倍。而一味过早地超前学习,只会破坏孩子的兴趣。
现实中,确实超前学习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我已经会了”的错觉,从而不再仔细听课,但其实孩子会的只是结论,还不明白原理,难以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
相反有一些孩子虽然没有提前学过,但是理解力很好,一旦理解了这个知识点就可以举一反三,这样学习的效果比提前学习要好很多。
所以真正的竞争力不是有没有超前学过,而是在学的时候对知识的理解和研究深度。
全能教育:比较符合未来方向
焦虑的第二个原因在于似乎我们要“鸡“的方面太多了,想把孩子培养成样样精通的选手,这真的可能吗?
艾莉森. 高普尼克在《园丁与木匠》一书中有一段论述:孩子不是一块千篇一律且任人雕琢的木头,而是生下来就既有他独特的特性,又有所有人类都有的共通
求和旺盛活力的小生命。理解什么是独特的,什么是不同的,是孩子的成长以及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等等一切的前提。
人的身心发展有个体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即针对孩子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我们家长认为,从长远来看,一个人能够成功要看他的长板有多长,而不是拼尽全力把自己的短板补齐。
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目前的趋势。过去几年间最受到家长追捧的学科是奥数和语言类,而现在,无论国内外,非学科类的竞赛,尤其是STEM类的竞赛大幅度增多,而且下沉到了小学、初中,甚至学前。
这与社会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一致,包括人工智能、芯片、量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过去侧重于专才,是以学科粒度展开的施教,而目前,为了迎接不断高速变化的未来,某个领域的专才不一定在未来成为顶级人才。
在科技领域,未来20年科技会帮助我们实现很多神奇的社会进步,这是因为过去很多高速发展的技术是独立的,相互割裂发展的,现在越来越多的趋势表明这些技术已经发生了融合,这些技术的融合涌现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比如飞行汽车需要计算机科学,微电子、材料学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才能实现。
以鬼才马斯克为例,他的专业知识覆盖了火箭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人工智能、太阳动力能源等领域,他的成功证明了多学科思维和跨领域学习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带来的信息优势,从而带来巨大的创新优势。即使是在艺术领域,传统观点中顶级艺术家的成功只是源于刻意练习和专业化,但目前更多的则认为最成功的歌剧作曲家的作品往往集百家之长,通过跨界训练,才能够避免过于专业导致的死板
传奇的专家型通才Buckminster Fuller概括了一种思维的转换,放在今天依然有参考意义:“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普遍认为越是狭隘地趋向于更专业,就越有逻辑性、自然性、可取性,同时,人类已经失去了综合理解能力。专业化让个人产生一种孤立、徒劳和困惑的感觉。它同时还导致个体缺乏思考,以及对他人的社会责任感。专业化还造成某些偏见,最终恶性积累,导致国际性的意识形态的不一致,甚至引起战争。
所以如果我们能帮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以通才的教育方式去学习,通过学习不同领域的核心概念,并把这些概念衔接,联系到真实世界中去,那么会大幅度增加取得突破性成功的概率。
快乐教育:什么是快乐的源泉?
既然“超前教育”可能带来反作用,“全能教育”虽然累但是符合未来发展规律,那么部分家长秉持的快乐教育又如何呢,怎样才是真正的“快乐教育”?
我的观点是,成功的教育一定是通过快乐的方式去实现的,但快乐教育绝不是时刻满足孩子的需求,更不是自由和放养。快乐教育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快乐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获得快乐。
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在持续的学习重压下是否快乐。我本科毕业于211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通信大厂,后在985大学完成了硕士学位,但除去工作外伴随我的其实是极强的孤独感,与周围所有人的联系是虚幻的,工作带来的成就和快乐远不如预期的那样强烈,欣喜之后的内心仍是空荡荡的。
近几年的心理学研究使我了解到我自身的感受并不是个体事件,空心病的现象已经普遍存在于年轻人群体中,尤其在最优秀的孩子身上这种问题更加突出。
对北大一年级的新生调研结果显示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
北大副教授徐凯写的文章《你们用焦虑养出来的娃,最后都送到我这里了》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所以如果问此时我对孩子的期待,就是一生具备感知幸福和快乐的能力。 
而如何具备持续获得快乐的能力是复杂的,这里特别提一下儿童与自然的连接,童年是一个人积攒能量最关键的时期,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孩子在和自然互动的时候,会获得来自大自然能量的补充。即使是在成年的我们,脚踏实地感受大地的温暖也能给予我们力量;二来源于家庭,虽然父母所能做的并不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保护圈,而是努力给予孩子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所以教会孩子如何应对挫折,能够自己持续的产生快乐的源泉,才是快乐教育的本质。并不是简单地按照培训班的数量,就可以判定是“高压教育”还是“快乐教育”。
我的思考
无论我们如何焦虑,都无法消除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做的是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看懂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优势和潜力,让不同类型的孩子选择不同的赛道,并具备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的能力,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感谢小文妈妈与我们一起分享她对”教育焦虑“的理解。为人父母,难免有焦虑的时候,如何处理焦虑,才是值得学习的。
欢迎大家留言和我们聊一聊,你教育孩子那么多年,什么时候最焦虑?
也欢迎家长们扫码联系培培班主任有偿投稿,让我们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话题。
↑欢迎和我们一起探讨教育话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