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聊了不少英语启蒙“磨耳朵”(戳链接👇可跳转)
结果炸出了一堆关于“磨耳朵”的疑问:
多大开始听?能不能随时听、天天听?娃会不会听烦?娃到底听没听懂?听不懂还要不要坚持听?娃就是不爱听怎么办?…… 
其实归结下来就两个问题:
第一,“磨耳朵”是不是必须得听的懂;
第二,怎么判断听懂没听懂。
“磨耳朵”是不是必须得听的懂?
原则上说,是,“磨耳朵”要在听懂的基础上去“磨”

这很好理解,“磨耳朵”的目的就是为了加深记忆,比如英语多听就是为了通过增加输入帮助记忆,然后促使输出,当然你得知道你听的是什么。
压根听不懂就一通“磨”,除了耳朵可能磨出茧子没啥别的效果。
但在听懂的基础上去“磨耳朵”有个例外。
第一,孩子特别小的时候。

比如一岁以前。这个时候的小孩严格来说还叫“婴儿”,不出意外都处于“无意注意”阶段,也都还不会说话
这个时候你给Ta听什么都差不多,一来没法专注地听,二来听也是听个热闹。
所以这个时候完全不用纠结听得懂听不懂,挑音乐、儿歌、韵律感强的听,就当音乐启蒙或是早教了。
慢慢小时候就一个火火兔天天听。
第二,听中文音频时,尤其是带音乐、有韵律的,比如声律启蒙、唱古诗。
这一类内容为什么不要求必须能听懂?因为它是中文的,是小孩的母语,小孩很快就会很自然地习得,而且无痛。
这个时候你给Ta听的越多,将来Ta给你的正向反馈就越多。
这么说有点抽象,举个慢慢的例子。她不到一岁的时候我开始完整给她听声律启蒙和宝宝巴士的唐诗三百首,那时她既听不懂也不会说话。
听了几个月,等她会说话了以后,她开始一句一句的往外冒古诗。这个时候她其实还是听不懂的,自己背出来的诗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但等到又过了几个月我正式开始教她古诗,之前“磨耳朵”的功效就显现出来了:学古诗变成由她主导的过程,她会把不懂的诗句或词拿出来问我是什么意思。
我讲完她自己再嘀咕几遍,一首诗基本就能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出来。这个时候再听,就是理解基础上不断加深记忆了。
所以在孩子特别小的时候,我建议可以给Ta用音乐、或是配有音乐的韵律感强的中文音频来“磨耳朵”,像古诗、国学,都很不错。
那么怎么判断孩子到底听懂没听懂?问。
这里的问不是让你直接问小孩听懂了没,那基本上和没问一样,而是说用互动的形式,就听的内容向孩子提问,能回答出来肯定是听懂了,反之就是没听懂。
这里的回答出来,在英语启蒙初期的时候,小孩还不具备输出能力,用中文回答出来也可以。
这一点牛津树做的特别好,每一本结束都会列出几个问题,没几个字的初阶读本也不例外。
除了增加互动、让孩子思考、组织语言,更直接的效果就是你能马上知道孩子听懂没听懂。
你可能问得不如上面的问题巧妙或者有难度,没关系简单一点也可以。比如这一页很简单的内容👇
可以很简单地提问:What does Kipper want ? 这时小孩能简单答出“ice cream”,甚至答出“冰淇淋”都算听懂。

这个例子非常简单,但提问的思路是一样的。遇到篇幅更长更有难度的,问题也相应设置的多一些就可以了。我和慢慢读到牛津树高阶,往往一本书没半小时读不下来。
当确保这本书慢慢基本能听懂以后,我才会把这本书的音频加入“听单”,进入“磨耳朵”模式。
读书是这样,听儿歌、看动画也是一样。必须看过了、听懂了、非常熟悉了,甚至有些台词已经能自发在生活里应用了,再关掉视频上音频,这时孩子才能听得进去,“磨耳朵”才能效果最大化。
所以说到这,到底怎样有效“磨耳朵”?
答案就是要给孩子听已经读过、读懂的绘本、或是已经完全理解含义的儿歌或动画的音频,至少在学龄前英语启蒙阶段尽量这样做。
但是,这还不够
孩子不可能讲解一遍就能听懂所有内容,当时懂了过后再听还会忘很多。所以听完还要再读再讲,再读再讲的作用就是把还没听懂的地方解决掉,然后再听。
这个的循环过程,就是小孩的语言水平不断精进的过程。
所以只要会“听”就能轻松躺赢是真的,但这个“听”的过程着实不容易、花时间也是真的,要用心哦!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能不能一直听、一听听一天。
我特理解提这个问题的爸爸妈妈们,这届家长特别不容易,压力大都很容易焦虑。但这其实不是个问题,属于孩子自由意志的范畴
想听多久就听多久,只要不是大喇叭对着耳朵听成强噪音损伤听力,随便听。我知道有的孩子特别喜欢三国或西游记,一听连听好几个小时,那就听,完全没问题。
慢慢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拿点读笔听鹅妈妈童谣里的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一听能听不下20遍。没问题,由着她。
又比如听久了孩子会不会厌倦。如果孩子明确表示我不听了,或是虽然没说但早就远离声源跑一边玩去了,再或是你关了Ta压根没反应,那就是听烦了,关了就完了~
慢慢前一段时间就特别“烦”宝宝巴士古诗里最前面的十来首诗经作品,因为她已经背熟了理解了,还能跟着唱下来,所以兴趣也没了。

每次我放这个专辑,她都马上表示:别放前面那几个。
再比如孩子就是不喜欢听某些内容,那就不听,多换一换,正好是个发现孩子兴趣的机会。
总之就是心态放轻松,顺势而为
关于听什么,我之前在娃突然放假,我连夜赶制了一份“免费英语听单”,省眼又省妈!里给大家列出过一份免费英语启蒙“听单”,包含儿歌、动画、绘本、分级等各类音频,后台回复关键字“喜马拉雅”,可以获取这份听单。
关于“磨耳朵”如果还有其它疑问,别犹豫,留言区来聊
你发现没,我改名了,以后正式改叫“快妈”。
本来“快妈慢娃”这个说法,纯粹是因为慢慢人如其名,干什么都慢,而我这个当妈的干什么都快
所以严格来说应该是“干什么都快的慢慢妈”,简称快妈!以后就不用困惑怎么称呼了。
加星标,不走散👇 See you !
- End -
作为一个宝藏英语启蒙号主,我分享过的资源都在这了👇
👇阅读原文,读往期好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