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伍囯,美国阿勒格尼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在中国国内和一些海外华人的印象中,美国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education)要么是一种宽然而必需的精英通识教育,要么是似乎“无用”的人文历史艺术熏陶。前者认为这种教育是必要的,后者往往对博雅教育持一种贬斥的心理。
事实上,在今天的美国高等教育危机之下,很多传统的博雅教育学院,开始开办一些实用的课程和项目,例如商科、计算机科学,甚至游戏制作等,或者协助学生进入心理咨询等社会需求较大的领域,以满足学生的现实就业需要。毕竟,和100多年前不同,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个高度技术化和商业化,充满市场竞争的环境,完全脱离世俗的人文熏陶确实面临挑战。
然而,博雅教育仍有一个核心面向值得肯定,这也是中国教育中有所欠缺的部分,就是对理性思考、分析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笔者在过去十几年内,一直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本土学生进行英文学术写作训练,也在这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确实感到中美之间在写作教育的理念上存在差异。这种带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思维分途,常常导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文科课堂上表现不如人意。
简单地说,由于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拥有悠久的抒情传统,在中国国内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偏向注重写景、状物、抒情。笔者从小也接受这一传统的熏陶。这种训练下意识地把“写作”的本质看成“文学写作”,而且特别注重学生对情感的抒发和漂亮词汇的使用,忽略了理性的分析能力。在“议论文”板块,往往重观点、轻证据,重修辞、轻逻辑。因此,当中国留学生和美国学生一起写论文时,中国学生往往呈现语言空洞,逻辑不严密的缺陷。
笔者对美国大学生进行的主要是历史学论文的写作,通常会引导学生从“印象式”的评论,转向注重多重证据的实证性写作,以体验两者的区别。在辅导自己读中学的孩子的过程中发现,美国人的写作理念至少早在八年级,即14岁至15岁的中学生阶段,就已经进行普及和训练,到大学阶段只是进一步巩固,并加上符合学科特点的反复训练和矫正,例如历史学中对原始资料的解读和引用,经济学中的定量方法,但核心观念自始至终是连贯的。
以笔者手边一本美国八年级的课外写作辅导书为例。
这本书首先讲述写作过程,然后强调要研究读者对象。事实上,美国所有学者和写作者都有明确的受众意识,在写作之前,都会提前考虑自己的特定作品计划针对什么人,读者会对什么感兴趣,什么能让读者保持阅读兴趣,怎么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笔者从这本写作辅导书中发现,美国的中学生已经开始接受这种关于“写给谁看”和“如何写更有效”的思维训练。这种训练显然比中国语文教育中默认的,不论抒情还是议论,都是交给教师打分的作业要高一个层次。
这本辅导书的第一章,有带有文学性的一篇,即要求学生描写物体,写个人叙事,使用形象化语言,但是在处理虚构文字的时候,仍然理性地把虚构写作分为讲述、场景、情节、角色、对话、感官细节几个部分,并指出有趣的开头、发展和结尾会使一个故事有趣和可读。这种训练一方面使中学生可以尝试小说写作,另一方面或者也更重要的是,能理性地认识小说的一般结构和优秀小说优秀在何处。
第二章讲授并训练学生写报道性文字。在这里,编者对“原因”和“结果”进行定义,并要求学生通过做习题掌握因果逻辑关系,以及练习围绕因果关系进行语言组织。
同样在这一章中,编者讲授了可靠的资料来源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学生比较不同信息载体,如网络百科全书、音程书籍的百科全书、词典、报纸等各自的可靠程度,并指出对可靠性的判断,取决于资料发表时间、作者、网站维护者及目的。
在应用资料的过程中,这本书指示学生区分直接引用和转述,并讲授引号的用法。在笔者看来,尽管读者对象是少年儿童,但这一章已经在引导他们初步进入理性和规范的学术思维的层面。
第三章的主题是写出论点,但这里的训练和中国国内常见的议论文仍然不同。这里的议论强调的不是自己发议论,而是考虑如何“说服”读者,并且必须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了解并学会在需要的时候诉诸情感以打动读者。更重要的是,这一部分讲述什么是不公正的“偏见”,以及如何在一段文本中辨识出偏见。在讲述如何提出一个中心论点时,编者再次强调,论点本身是“观点”,并不是“事实”,但如果想让自己的观点说服人,则需要综合提供推理、事实以及足夠的例证来支持。
笔者认为,此书的三章中,除了第一章接近一般的叙事和文学表述以外,另外两章都在普及理性的学术思维。其对论点的定义,对适当诉诸情感,使用可靠证据加强说服力,观点和事实分离,因果关系等的讨论,都符合笔者读过的、美国通行的逻辑学基本教材的讨论范畴。
但是,在中学阶段即把这些内容引入写作教学的优越性,在于使中学生冷静地意识到,写作除了描述和记叙外,更须要注重对象、证据、逻辑和说服力。
对美国大学生来说,这些中学时就已经培养起来的观念,在大学里只须要进一步深化和实践,而不必从头开始训练。对没有进入大学的其他人来说,什么是偏见,什么是刻意诉诸情感的言说方式,观点和事实的区别,也已经通过中学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笔者接触的一些中国留学生,似乎恰恰缺少这一认知基础,甚至对这一切感到陌生。
 往期推荐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