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探索到创新:青少年家庭研究学者

孙潇然博士访谈录(上)
策划/采访:陈杉婷,张菁宸     文字整理:张菁宸,陈杉婷,邢晨牧 美工:陈杉婷 10月执行主编:陈杉婷,张菁宸
受访者简介
孙潇然博士即将成为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家庭社会科学系的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2021年12月入职),现为斯坦福大学儿科学系、传播学系博士后、斯坦福数据科学学者。她的研究兴趣包括家庭系统过程、青少年成就发展、科技与文化环境、数据科学在家庭和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她博士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系,辅修社会数据研究方法。欢迎访问Dr. Sun的个人主页获取更多信息:https://xiaoransun.github.io/
发展童学会:
能不能分享一下你过往的经历,是怎样从本科走到博士,直到今天成为一名发展心理与家庭科学学者的?
孙博士:
我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最初以理科试验班开始我的大学之旅。在大一的时候我们并不细分专业,而是以大类培养为主。我一开始想修的专业是数学、物理、生物之类的传统理科。而在浙大,由于心理学也属于理科,因此《心理学导论》也是我们的必修课。上这门课的时候,我就完全被心理学迷住了,觉得这个学科不仅能帮助我了解自己,还可以帮助我了解他人,了解意识、大脑、动机、情绪、学习、心理健康等等一系列十分有趣的人类现象。由此开始, 我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师长们的深入沟通后,我在选专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门学科。
在确定专业之后我很想探索一下科研这条路。当时我参加了浙大发展心理学教授徐琴美老师的Baby Lab(婴幼儿实验室)。实验室设在浙大玉泉幼儿园里面,于是就有许多接触小朋友的机会。在实验室里,我主要帮助徐老师的研究生们做婴幼儿语言和社会认知发展方面的实验。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原来比起实验本身,我对父母(有时候是爷爷奶奶)带宝宝进到实验室时的互动方式更感兴趣,由此激发了我对研究家庭教养方式的兴趣
后来,我大三全年在香港大学做交换生。在港大时, 我也加入了一个发展心理学的实验室,研究与幼儿、学龄儿童以及青少年相关的课题。其中一项关于青少年与父母沟通的研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负责的是对青少年和父母之间矛盾对话进行语言和行为方面的编码。这个经历让我觉得研究青少年群体太有意思了,尤其是通过他们自我表达的想法来研究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接下来在大三暑假,我很幸运地加入到了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Anna Lau教授的实验室中,做了一整个暑期的科研助理,研究家长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之间的互动和亲子关系,加深了我对研究青少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兴趣。
而真正让我决定继续探索关于青少年和家庭关系研究的契机点发生在大四。当时我们在杭州第七人民医院做临床实习,接触到了很多重度精神病患者。让我印象非常深的是,数名患者都提起了他们青春期和父母的一些让人心碎的创伤性经历,有些经历甚至可能是触发或加重他们病症的关键。他们的经历让我坚定了研究青少年群体以及其家庭关系的决心,并申请了针对此方向的北美博士项目。我幸运地获得了宾州州立大学人类发展和家庭研究系(本专业北美排名第一)的录取,并且成为了此领域杰出学者Susan McHale教授的学生。在人类发展和家庭研究这个项目里接受到的培训,让我思维上有了一个比较大的转变。我以前只想研究父母与青少年的关系;但当我在这个领域中深入接触了生态系统观、家庭系统理论等一些列理论框架后,我开始理解整个家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父母—青少年的关系只是其中的局部要了解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我们也要学会把握这个系统性的整体。比如,除了父母与青少年间的直接互动之外,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父母的工作经历、青少年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家庭的运转和个体的成就和健康。并且,这些不同的关系和经历在家庭内部都是盘根错节、互相影响的。因此我的兴趣慢慢从仅关注父母教养方式上转变到了对整个家庭系统的研究上去。具体来说,我当时的研究包括了父母间关系、工作与家庭之间的交互、以及兄弟姐妹关系等因素对青少年发展(尤其是教育成就)的影响
博士期间我修了很多心理统计课程, 也由此逐渐发现了自己对数据(包括数据处理和分析)有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可能也跟我的理科背景有关系。当时宾州州立大学有一个 在NSF(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下设立的 “Big Data in Social Science(大数据社会科学)”项目。我申请并有幸入选了这个项目,从此得以接触大量的数据科学研究方法,以及现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一个新兴方向——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计算社会科学)。在这个项目中,我学习了如何处理分析一些非传统型的大体量数据(比如社交媒体数据、文本数据等),以及不少前沿的数据分析方法,比如机器学习等。我认为将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将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向,但是目前很少有人把这个方法运用在家庭研究领域。我认为这或许是我的研究和训练背景对该领域可以做出的一些贡献。
因此,博士毕业后,我加入了斯坦福的Human Screenome Project (人类屏幕计划)实验室做博士后。我们是一个高度交叉学科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三位PI (Principle Investigator) 分别来自传播学,心理学和医学方向,而且还有很多合作学者来自计算机科学、生物统计、生物工程等不同领域。我们实验室主要通过收集被试者手机上的数据来研究各种社会科学问题。数据的主要收集方法是依靠实验室研发的一款可以安装在手机上的软件,在被试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每5秒钟截一次屏,持续追踪1-6个月。通过这个方法,每个被试者能提供的数据都是极大体量的。我们目前的数据库里应该约有3000万张截屏图像及其元数据,并且还有源源不断的新数据正在上传。
发展童学会:
你觉得大数据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是什么?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
孙博士:
说到计算社会科学,可能很多人以为它注重的是“计算”,却往往忽视了“社会科学”这一重要部分至于为什么将这两者结合,是因为我们既需要比较先进的数据科学方法来研究信息时代的海量数据,同时作为社会科学家,也需要在对有意义的社会课题中做出突破和贡献。而这第二点,仅靠理工科的学者,可能是很难实现的。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件趣事是,当时我们实验室的几个人跟斯坦福计算机科学系的两位教授在传播学系的会议室里聊天。这两位教授都曾荣获被誉为“Genius Grant(天才基金)”的MacArthur(麦克阿瑟)奖。他们十分坦诚地告诉我们:“我们有你们能想到的所有(研究)技术与方法,但是我们真的需要你们(社科学者)来告诉我们(研究)什么问题是有意义的。”所以我认为在计算机社会科学领域,尽管很多时候大家在追逐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新的数据和方法,但我们仍然需时刻要求自己将研究立足于对现实社会和理论有意义的实质性问题上——这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贡献。
在斯坦福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一直在跨学科的环境下学习工作。这样的经历让我对媒体和数字科技是如何影响个人发展等问题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了解和兴趣,尤其是科技对青少年和家庭系统的影响。虽然现在这个方向上已经有了不少研究,但是目前大家仍用传统数据形式为主流,尤其是问卷数据(例如问被试者“过去一个月,你平均每天使用多久手机”)。想象一下,你要怎么回答这种问题?我觉得我自己都回答不出来。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会去记录我们的手机使用时间,而且可能每天之间的变化都很大。因此我们需要打破这种依赖主观回忆数据的研究模式,而是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去收集、存储和分析客观行为数据。比如,现在我在做的研究,就是通过手机屏幕组范式收集的高频截屏数据去更客观、精确地研究青少年和家长的科技使用情况,以及通过手机可以反映出来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了他们的家庭关系。这是我现阶段及未来的第一个重点方向,即使用创新型数据(尤其是手机高频数据)研究青少年与家庭系统过程
我的第二个重点方向关注于使用创新型方法研究家庭和青少年发。这是博士论文研究的延续和拓展,尤其是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与国家级大型数据库来探究关于早期家庭经历和青少年教育和职业成就的相关问题。例如,我用Add Health(从青少年到成年的健康:全国性的纵向研究)的追踪数据库,并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针对青少年未来教育成就的高维预测模型。以前用传统性的统计模型,一篇文章中往往只能研究非常有限数量的变量。但是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我们可以综合探索许多相关变量,可以将各类家庭、学校、同伴等环境因素综合起来一起探究,探究它们总体上对未来教育成就有多大的影响以及哪些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发展童学会:
恭喜你拿到明尼苏达大学的教职! 我们也了解到你现在正在招收全奖博士生。你愿意在我们这个平台上谈谈你近期的研究计划,对准博士生的期待,以及指导学生的方式吗?
孙博士:
我的研究计划正如我之前所说:接下来我会聚焦在两条科研条线上。第一条线是用基于手机屏幕组的创新型数据,研究科技因素和家庭与青少年的发展与健康的关系。我有大体量的数据做这类研究,因此我希望招收的博士生是对科技、青少年、家庭关系等方面感兴趣的。第二条线就是创新方法:用国家级数据库和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开展青少年教育与职业成就的预测性研究。关于对准博士生的期待,我希望招收能于2022年秋季入学的博士生。现在已经是申请季了,明大的博士生申请平台也已经开放,截止日期是12月1号。同时,我也想先承认,我确实还是一个事业阶段比较初期的学者;但我可以向我的学生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他们互动与合作。我也会保证跟学生之间有平等的话语权,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帮助。另外,虽然我自己是初期阶段的教授,但也已经积累了与一些重量级学者的密切合作关系,我也乐意为我的学生牵线搭桥。最后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我非常注重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所以我希望学生在做学术的同时,也能够注重个人的发展;希望他们成长为优秀学者的同时,也不忽视个人的成长
END
在下期的精彩内容中,孙教授还将与我们共同分享基金申请、教职申请、以及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的经验和建议。敬请期待!
编辑部成员
陈杉婷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人类发展与家庭科学系 博士生
张菁宸 美国特拉华大学心理和脑科学系博士后
邢晨牧
美国迈诺特州立大学教育与卫生科学学院心理学 助理教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