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及视频将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1、新的一轮教育改革都有哪些变化?
2、谁影响了教育公平和教育成本?
3、解决了校外培训和学区房就能完全实现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吗?
关注「邹大瑞的冷水财经」视频
用一盆冷水带你看清真相
中国应试教育体制正在转向,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快通道,普通人会因此受益吗?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应试教育体系为我们筛选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但是在制造业升级和科技产业扩张的大趋势下,一考定终身选拔出来的复制型人才明显跟不上了,人才升级已经是迫在眉睫
所以早在201710月的十九大会议上,相关部门就已经明确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目标:素质教育
十九大之前,我们义务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有学上”。2019年,我国小学的净入学率达到9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了102.6%
换句话说,改革开放40年,让孩子们有学上的目标我们已经基本完成,所有的孩子都能无门槛入学。
十九大之后,我们义务教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变成上好学也就是让孩子们都能拥有好的教育资源。换一种表达方式,就是要尽快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和降低教育成本
那现在,谁又影响了教育公平和教育成本呢?
可以说非常多。

这么多年以来,应试教育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共同体。要解决掉它们,得一个一个来。
首先,就是钱
最近的这十几年里,有钱的家长和资本共谋了一个k12教育的大市场,典型的就是新东方、好未来和高途的繁盛。
他们用钱从学校挖走了一大批优秀的老师,教授一些超纲超难的知识。一方面,这直接导致了公立学校优秀师资的流失;另一方面,奇、难、偏、怪的掐尖式选拔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如果这套系统不调整,那就意味着公立学校的教育水平会越来越低,而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水平会越来越高,富人的孩子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但穷人的孩子却不能。
长此以往,读书改变命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更严重的是,这套体系筛选出来的人才,不具备优秀的创新能力。因为他们之所以胜出,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天赋和创造力,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学习的时间更长,购买了更优秀的师资。
这不是社会想看到的,更不是国家想看到的。所以国家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减少钱在这条路上发挥的副作用,甚至以后不再谈钱。
校外培训机构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双减政策”。
这个政策的核心,就是在增加学校教育时长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同时,减少学生在校外的培训时间。

所以你看,这次双减政策的每一条都打在了校外培训机构的七寸上。尤其是这一条: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这几乎就宣告了k12教育时代的结束。
但是,仅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就能消除钱在教育公平上发挥的副作用吗?
当然不能。这才刚刚开始。
学区房
过去,由于全国统一的政策都是就近上学。所以为了争夺教育资源,家长可以砸锅卖铁购买好学校的周边小区。

同一个区域里,好学校就那么几个。一群家长去抢,房价自然被炒成了天价。
还有另一种情况,一个高档小区附近的学校也会变的越来越好。
逻辑很简单,能买得起高档小区的,非富即贵。那这里的家长完全有能力负担高昂的培训费用。
从概率上讲,这群孩子的成绩相对就会更好。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有钱人买学区房,进名校,成绩越来越好;或者有钱人不买学区房,但是能给孩子报培训班,成绩也能越来越好,跟着学校也就水涨船高。
无论是哪种情况,这都意味着,优秀的教育资源变相成了有钱人的专属。这明显和教育的公平性背道而驰。
关于学区房,国家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并且进行了试点。多校划片、名额分配、公民同招、六年一学位,解决的是学校招生区域限制问题;教师轮岗制,解决的是好学校垄断好师资的问题。
也就是说,以后你买了学区房不一定能上“牛小”。没有学区房或许也能上名校,如果你上了一个不好的学校,这里也会有好老师。不要怀疑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决心,因为政策的枪口已经抵在了学区房的脑门上。
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从去年就已经开始试点,全国推广也只是时间问题。解决了校外培训和学区房,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钱在教育公平上的副作用。
但这样就能完全实现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吗?
显然还不够。因为不能上培训班,有钱人还可以请家教一对一;公立学校老师强制转岗,有钱人还可以进私立学校。
如果这样,优质教育资源是不是会以另一种形式,再一次被有钱人垄断了?
考试制度
和“双减”同时进行的,还有小升初、中考、高考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教改。
小升初阶段,降低考试难度,免试就近入学,建立直升优质中学和优质高中机制。
这就意味着,普通家庭的普通学生也有机会上好的学校。
中考阶段,主要学科的考试不再设考试大纲,学生的知识越宽、体系越健全越好。
高考阶段,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考试招生分开进行。
这就意味着,未来可以有两个赛道:一个“白领”,一个“蓝领”。无论是什么领,都可以获得高收入并且过上体面的生活。
以上的每一条都在释放同一个信号:过去40年建立起来的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体制正在转向。而将来,是素质教育的时代。
美术、音乐、体育、人文、科学、技术,都将成为学校教育和人才选拔的重点。市场上数以万计的教培机构,也将以供应商的身份,进入学校补充相应的教学内容
为了表示国家的决心,2021年9月新学年开学,全国上下,中小学学校教材,就将全部采用重新制定的新版本。
但是,应试教育几十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共同体,几代人强烈而顽固的应试教育情节,挥之不去。全社会推崇应试教育的观念、力量、手段依然固若金汤。
更让人担心的是,素质教育时代,没有了分数作为严格的量化标准,是不是更容易出现钱权交易和权力寻租呢?
-END-
【往期推荐】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