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大势大国”,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

作者:金融老枪
来源:投研双杰(ID:tysj18)
文章已获授权
温顺,体贴,恭敬,惹人怜爱。
从小就知道怎么成为一个好妻子,把家庭主妇当做人生目标。
作为人妻贤内助,对于丈夫出轨也会选择原谅,甚至还能“体贴”地在出差的丈夫公文包里放避孕套。
既可以当卡哇伊的萌妹,也可以是善解人意的解语花。
这就是外界眼中的日本女性、理想伴侣!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被公认贤良隐忍的日本女性,也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
巅峰时期,甚至一度出现过一个离谱的社会现象,即日本社会存在大批复数女,就是一个女性同时交往多个男性。
那么问题来了,日本女权运动为何兴起?
而女权运动过后,日本女性为何又成为今天这般模样?
1

悲惨血泪史

女权运动发生前,日本女性一直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明治年间(1868-1912年)的日本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物。
当时《民法》规定,女性不能集会游行,更不能参加家庭财政。
随着维新改革不断推进,女性却变得更加物化。
当时,为了发展经济,日本政府竟脑路清奇地想到了性产业,发动日本女性到海外卖淫,将女性从附属物直接变成性资源,赚取的外汇成了日本购买武器弹药的准备金,果然路子够野!
而到了昭和时代(1926-1945年),法西斯当政下,日本女性更是遭受了身体和精神的双层剥削。
当时军国化的日本政府为了给女性洗脑,故意给她们带上“军国之妻”“军国之母”的高帽,结果表明,这招很管用!
有日本女学者直接提出:“我国四面环海,将来要立威德于宇内。所以未来海国之儿、军国之童的母亲要适应这种思想。如果能培育出适应国家需要的良妻贤母,那么就能培育出为国家而死的男子。”
用人话说,就是女性要当好贤妻良母,培育为国作战的儿子,国家能不能称霸就看你们的了。
可以说这套说辞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日本女性,为了让丈夫在作战时能毫无顾忌,日本女性甚至还曾掀起过一阵自杀狂潮。而井上千代子便是其中的代表。
井上千代子
当时,井上千代子的丈夫接到了出征中国的任务,不能和妻子安心度蜜月的他,对战争产生了厌恶。而听到丈夫抱怨的千代子,在军国主义的洗脑下做出了所谓的“壮举”。
在丈夫出征的前一天,21岁的井上千代子躺在丈夫的身边,悄悄用小刀割开了自己的喉管,还留下了一封遗书,大概内容就是:为了日本帝国的胜利,为了激励丈夫英勇征战,为了不拖累丈夫,她只能以死尽责。
可怕的从来不是压迫本身,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可怕的是在别人画的圈里自我感动与牺牲,失去自我意识的人又怎么会起身反抗?
即便在战败后,日本也没有停止对女性的剥削。
法西斯投降后,美国派兵进驻日本。而为了满足美国大兵的需求,日本政府竟主动成立了特殊慰安施设协会(RAA)。
慰安这个词,是不是听着耳熟?
二战时,日本对侵略地区女性的通常做法就是奸杀抢掠,超过70万女性被迫充当随军性奴隶,他们试图用慰安妇这种被弱化的字眼来掩盖自己的暴行,但真相不会被掩埋,历史也不会忘记。
说回日本,为了满足驻扎的美国军队,公开招募本国女性,鼓励18岁到25岁的女性参与性服务。
而当初那些为了军国日本服务的“日本女子青年团”,更是有上万人被迫参加慰安活动。
到最后还是因为性病蔓延,导致美军战力受损,RAA才被美国解散。
2

女权崛起

反抗总与压迫相伴相生。
早在明治时期,日本女性解放的呼声就已出现,当时还成立过专门的文学组织和工会组织。
比如,文学作品《女性原本是太阳》就强调,女性是太阳不是月亮,不依靠他人的能量也能发光。
只是,这些思想一直遭到无情镇压。二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一直被压迫的日本女性,终于等到了曙光。
1950年,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经济开始腾飞,而女性逐渐进入劳动市场,从家庭走向工厂、办公室等工作岗位。
到了70年代,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饱受压迫与剥削的女性终于爆发,日本女权运动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一开始,女权运动只是反对所谓的“贤妻良母”,反对为生子牺牲工作,反对战争,支持性自助。当时有个代表人物——松井耶依,直接把日本女权运动推向国际,掀起高潮。
松井耶依
她精心筹建资料馆,搜集保留了日本政府性剥削的罪证,要求其向各国慰安妇道歉赎罪。
这时日本的女权运动还相当积极,是女性解放的漫漫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物极必反,月满则亏。
到了8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巅峰,消费主义盛行,奢侈之风弥漫。
同时,对女性施加的种种政治限制也逐渐被解除。
在家庭中,女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当时甚至还出现了“恐妻族”。这时,女性不再被物化了,而是开始物质化了。
比如,当时低于5万日元,是请不来女孩吃饭的,而且和女孩约会要准备随手礼。
一周一场电影,一月三场演唱会,吃饭20万日元属于正常消费,找女朋友的恋爱成本高达50——100万日元。而当时普通男子的月薪只有30万日元。
女性地位达到巅峰,而与此同时,同时交往多个男性的复数女也开始变得常见。有报道显示,每30名女大学生中就会有28位跑腿君。
她们身边会围绕不同男性,比如随叫随到的车夫君,吃饭买单的饭票君,还有购物付账的ATM君,但她们最终还是会找年收入1000万日元的人类高质量男性结婚,破防了家人们。
此外,不得不提一下当时女性“膨胀”的择偶观,著名的三高标准,第一要高学历,日本一流大学毕业,最差也得是研究生或海龟;第二要高收入,年收入1000万日元以上(人民币60万);第三要高身材,1米8以上的 。
U1S1,先不提学历和收入,单就身高这一条,对基因不占优势的日本男性来说,多多少少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其实,这时的日本“女权”已经出现问题。
3

偃旗息鼓

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一片萧条下失业率陡然上升。
工作不稳,房价又高,很多年轻人直接远离时尚,远离名牌,远离社交,甚至远离恋爱。
结婚成本居高不下,大量日本男性选择放弃婚姻,利己主义与单身主义开始盛行。
面对生活压力,他们更愿意沉迷二次元中的虚拟女性。
在日本男性眼里,这些妹子不仅好看,还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她们不会要求买房买包,这种低成本就能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不比结婚香?
所以,日本宅男文化开始盛行,低欲望社会随即而来。
而经济不景气背景下,随时可能失业的日本女性反而更倾向于结婚来找个长期饭票。
男女需求不对等的情况下,女性的择偶标准从三高变为了三平——平均收入,平均外表,平稳性格。
年收入要求也从1000万日元变为了500万日元,工作稳定就行。
但即便降低标准,情况也没有改善,没办法,标准只能一降再降。
到了现在,这个标准已经低到不忍直视了,似乎只要你是个男的就…
而在日本女性的不断妥协下,曾经轰轰烈烈的日本女权运动也偃旗息鼓、走向消亡。
4

何为女权?

回顾整个过程,日本女权运动的失败其实是必然的,而日本经济萧条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日本女权运动最开始的理念是人人自由平等,这有问题吗,这没问题。
女权反抗性别压迫,反对男性特权,这有问题吗,这也没问题。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
性别压迫机制下,女性成为生孩子的工具,男性也成为战争的工具。
在日本这个等级森严、思想呆板的国度,其实问题并没有出现在男性或者女性身上,而是来自于阶层,所谓男女分工一切都是为了阶层服务。
明治、昭和、法西斯时期的日本如此,现在的日本也如此。
同样的,反对男性特权并不是反对男性。
现如今不管是微博上还是抖音上但凡出现男女问题,那一定免不了一场男女之间的口水战,但问题是我们把枪口对准双方,问题就会被解决吗,显然不会。
男性和女性都不能从这场对局中获利,当然,除了脱口秀演员。
波伏娃曾经提出“女权主义者”很容易陷入自己制造的悖论,即一方面希望获得和男性一样的地位、机会、权利,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因自己处在弱势地位而获得的种种特权。
而日本女权主义的失败就是因为鱼和熊掌都想要,那些日本女性标榜独立,在工作中追求平等,但又利用女性的身份来迫使男性在恋爱婚姻中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当女权不再为了男女双方的自由,女性只承认同等权利、不承担同等义务时,男性只有权利的缺失,义务却没有减少,这就从男性特权变成女性特权了。
什么是女性特权?比如,女生要求低层混住男生不要搭乘电梯,以性别为由,理所当然地迫使对方让步,这从本质上来说已经脱离了女权追求权利平等的核心。
男性利益受损,两个群体目标分离,最后结果只能是分道扬镳。
希望大家能够以日本为鉴,支持平权尊重女性,理智看待女权,不要被有心之人带节奏,保持独立思考。
参考文献:
1、日本近代女权主义运动流变考,杨本明
2、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在法学中的现实价值,胡思源
3、回归结构性平等的初义:当前女性主义的自我革新,崔应令
4、二战后十年间日本女性地位的变迁,方海燕
5、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女性学建设的基本立场与理论基调,胡晓红
6、日常·自审·去他者化——近年美日韩女性剧特征探析,高源

写在最后:各位朋友,因本号推送的文章过于犀利,经常面临一些不可控因素,为了防止失联,主编启用了一个有特色的备用号,点击下方公众号即可关注,深度、精彩内容在等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