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下午15时
神舟十三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表会
在东风礼堂召开
发布会公布
神舟十三号瞄准16时00时23分发射
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
将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
完成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
向着新的“中国高度”进发
令人振奋的是
执行此次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中
有一位北大人
她就是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校友
王亚平
2013年,神舟十号升空
王亚平是乘组唯一一位
也是中国第二位女性航天员
她用小水滴反射出宇宙的奥秘
为地球上的孩子们带来一堂太空体验课
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如今八年时光匆匆而逝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身为航天人的王亚平
始终初心未改,志气弥坚
身处地球,太空是梦,祖国是家
奔向太空,祖国是梦,太空是家
出征在即
她用一个梦追逐另一个梦
从一个家奔向另一个家
王亚平,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中共党员,硕士学位。2014年-201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硕士学位。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567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我的梦想,刚开始是飞行梦,后来是航天梦”
1997年,17岁的王亚平考入长春飞行学院。从未接触过航天飞行的她,凭借自身优秀的身体素质,通过空军招飞的重重选拔,振翅长空。“神十”升空之际,这位惊艳四方的女航天员被乡民亲切称为“山沟沟里飞出的金凤凰”。凤凰浴火涅槃而获新生,王亚平却是在平凡之境,以点滴看似平凡之举,成就出不凡与伟大。
王亚平
“从17岁报考长春空军飞行学院开始,两件事始终形影不离:一是紧张繁重的专业课学习,二是不为常人所知的严酷训练。”
回忆在校学习时的第一次跳伞,王亚平说自己甚至没来得及害怕,就这么毫不犹豫地跳下去了。等缓过劲来,第二次再跳,反倒心惊不已。和同学一道坐车回校的途中,一首《真心英雄》,唱得个个泪流满面。
王亚平(右二)与同学们在一起
在飞行学院学习的日子里,王亚平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毕业后,她进入武汉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成为一名年轻的骨干飞行员。熟练掌握4种机型驾驶的她,曾多次执行各类重大飞行任务。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在需要的地方,总见她飞越而过的飒爽英姿。她从不因世俗为女性贴上的标签而降低自我期待,一次次训练与飞行捶打出她愈加坚韧刚毅的品格,她在蔚蓝的天空下绽放出鲜妍的花。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进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也在当时刚毕业不久的王亚平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我23岁时,第一次在电视上看见杨利伟飞向太空,那一刻,我就梦想当航天员。我想,我们有了男航天员,我们也会有女航天员。”
王亚平在飞行基地
“人生就是在不停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成熟”
2010年5月,王亚平加入航天员的队伍,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跨越,实际生活推翻了诸多预想。八大类十几个科目的反复强化,自身重力八倍过载的离心机训练。种种常人看来挑战极限的不可思议之举,在航天员的生活中却是家常便饭。
人们常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航天员在天上执行任务,在地下便要按照8:1或10:1的时长比例,穿着重达240多斤的航天服,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进行水下训练。依靠配重的铅块,加诸航天服本身的浮力,在硕大的水槽中为航天员们模拟出太空中的失重环境。穿戴舱外服之前,王亚平还会穿上一件为自己准备的神器——“脚套”。它能让36码的脚成功变为42码,以适应舱外服鞋子的尺寸。
王亚平进行水下训练
“太空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改变它的环境,也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降低它的门槛,所以女航天员平时的训练内容、训练强度、训练方法和男航天员基本是一样的。”王亚平与其他战友一道,一边进行海量繁杂的知识学习,一边接受极具挑战性的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
十数年的反复打磨与锤炼,化作划破青空的长剑。一批又一批航天员与航天人零失误、零差错的全身心投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无悔奉献,把看似遥不可及的星辰点点,化作手中笔下闪耀着的光芒无限。
“你要有脚踏实地的付出和努力,才会有仰望星空的底气”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升入太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任务的连战连捷,也是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在“神十”与天宫一号组合体飞行的十二天中,航天员还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在富于浪漫与想象的浩瀚银河里,为无数梦想着摘星揽月的孩子们送去了来自太空的“声音”。而负责本次授课任务的,就是乘组中唯一一位女航天员王亚平。
视频中的她,时而向学生展示“神奇单摆”的圆周运动,时而在结成的水膜中成功嵌入一枚中国结。她在奥秘无穷的太空中为孩子们展示奇妙的“魔法”,也是在他们心中播撒下一枚由纯真幻想凝结,待科学知识浇灌的种子。曾经梦想自己能变成小鸟,在天空中自在翱翔的小姑娘,飞得比梦中还高还远。
孩子们观看太空授课
她凭一腔热血勇往直前,砥砺逐梦,照见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漫漫前路,也凝筑出燃烧在青少年心中生生不灭的梦想火种。梦中的小鸟变为振翅的鹏鸟,掀起九万里疾风,后继者抟扶摇而起,奋发而上,向更为广远的天地奔去。前人奋力攀越高峰,为后来者垒砌探索的基石,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奋斗,成就无数奇迹。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其中的真谛。”
从“神十”到“神十三”,两次瞩目全球的升空,是王亚平十一年航天员生涯最为璀璨的片段,也是她用这些年来数不尽艰辛与坚持写下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成功的花,不只有绽放时令人惊羡的明艳,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我们看到只是“神舟”两次升空时的光辉闪耀,对王亚平而言,却是四十一载的漫漫积累,是二十四年无怨无悔的深耕沉潜,是功成名就之后仍然扎根坚守,积极备战空间站任务的初心不改;是随时听从召唤,随时准备出征的一往无前。
离心机训练场
“其实我们每天都没有去计算到底我们每天训练多少个小时,每个人都是同样的感受:一定要把今天的训练圆满地完成好。”
平凡中自见伟大,一舟处可窥无穷。她是无数自强不息、刚毅坚韧,在各自岗位上大放光彩的新时代女性的缩影,是千万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用默默奉献与无悔深耕缔造出中国航天事业无尽辉煌的航天工作者的缩影,也是在祖国的天南海北,在科学的远洋深空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砥砺奋进的北大人的缩影。
“中国梦连着航天梦,航天梦助推中国梦”
2018年,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上,王亚平作为校友代表受邀回到母校。面对台下的学弟学妹,她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北大航天人的梦想与期待:
中国梦连着航天梦,航天梦助推中国梦。祝福母校北大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也诚邀更多的北大学子能够关注航天、加入航天、奉献航天,在探索深邃神秘的太空中留下奋斗的足迹,为我们的中国梦、航天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王亚平(右一)回北大参加建校120周年大会  摄影:新京报记者朱骏、彭子洋
成为航天员的十多年时间里,王亚平一直在用心体会这份追梦的幸福和快乐。他们是离星星最近的人,是为人艳羡的、能在宇宙星辰中穿梭的探险家。但这傲人成绩与高光时刻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严格训练,是由无数汗水、泪水,甚至鲜血铸就而成的。
对于千千万万像王亚平校友一样的航天工作者而言,既有仰望星空、遨游天际的理想与豪情,更有脚踏实地、刻苦训练的行动与坚守;有面对困难时的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勇气,有为祖国航天事业不计个人得失,捍卫集体荣誉的情怀。前不久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影片第二篇章《诗》反映了老一辈航天人的工作和生活。
孩子,如果可以
我想告诉你
世间的一切奥秘

告诉你
山川大河、日升月落、
光荣与梦想、挫折与悲伤
告诉你
燃料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东西
火箭是,为了梦想,抛弃自己的东西
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
死亡是,见证生命的东西
宇宙是,让死亡变得渺小的东西
渺小的尘埃,是宇宙的开始
平凡的渺小,是伟大的开始
让平凡的我们去创造新世界的开始
人类的航天,是作为生命的我们
能做的最浪漫的事
神舟十三出征之际
北大人
向中国航天人致以深深的敬意与祝福
奔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上
他们是光华璀璨的繁星
致敬!中国航天员
加油!中国航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瞭望
文字:肖怡、陈韩梅
责编:陈韩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