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冰川思享号(ID:icereview),作者:张明扬
前段时间,又有奇文出街。
10月5日,湖南省某县某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提案,内容是“关于重视农村大龄青年择偶难的建议”,提案委员认为,农村单身男年纪大生病了没人服侍,很是令人头疼。
县民政局对此给予了回复,认为“目前农村大龄青年择偶难问题比较普遍和突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婚姻问题正在逐步由个人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
那么相应的解决措施是什么呢?是“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与农村大龄男相结合,从而“努力降低农村男女青年失调的比例”。
随后,一位署名姜文来的农村问题“专家”对此发表评论文章,更是直接旗帜鲜明的亮出自己的观点:《“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很有必要》,网友戏称“暖被窝工程”。
这个“暖被窝工程”一出,全网惊诧,遭到网友众口痛斥。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如此物化女性的言论,难道女性天生就是给男人暖被窝的,天生就是伺候人的?
有位网友怼得十分过瘾:“这么想暖被窝,干嘛不发个热水袋?”
但答案也可以稍微复杂些。
根据今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也就是说,在全国范围内,男多女少,男性多了3000多万。
但是,如果分析国内大城市的人口数据,会发现一个完全相反的现象。
根据公众号“城市战争”的统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杭州、苏州、沈阳、厦门、佛山、东莞、天津、宁波、青岛这十五个大城市中,户籍人口均出现了“女多男少”的态势。
浙江这个样本很有代表性,在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这些更为发达开放的浙北城市中,均是女多男少;而浙南则反之,与男多女少的全国性趋势一致。
就时间来说,广州是到2018年,才首次出现女多男少;深圳是到2019年;北京是2017年;而上海则要早得多:2007年。到2019年时,上海的女性已经比男性多出了16万。
在更为直观的真实世界中,如上海这样的东部大城市,女多男少的情况比以上数据可能还要得多。在上海,早在十几年前,本地新闻媒体就开始热炒婚介市场单身男女比例高达1:4的悬殊比例。在更具话题性的本地相亲角中,1:4的比例可能还说少了。
在北上广深的日常生活中,我想很多人都碰到过被请托做媒的经历,我的个人经历是:基本上请托的都是女方亲友,而身边的男性,但凡是稍微像样点的,早就名草有主了,以至于在上海做媒的成功概率越来越低。
我现在听到此类要求都是苦笑。
▲职场女性(图/图虫创意)
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为何女性多,重要原因之一应该是:外地女生更愿意留在大城市。
而原因呢?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说,因为大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更多啊。这自然没错,可以视作最关键的因素。
但是,经济决定论有一个小bug在于:经济发达作为吸引力是不分男女的,那又如何充分解释“女性比男性更愿意留在大城市”呢?
在知乎上,有很多女生都谈论过这个话题:她们为何再辛苦还是要努力留在大城市?
很多回答都充满了感情。有一类回答令我印象极深:在大城市,无论是生活、工作环境还是舆论氛围,对女性都是比较友好的,人们很少因为你是女性就带上有色眼镜看你。
有一个热度很高的回答是:在大城市,没人有兴趣盯着你的私人生活,没人说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龄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娃就是怪胎,没人仅仅因为女性三十岁了就强行给她介绍各方面都比她差很多的男性……也很少有人把家务就当成是女性单方面的义务。在这里,人们很少无所顾忌地提出重男轻女的言论,更不用说很多村镇“卖女儿贴儿子”的传统。
上述的回答用这样一句话收尾:人大多是趋利避害的,既然已经见过阳光,那自然更愿意待在阳光下。
这个精彩的回答出自一位沪漂女生,但这一类的回答在知乎上、在各类社交媒体上可以见到不少,可以视作她们这个群体的共情。
▲职场女性日常(图/图虫创意)
她们很反感这样一些功利性的说法:男性不能没房,所以无法留在大城市;女性可以(和大城市男)结婚改变命运。
站在一个生活在大城市,待在上海十余年的男性角度上,我特别想向男性本位且“精致利己主义”地说一句:一个对女性更为宽容友好、女性权益更能得到保障彰显的城市,才是男性的最大福利。
很多年来,在上海、成都、杭州这样一类女性地位比较高的大城市中,当地男性遭到了各种花式嘲讽,比如,上海男人就被叫作“小男人”。
这种嘲讽很多是调侃和善意的,但也有一些是基于大男子主义和男权立场的,大意无非是说:你们那里的男性活得太憋屈了,太不幸福了还是爷们不?
是不是爷们这事我不是很关心,但憋屈和不幸倒是可以扯两句。
在大男子主义风行的地区中,男性活得真是太幸福太不憋屈了,幸福到连姑娘都跑光了,幸福到择偶难都要请求政府调控,幸福到“暖被窝”这么卑微丢人的话要被全国人民嘲笑。
站在(他们)男权的角度上,说一句政治极不正确的话:在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讨不到老婆,连女人都留不住,更丢男人体面的事情呢?
大男子主义和男权文化一时爽,女生都跑光了可怎么办?你再想作威作福,总得先有个老婆吧,或者,先谈个不把女生吓跑的恋爱先?
▲创意图(图/图虫创意)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甚至可以说,生活在大城市的男性(自然不止大城市),他们以自己的宽容、开放、平权、拒绝家暴、尊重女性、职场平等、怕老婆、做家务、带娃、陪做作业、不出去鬼混……重新定义了何谓现代男性,干净利落地赢得了这场“男性魅力之战”,让那些还在哀嚎“我为什么找不到老婆”的“老爷们”向隅而泣。
而大城市的男性得到了什么?他们得到的远不止是易于恋爱婚嫁的婚恋环境,单身时频频出现的浪漫机遇,连我这样的歪瓜裂枣都可以抱得佳人归,他们还得到了:在春熙路、武林广场、西单、淮海路……上无数次让你眼前一亮的青春风景,工作场合中自信、漂亮的女同事(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在这里,我并没有鼓吹女青年结婚的意思。正是因为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对女生是否单身不在意不评判,更何况是“暖被窝”,让姑娘们自由从容地选择人生的方向,才在实质上带来了更多的爱情与有爱的婚姻。
这不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么?
事实上,大城市男性其实也不用特别做些什么,争取女性权益的事自有女性自己争取,我们只要坐在一旁欣赏、鼓励、宽容、不说风凉话,就得到了以上的种种美好,这个世界对我们男人的要求真不高。
用现在流行的“大棋论”来说,上海和那些文明开放地区的男性下了一盘大棋:我们只需要尊重女性,丢掉传统男权的旧包袱,就得到了爱情、婚姻、繁花似锦的城市,得到了整个世界。
而我们的对手盘并不是那些还在为男女平权奋斗不息的可爱姑娘们,而是那些还在固守男权价值观,等待暖被窝的“真男人”们。我们平权得更多,就有更多的女生奔着文明开放的向往来到我们的城市。
现在再看看,我之前说的那句话“一个对女性更为宽容友好、女性权益更能得到彰显的城市,才是男性的最大福利”,有错么?
或者说,哪个地方更平权、更尊重女性,哪里的男性就更配得到爱情。
▲创意图(图/图虫创意)
我知道,一些网友或者认为我在“物化女性”。对此我没有任何意见。
我只是觉得,生活在一个女性感到惬意舒适的环境中,我会同样感到幸福,甚至更幸福。
当然,如果尚未觉醒的男同胞也对我有意见的话,也没关系。希望你们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也升级一下观念,比如可以首先从抛弃“暖被窝”这样的说法做起。
本文转自公众号:冰川思享号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如果你也喜欢他们的文章,欢迎扫二维码关注。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配图来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