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篇文章,在我脑海里酝酿大半年了,到今天也没滤清思路,因为我心中还是有很多困惑,今天想和你们聊聊。
要从去年开始吧,我们公号开启了卖卖卖书生涯。
倒不是以前不团书,几年前,这个公号的模式是团新书+纯推荐老书。
而这两年卖书频次特别高,看到合适的新书会团,然后也会一直淘宝似的去挖掘已经上了电商平台的老书。
上了电商平台,意味着参加过大促活动,出版社基本上不控价了,我们开团也可以有定团价权。
早几年,对于不控价的书,我有“全网最低”的执念,看中的好书,不到最低那就纯推荐。
后来在你们的开导下,这种执念才慢慢转变为“价格我尽努力就好,方便大家也放过自己。”于是,才有了一套又一套经典老书低价开团的文章出来。
因为现在几乎推荐书都会带购买链接,看起来每天都在卖卖卖。确实也有人说“丹妈,你变得更商业了”我觉得这样也没啥不好,因为即使不带连接我还是会推荐,只要书是好书争取到的是合理的价格,合适的就买不合适的就当纯推荐就好。
毕竟能让孩子看到好书,爱上阅读,家长在选书这件事上,省时间省精力还能省钱,是件让人高兴的事。
我以为就能这样岁月静好地选书卖书,但近半年,我听到越来越多不太好听的声音。说其它的我倒无所谓,都在安慰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是,看到“毁掉一个行业”这顶大帽子被扣在头上,我最初还是不争气地怒了。
我何德何能担得起一个行业兴衰的重任,真太看得起我了。
但愤怒之后,是困惑,是反思,是思考我们公号、与读者、与整个行业,该做怎样的平衡。
当年误打误撞入行,与大家因书结缘,是幸运也是幸福。
如今也是每天兢兢业业地敲打自己:别忘初心,方得始终。
01  所谓“行业”
大千世界,各行各业,各有生态,无可厚非。
在我有限的经验和认知里,我也对出版也有一些自己的浅见。
从上游来说,出版社的编辑是我最钦佩的人。在这个收入并不很高的行业,确实就有那么些人,她们有好的学历、好的能力,但是就因为内心的热爱,在坚持为这个世界的孩子们默默地做好书。
她们也许得到的薪资或奖金并不高,甚至不匹配,但她们始终都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就为对得住自己内心的坚守,还有版权页上那小小的、很多读者根本都不会注意的名字。
编辑为我们发现好书,生产好书。出版社是编辑的摇篮。所以,出版社是好书的源头。
但有了好书,还需要经由中游的渠道分发给读者,这些渠道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当当、京东、天猫等电商,也包括我们公号这些自媒体。
我们选择好书,推荐给读者,让读者的精神世界获得愉悦、满足和成长。
哪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不享受阅读?哪一个爱阅读的孩子没有富足的内心?读好书真正受益的是读书的人。我一直这么认为,也一直在坚持给我的孩子读书。
所以,如果有一天出版行业衰退,直接受损失的一定是我们千千万万的读者;如果有一天大量出色的编辑离开这个行业,好书变得稀缺甚至消失,那也一定都是我们读者的不幸。
这就像一条河流,如果上游的水枯竭了,下游的人如何畅游?
不管是出版行业还是其他行业,只有共赢才能长久。相信,这个道理,我们都懂。
02我做了什么?
作为中游的自媒体之一,我与有荣焉。
我敬重爱书做书之人,所以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淘书。
每一本书在出版社的新书期都很短暂,如若未被重视,就可能石沉大海,永远淹没在电商那密密麻麻的页面,可能永远都不被读者看到,也不会被买走,直到最终被清库存,化为纸浆,不再加印,永远地告别这个世界。
但是,对于每个爱书的编辑,每一本书都充斥了太多的心血。
每一本书,从被发现,报选题,三审三校,质量检查,下厂印刷,上市上架,这其中有无数人的努力和工作。
而编辑就是跟踪整个流程对图书负责的人,通俗点说,就像亲妈。
虽然,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没得说。但是,现实情况是,每一年的新书那么多种,用于营销和推广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总会有限于种种原因被沉没的好书。
这是编辑的遗憾,也是读者的遗憾。
所以,我愿意去淘书。每淘到一种好书,这个过程就像拭去珍宝的蒙尘,是惊喜,是激动,是感恩。
然而,人尽皆知的一个宇宙真理是,电商的大促已经把老书价格做到很低了。
所以,即使我想多支持出版社,把书卖高价,读者也不愿意。
毕竟读者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养育孩子就如养了台碎草机,大家都希望物美价廉的东西。
出版社生存需要利润,读者希望能有低价,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去平衡?
对我们来说,想保证出版社有钱赚,读者享受福利价,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目前我们想到的办法,可能就是让利。
当然,作为自媒体,我也要生存。但在覆盖基本支出的前提下,哪怕一套书只赚一两个点利润,我也愿意出版方和读者皆大欢喜。
对于出版社来说,被扔进故纸堆里的书被看见,经过解读和推广被认可,然后重新发光,加印,这是好事无疑。
读者能以不高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好书,这种感觉大概也不赖吧。
这是一种成全吧。
至少从我有限的经验来看,大家都没有损失,我也很开心。甚至,能够发现好书这件事,我是自豪的,而且我愿意与更多的人去分享这份快乐。
当然,不管是让利,还是让利的形式送赠书,我一定是得到出版社的允许。我们绝对不会去做没有得到授权和允许、偷偷摸摸去做降价行为的事。
作为一个个体来说,我问心无愧。
03还能做什么?
事实上,无法同时满足出版方和读者的老书,纯推荐我也是愿意做的,之前我也做过不少。
读者通过我看到好书,无论从哪里购买,我相信这对出版社也是真金白银的支持吧。
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也在思考,除了这些,我还能做些什么。
熟悉我的读者可能也留意到,我现在推荐新书比较少。
一方面,收到的新书能挑到值得推荐的几率比较低。
另一方面,新书,如果很快降价,大家如果又愿意等,我都会推荐大家到大促时再买。
但今年编辑朋友们向我吐槽今年童书出版的艰难明显变多,我也改变了一些想法。
其实,帮助出版社推荐新书,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大家去商场买衣服,刚上市的价格一定是更高的。快要过季了,也绝对会打折。有人不介意款式时效,愿意等待打折,但也有愿意尝鲜,做先吃螃蟹的人。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买衣服早已不是刚需。我们常常是面对满橱柜的衣服,每天在犯愁:“今天又没有衣服穿了。”
买书也是如此。有的人愿意更早地购买,更早地读到,毕竟孩子每天都在长大,敏感期也在变化。
而图书,虽然经典永远是经典,但适读年龄分水岭有些还是相对明显的,就像一年四季的变化。
对于编辑,对于出版社,新书是当年生存的根本,是业绩考核的根基。
如果在贸易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我们真金白银地支持编辑的事业,支持出版社的发展,让这个行业良性地运转,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做好书的伟大事业当中来,何乐而不为?
所以新书我也会继续推荐,但我会做到这两点:
1、新书上市,在不影响出版社利润的基础上,如果我愿意佣金低点的话,那能否直接做到团价低点?尽量减少后续电商大促的价格差过大。
当然,如果出版社坚持严格控价,我也会遵守,一方面,对于好书,在出版社坚持价格的话,如果对于折扣过于计较的话,可能会错过好书,二是,遵守规则,可以让我们和出版社合作更愉快更长久。
2、新书推荐,我会在文章里清清楚楚标注出新书控价周期是多少,大概多久时间后会参加大促,提醒想要囤书的读者先不用着急买。
04  期待能有那么一天......
这几年的童书市场陷入价格战,童书低价越演越烈。
我也会经常因为这种现状而陷入困惑和反思中,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呢?
如果整个童书市场的价格,举目望去都是低价;如果出版社一直赔本在陪跑,如果编辑的收入越来越少得可怜,最后行业崩盘了,每一个读者都是被殃及的池鱼。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市面上充斥的都是粗制滥造,盗版触目惊心,我们孩子那自由、奔放而珍贵的灵魂又何处安放?我们的明天还会好吗?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只是,我作为一个小小的自媒体平台,大多时候被裹挟其中,很多现状确实无法改变。
我期待有一天,市场会回归理性,新的营销形式会出现,童书这个行业会有更加优化的运行机制。或者,这个行业迎来新的革命,重新洗牌。
只是,这一天何时到来,我也不知道。
在那之前,我想我能做到的,就是选好每一本书,谈妥出版社有盈利、读者得实惠的价格。
前不久,一位编辑朋友和我说:
每本书都有三次生命,
从印厂出来的一刻,
到达消费者手里的一刻,
被阅读的一刻。
每个链条的人,都赋予这些图书生命。
我愿意做赋予图书生命的第二条链接上的人,为童书行业发出自己的一点光、一点热、一点温暖。
封面图:来自绘本《小红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