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先来做个小调研:以下哪些事你总忍不住会想帮孩子做了?(多选哦)
“妈妈,我渴了”
“爸爸,我的车坏了”
“妈妈,我找不到袜子了”
“爸爸,我要搭一座桥”
当孩子开始说话后,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很开心的,因为毕竟比起之前他们只知道用哭来表达,这是很大的进步了。
于是,我们乐此不疲地替他们解决问题,渴了马上递上水;车坏了马上修理;不仅递上袜子还帮着穿好;玩具怎么玩立马演示。

有时甚至在孩子还没提出要求时,我们马上就替孩子解决了。(甚至已经成为潜意识的习惯)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我们又开始抱怨:我的孩子怎么这么懒,不动脑筋,没手没脚,什么都需要我们帮着做。
虽然我们知道问题在哪里,但似乎总是解决不了。不断地有父母会说,那孩子都向我们求助了,我也鼓励他自己解决,但是他就是做不到啊,难道坐视不理吗?
01
“那我们可以想一想,可以怎么做呢?”
的确,孩子人生最初的那几年,他们从我们的反馈中形成自我认知。
当他们需要我们时,我们的确不能忽视,我们需要让他们明白,任何时候他们都是会得到支持的,这份底气是孩子迈向独立很重要的前提。
那既然无法坐视不理,那些口号的鼓励也于事无补。我们到底可以怎么做呢?
其实,只需要说一句话,就可以完全改变这样的局面,那就是这样一个提问,“那我们一起想一想,可以怎么做呢?”
这样简单的一个问句,对于父母来说,是个暂停键。它提醒我们,如何真正的爱孩子,而不是着急去“救火”。
所谓“做父母”,不需要替孩子做很多事,但需要帮助孩子自己完成很多事,细微差距导致的结果却全然不同。
很多父母跳过这一步直接替孩子做了,不但剥夺了“做父母”的责任,而且也剥夺了孩子迈向独立的机会。
这样简单的一个问句,对于孩子来说,是个开始键。
它让孩子的大脑开始参与思考这个从来未曾想过的问题,“是啊,除了让父母帮忙,我还能做什么呢?”
不要小看了这样的思考,坚毅、独立、责任心,这些品格不是凭空养成的。
就是从小到大这些困难时刻,他们自己解决了,他们承担了后果,他们哭了受伤了,然后擦干眼泪继续完成了,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克服困难”的过程形成的。
02
用语言向孩子描述:我们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一开始,也许孩子无法想到任何其他方法,他们也许还会着急,一直嚷嚷,“妈妈帮我做”。
这时,我们千万不要又急着替孩子做了,不要就此认为孩子的确不行。这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打破了之前固有的习惯,孩子还不习惯自我思考,还没有掌握相应技能。
我们可以用语言向孩子描述我们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如果我是你,也许我会先去回忆一下,最经常放袜子的地方是哪里?;
如果我是你,我就会先来想象一下我想搭的桥梁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先搭第一步。
这样的描述,相当于在向孩子展现我们的思考方式。
所谓的“动脑筋”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引导培养的,而最简单的就是父母们展现给孩子看我们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步骤。
随着孩子慢慢适应我们这样的提问,并且可以回答出解决方案后,我们就可以继续追加提问,
哦,这是一个好方法,那还有其他方法吗?
这样追加的提问,可以进一步启发孩子思考,让孩子想出更多的解决方案。
这不仅仅是锻炼孩子的思维灵活性更关键的是,它传递给了孩子一个很强烈的信息,方法永远比问题多。
从小具有这样思维模式的孩子,今后就不会害怕面对困难,就更有勇气去接受挑战。因为他们从小的经历反复都在告诉他们,“我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答案,我可以做到!”
学龄前是孩子很关键的自信和抗挫能力建立的窗口期,我们需要让孩子建立“我能行”的思维模式。
不帮孩子做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个坏父母了,更加不意味着我们就少爱了孩子。

相反,这意味着,我们更加爱孩子,只不过用了一个更加有效的方式在帮助孩子成长。
妈妈,帮我!
孩子,我们一起想一想,可以怎么做到呢?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经常问一下孩子,不要让我们的“超能”养出了“无能”的孩子。真正聪明的父母都是脑子快一点,行动慢一拍。
你是个急性子快手妈妈嘛?评论区来聊聊~
推荐阅读
更多早教主题
小月龄养育主题
一起做
脑子快一点
行动慢一点的
聪明父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