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7~1937这幅百舸争流到万川归海的历史画卷中,各地的红军逐渐合并,形成了大家熟知的四支队伍——
1、红一方面军
2、红二方面军
3、红四方面军
4、陕北红军
除了这四支主要的队伍外,还有南方各省游击队(合并成新四军)以及位于海南岛上的琼崖红军。
图来自“水木社区BBS”中国近现代史版
上图中线右侧有一个小方框:
“1935年9月红25军到达陕甘苏区”,合并“红26军”、“红27军”组成“红十五军团”。 
如果要细分一些的话,红26、27军这一支是刘志丹等人发展起来的陕北本土力量,总兵力3000余人。
红25军是徐海东、吴先焕带来的一支队伍,前身是红四方面军一部,总兵力3700余人。
川西往事》后,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中的红一军团(林彪)和红三军团(彭德怀)抵达陕北,总兵力在7000人左右。
他们合并了红十五军团,组成了新的红一方面军,如上图。
待到抗战爆发,红一方面军被改编成八路军115师。
原红一军团主力成为115师343旅,陈光任旅长;原红十五军团主力被改编为115师344旅,徐海东任旅长。
东征之前,红军总兵力约14000余人,即原红一三军团的7000余人+红十五军团的7000余人。
从单纯的人数上,我们也能感受到陕北红军对于革命的重大意义。
提起陕北红军的代表人物,那便不能不提刘志丹。
刘志丹是黄埔四期的毕业生,和林彪、张灵甫、胡琏等国共名人是同届。
大革命失败后,刘志丹回到老家陕西组织渭华起义。
之后经过多年的游击战争,到1932年12月,刘志丹拉起了几百人规模的陕甘游击队。
他们被授予了红二十六军的番号——这是西北地区最早拥有正式番号的红军队伍。
早期的红二十六军只是一个“空壳”,人员是慢慢填充进来的。
负责筹备工作的是时任陕西省委负责人兼红二十六军政委的杜衡。
杜衡是由王明和博古派来陕西指导工作的,在给陕北红军带来巨大损失后,于1933年7月底被捕叛变。
几经磨难,到1933年11月,红二十六军的第一个师部(四十二师)终于组建起来。
师长是王泰吉,高先生任政委,刘志丹任参谋长。
不久王泰吉被捕就义,刘志丹便接任了师长一职,成为陕北红军的代表人物。
四十二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红二十六军下辖的唯一一个师。
等到队伍慢慢长大扩编,师长就成了军长,师政委也便成了军政委。
和刘志丹等人一起创办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还有一位关键人物——谢子长。
不过他早在1934年反抗国民党围剿陕甘根据地时即因胸部中弹而受重伤。
由于伤势恶化,1935年2月谢子长在安定县灯盏湾与世长辞。
概括一下。
在中央红军抵达到来之前,经过刘志丹等人的努力开拓,陕北红军在陕甘一带控制着六座县城:
安定县、延长县、延川县、安塞县、靖边县和保安县。
这六个县,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陕甘根据地。
“陕北军事形势转变 刘子丹徐海东有合股势”。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展览着刊登有这两条消息的《西京日报》和《大公报》。当年中央红军正是在川北捡到了这两张报纸,才坚定了到陕北的决心    
陕北红军是一支命途多舛的队伍。
除了大批早期领导人离世外,还曾差点被队友“一锅端”。
话说红二十五军进入陕北后,曾任二十五军政委、政治部主任的戴某英出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局局长。
他搞起了张某人从前在鄂豫皖的那一套,将一众陕北红军高级干部拿下。
千钧一发之际,幸好中央红军“捡到报纸”及时赶到,才解救了这些人。
建国初期,任河南省委常委兼开封市委书记的戴与省领导不和。
官司打到北京,最终被罢官,“永不启用”。
此后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郑州的河南省委家属院过着“大隐隐于市”的生活,平安躲过了历次风暴。
红25军主要干部合影,1934年。前排左起:吴焕先,郭述申,徐海东,戴季英,赵凌波
1936年2月17日,抵达陕北后我党发表了《东征宣言》,为实现抗日,渡河东征。
渡的河自然是“黄河”。
陕北渡过黄河就进入了山西——阎锡山的地盘。
东征战役打的很成功,一战下来队伍还壮大了几千人。
只是在返回途中进攻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时,刘志丹不幸阵亡,年仅34岁。
陕北老同志看望刘志丹遗孀

刘志丹牺牲后,陕北红军作为曾经的红军主要队伍之一,只剩下了很少几个代表人物。
发展最好的是高书记。
他弃武从文,担任了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相当于整个边区的地方党委首脑。
1940年中央成立了陕甘宁边区中央局(西北局的前身之一),他又由边区党委书记改任陕甘宁中央局书记。
中央局(大局)是一个级别很高的机构,之前的文章中有过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1945年抗战胜利后,高书记被抽调去了东北,任东北局副书记。
属于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北疆沉浮录》)
阎红彦(左一)与金日成,1965年
军队干部方面,陕北红军1955年授衔时只出了一位上将——阎红彦。
阎红彦早年曾是谢子长的搭档,在红军渡河东征的时候中央临时组建了一个红三十军,由阎红彦任军长。
红三十军只有不足千人的兵力,抗战时期被编入了八路军留守兵团,没太有用武之地。
解放战争期间,阎红彦在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后来三纵扩充为第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阎红彦也就成了副兵团级干部。
按照1955年授衔时的办法,解放战争末期任副兵团级的干部需要非常特别的战功才能评上将。
比如韩先楚这种(12兵团副司令员)。
可是考虑到西北红军系统需要有一位上将代表,最终阎红彦还是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建国后,阎红彦长期在云南省担任领导岗位。
十年动荡期间,他在昆明服安眠药离世。
命运这个东西是很奇妙的——不论是对个人,还是一个群体。
当看似没有希望的时候,希望其实就在眼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