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 2899 字,阅读时长约 7 分钟
·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作 者 | 刘胜军
01
最近,在社会热议“共同富裕”的背景下,经济学家张维迎写了一篇题为“对企业家的偏见和敌视”的文章,其良苦用心不言而喻:希望重视企业家的重要性,不要通过“打土豪”方式实现共同富裕。
对于企业家的重要性,笔者完全赞同。邓小平当年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甚至可以说“企业家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很难想象华为能成就今天的“科技奇迹”。正因如此,中央在2017年出台《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企业家精神是稀缺的,更是下金蛋的鹅,必须呵护好。
虽然企业家精神必须保护,但不等于所有企业家都要保护。一个社会,既有靠勤劳和创新致富的企业家,也有靠寻租发家的红顶商人。如果对所有企业家一概保护,结果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剧。
还是吴敬琏老师说得准确:
• 富人要分两种,有些人是靠权力发财的,这一点要坚决的制止,不能让这些人凭权力发财,要给他们严厉的惩罚。
笔者认为,不仅不能保护那些靠权力发财的,对以下几种企业家也不能纵容:
• 靠污染环境致富的
• 靠996致富的
• 靠垄断致富的
• 靠抄袭侵权致富的
只有打击那些“不创造价值的企业家”,才是对那些“创造价值的企业家”的最好保护。
02
回头再看张维迎教授那篇文章,感觉张教授对企业家太溺爱了,而对社会太不信任了。张维迎认为:
• 人们对商业活动的仇视和对企业家(商人)的偏见和敌视,在今天被称为“仇富”,实际上是一个普遍现象。
• 我将人们对企业家的偏见和敌视归纳为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心理学的;另一个原因是认识论的。心理学的原因是嫉妒心,认识论的原因是对知识的误解。
嫉妒是基于相互比较产生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嫉妒。而比较就会有范围,即你跟谁比。一般来讲,人总是倾向于跟同类比较,比如跟同班同学比,跟左邻右舍比。可比性越强,嫉妒心就越大。
一般人搞不明白企业家为什么赚钱。企业家既不像农民那样下地干活,也不像工人那样出力流汗,凭什么腰缠万贯?
对于张维迎的上述观点,笔者有两点批评意见:
• 关于嫉妒:嫉妒的确是人性,但这是不可改变的人性。古今既然,中外没有例外。因此,“羡慕忌妒恨”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客观条件,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以美国为例,“企业家价值”早就深入人心,但没有用。一旦“红脖子”陷入生活困境,仇恨自然滋生,特朗普应运而生。因此,即使假定所有企业家都是“合法致富”,也必须防止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不患寡而患不均”。指望让穷人不再“羡慕忌妒恨”,是很傻很天真的念头。
• 关于无知:张维迎所谓“一般人搞不明白企业家为什么赚钱”这种论断,在80年代的确是存在的。但在21世纪的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在国内已拥有数千家上市公司、1.6亿股民的今天,在马云、马化腾等企业家坐拥数千亿身价的今天,说大家不懂企业家价值,令人不知所云。笔者出身于山东农村,即使在农村,如今一听企业家也会肃然起敬。
如果说社会上的确对企业家存在一些负面的印象,那也不是因为无知,而是民众已经看到了太多“不创造价值的企业家”:
• 靠寻租发家的徐明、丁书苗、刘汉
• 靠无限借债发家的海航陈峰、王健
•“空手套白狼”的安邦保险吴小晖
• 操纵资本市场的肖建华
• 因为垄断被罚款182亿的阿里巴巴、被罚款34亿的美团
• 如今陷入风雨飘摇的恒大
•……
所以,社会没有冤枉企业家。企业家也有好坏之分。张维迎担心,“容易把别人发家致富当作自己贫困的原因,容易得“红眼病”,热衷于搞阶级斗争”,只是自己的丰富想象,是典型的“精英思维”,与现实脱轨。如今的现实是:
第一,贫富差距已经越过警戒线,中国成为每年新增亿万富豪最多的国家。

第二,如今的确有不少的企业家,行走在灰色地带,靠制度套利、垄断、污染、抄袭甚至违法等方式发财。
因此,如今“企业家群体”不是弱势群体,而是“优势群体”。社会对企业家的评价总体上是客观的,谈不上什么“盲目的偏见和敌视”。
03
张维迎教授是国内知名度很高的学者,也为经济改革与经济理念普及做出了杰出贡献,从80年代“为钱正名”,到著名的莫干山会议,到深入研究契约理论和企业家精神,再到与林毅夫的“产业政策大辩论”。
但如今,笔者感觉,张维迎的一些观点不仅与社会现实脱节,对学术界的不同声音也缺乏客观的认识。张维迎很不喜欢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张维迎写道:
• 懂得经济学并不一定能免除人们对企业家的偏见和敌视。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写的文章和书基本都是反市场的。在他看来,任由市场自由发挥作用,一定会导致贫富两极分化,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必须靠政府干预。
我很怀疑,张维迎有没有认真读过斯蒂格利茨教授的著作。的确,斯蒂格利茨对市场批评多多,但他从来不是“反市场人士”,更从来没主张建立计划经济。相反,斯蒂格利茨反对的只是“不公平博弈的市场”。斯蒂格利茨不是希望推翻市场体制,而是要完善市场体制,让市场体制真正公平、更加包容。
与斯蒂格利茨的“入世”相比,张维迎对市场的崇拜只是一种“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完全不符合现实。
的确,如果市场机制能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那么市场会成为一种伟大的机制。但问题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谁建立的?精英!这才是令人担心的问题所在。
张维迎与斯蒂格利茨的区别在于:张维迎习惯于站在企业家的立场看问题(其博士论文是《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斯蒂格利茨则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看问题(他因为对市场“非对称信息”的研究而获得诺奖),尽管两人都拥护市场经济。
张维迎过于强调市场的积极面,而忽视了市场的阴暗面吴敬琏:任何美好的事物往往也有它的阴暗面。80年代,中国最需要哈耶克、张维迎这样的观念;但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无疑更需要斯蒂格利茨和波兰尼30年河东30年河西:敏锐的亚当·斯密,狡猾的凯恩斯,犀利的哈耶克,伟大的波兰尼)。
笔者希望张维迎教授不要“抹黑”斯蒂格利茨,建议认真读读一读斯蒂格利茨《不平等的代价》(参见:美国:共同富裕的第一“反面教材”),就事论事,建设性讨论问题,共同构建完善、公平、可持续的市场经济。现实中的市场经济,与自由派经济学家想象中的市场经济,相去甚远。即使以法治著称的美国,其市场经济不仅没有结果公平,也没有“真正的机会公平”。真正的经济学家,不仅要善于从学理上揭示市场机制的优越性,更要直面市场机制不公平和不完善的残酷现实
最后,笔者借用斯蒂格利茨一句话赠与张维迎和中国的企业家群体
• 当1%的人占据了大多数财富时,社会注定付出惨痛的代价。1%的人要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其实是与99%捆绑在一起的。这一点是1%迟早会明白的事情,只不过他们常常明白得太晚了。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如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80年代的物资贫乏,变成今天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相应地,政策中心应该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共同富裕”(头一次,中央财经委聚焦“共同富裕”)。我们不能固守80年代的思维模式在21世纪的今天“刻舟求剑”,更不能把“共同富裕”等同于“嫉妒和敌视企业家”,也不能把批评市场机制等同于回归计划经济。共同富裕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学术界更应理性探讨如何建设性地完善市场机制,进而推动共同富裕通往共同富裕之路
- END -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请添加微信:tina711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诚聘富有激情的财经写作达人

喜欢就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