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云翻袂影,回雪风轻
一张泛黄的旧照牵出
1980级校友陈孝玉连绵的回忆:
作为北京大学第一支舞蹈队队员
往日和队友们的欢歌笑语似乎还鲜亮如新
是三十一楼楼道拐角处的三两倩影
是“艺术团小院”里力求赶超杨百翰的壮志雄心
是八四年夏昆仑山下的高歌谈笑
是八四年秋天安门广场的妙舞清音
……
旧日时光早已搁笔
芳华却不曾写尽
1982年北大第一届文艺周,庄康、崔翔、于树、江河、王薇、刘谏功、陈孝玉、叶渌、德立华、邢文学、赵红蓉等演出《海之诗》
  北大舞蹈队的故事  
1980级图书馆学校友 陈孝玉
记忆抽屉里的惊喜
初夏的空气里弥漫着白色橘子花的芬芳。我坐在加州自家小院里,一边享受安谧的夜色和淡淡的花香,一边浏览微信。
神奇的微信不仅将分散于世界各地的老同学、老朋友重新串联起来,也让大家在失联几十年后,得以共同追忆往昔。离开北大已经30多年了!
曾经的过往如同天空中的云彩,随风而来,又随风而逝,哪一朵云彩属于上世纪80年代的我们呢?
2016年底,当年的北大舞蹈队队友、研究生室友田年传来一张照片,拉开了我们记忆的抽屉……
1984年冬,在北大读研究生的我决定申请出国留学。离任舞蹈队队长之前,时任北大团委书记的李克强师兄说有考察团来学校,让我安排一下舞蹈队汇报演出。那时,我们舞蹈队正好有个彩排,便利用彩排做了汇报。
彩排结束后,师兄亲自为大家拍照留念。我和田年都收藏了照片,我的那张却是在2017年回国时才翻箱倒柜找出来。很多年后才反应过来,当时来看我们彩排的是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
记忆真奇妙,在大家奉献的珍贵老照片提醒下,当年一群孩子的快乐往事渐渐由遥远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1984年冬,胡锦涛(三排左六)与舞蹈队合影
从31楼楼道到艺术团小院
1980年秋,我从贵州考入北大图书馆系,大二开始和几位朋友在31楼三层楼道口拐角处练功健身,其中有79级的学姐杨晓冰、叶淥,80级的德立华、王薇、欧珠。
31楼是女生宿舍楼,我们几个住三楼或四楼,每天上上下下,三楼楼道口是必经之处。大约心有灵犀,看到有人在楼道练功,彼此互相介绍着就认识了,然后聚到一起,边练功边聊天,踢腿弯腰、助跑跳跃时还要避开来来往往的其他同学。一来二去熟悉了,我们成了好朋友。
本来大家只是借练功活动一下,当作锻炼身体,却幸运地遇到身手不凡的杨晓冰。晓冰以她对舞蹈的执着与热爱,鼓励我们在舞蹈上要有国际视野,小伙伴们也渐渐开始有了新想法。
大约1982年初夏,不知是谁发现34楼对面有一间空置小屋,大家兴冲冲一通收拾打扫,把它变成了练功房。团委文化部的学生干部,79级的诺托里师兄大力支持我们,舞蹈队就此正式成立,在三角地贴出招人广告。
那时还没有北大艺术团,但除舞蹈队外已经有了其他几个艺术队。杨晓冰作为舞蹈队第一任队长,最有远见。在楼道练功时,她就经常和大家提起:"北大应该有自己的舞蹈队。"跟我们聊起美国杨百翰大学如何如何,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美国有个杨百翰大学舞蹈团。
有了“组织”,我们几乎每天下午下课后都去小屋练功。用桌椅当把杆,没有音乐就自己数数或放录音磁带。练完功后要去图书馆晚自习,我们总是拎着练功鞋和饭袋匆忙赶到食堂吃晚餐。去的晚,往往好菜都卖完了,有时只能糊弄几口馒头加咸菜。有一次天黑下雨,我练功后奔向食堂时不小心踩滑摔了一跤,同龄同级的小德特意来宿舍看我,陪我一起过生日,让我感到特别温暖。
舞蹈队成立之初,有江河、庄康、崔翔、邢文学、刘谏功、王方平、马凤芝、蔡三多、张凌、于树、张思耀、黎智田等同学隆重加盟。经常是大家正练着功,就有新同学闯进屋来,问问情况后便要求加入。
我们练功的那间简陋小屋,不仅是舞蹈队的练功房和排练场地,还成了艺术团最早的活动场所,被称为“艺术团小院”。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舞蹈队最初的老师
舞蹈队刚开始练习基本功,都是小伙伴之间互相传授的。大家分头想办法,各处找老师,都想学些新节目。1982年暑假,我想邀请我的母亲教给我一个新节目——母亲曾是贵州省歌舞团舞蹈演员,出演过舞剧电影《蔓萝花》,父亲是该剧编导之一。
因为我在北京上学,母亲就找到她的学生,当时在北京舞蹈学院读研究生的黄嘉敏,请她教我们两个单双人节目,她一口答应了。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舞蹈学院,由嘉敏姐安排,学习独舞《敦煌彩塑》、双人舞《橄榄树》。
后来,大家邀请她来北大,做我们舞蹈队的辅导老师。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嘉敏姐拉着她的同学许令杰,经常从位于东城区的舞蹈学院赶到海淀区的北大校园,教我们练功、排练节目。两位老师想帮着把北大舞蹈队发展成类似杨百翰大学舞蹈团的规模和水平,当时我们的口号非常简单,却也十分励志:建立北大舞蹈团,赶超杨百翰!
1982年冬,北大第一届文艺周演出后,张龙翔、李克强、朱善璐、范强等与合唱队、舞蹈队、民乐队、话剧队同学合影。
从最初学习几个节目,到1984年排练出一整台舞蹈晚会,黄、许两位老师为北大舞蹈队花了不少心血,占用了自己大量课余和周末时间。晚会上有黄、许两位老师专门创作编排的集体舞《海之诗》,有许老师请他在西安舞蹈学校的合作者王玫教的《西班牙舞》、《乡村小路》。舞蹈队还请到煤矿文工团的朱良津老师为我们编排了现代舞《明天》及其他一些节目。
印象中舞蹈队并没有支付老师们任何报酬,连他们乘公共汽车来回奔波都是自掏腰包,舞蹈队队员都非常感激他们的无私帮助和辛苦付出。
1984年6月舞蹈专场后合影
北大舞蹈队早期班底和北京舞蹈学院师生联欢——青春定格在这一瞬间
多才多艺的舞蹈队员
大约是1982或1983年,北大艺术团部分队员在北大图书馆为外宾演出。我表演舞蹈《敦煌彩塑》,王慧表演独唱。王慧师姐是北大艺术团的明星元老,大伙儿都知道她,不仅因歌声甜美,更因为她和79级钢琴才子越涛结成伉俪,传为佳话。
几十年后我和慧姐微信重拾联系时,她依然热情温暖一如当年。这时我才知道,毕业多年来,慧姐一直是凝聚昔日北大艺术团成员的核心人物。
作者在北大图书馆为外宾表演《敦煌彩塑》,图右是准备独唱的王慧
到1984年夏,舞蹈队已发展壮大到二十多人。队员们多才多艺,不仅在舞蹈队挑大梁,还在艺术团其他队里担纲要职,成了实实在在的“多栖明星”。比如蒋华琼、崔翔和邓晖,都是体操队主力;欧珠成了《雷雨》里的蘩漪;陈科文当过合唱队队长;王方平是田径队十项全能选手;邢文学是学生会文化部部长,也是话剧队主力,等等。
特别幸运的是,弹一手绝妙钢琴的越涛师兄,从舞蹈队建立就一直为我们伴奏,陪伴了我们很多场排练和演出。晓冰称他为:我们伟大的钢琴家!
庄康在排练或演出
1984年,作者和蒋华琼、叶晓萍演出《欢乐女神》
艺术团赴各地演出
1984年夏天,北大艺术团应邀赴青海演出,那趟旅程成为我大学生活中难忘的亮点。
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聚集在一两节火车车厢里,一路唱歌、弹琴、说笑,兴高采烈地进入青藏高原。
刘晓峰是当时的团委干部,范强、徐小平、柴挚是带队老师。叶晓萍在舞蹈队年龄最小,大伙儿都亲切地叫她“娃娃”。舞蹈队的凌云病了,发烧加上高原反应,范老师便默默把自己的军大衣给她披上。现在回想起来,彷佛这些温暖的场景就发生在昨天。
演出之余,大家去爬昆仑山,因为缺氧,不少高大的男同学都有高反,要求中途下车就地休息。最后爬到山顶合影留念的,主要是我们这些“小个子”——记得有徐老师、柴老师,舞蹈队有我、叶晓萍、汪静、张凌。可惜这张照片遗失了,至今没能找到。
1984夏天,舞蹈队在青海。三十多年后再看这照片还有最佳评语:冰激淋真好吃!
1984年秋,北大艺术团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十一庆祝晚会。白天游行时,北大同学打出“小平您好”的标语,引起一片轰动。晚上在天安门广场跳完舞,大家几乎是走回学校的——年轻的我们真是活力无限啊!
1984年,舞蹈队参加国庆庆祝晚会
回到校园已过午夜,学三食堂却是灯火通明。原来学校特意准备了夜宵!嗅着香味直奔学三,那种幸福感实在难以言表。
我们的大学时代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相机都算奢侈品。北大舞蹈队的点滴片刻,就这样懵懵懂懂留在胶片上。可惜能收集保存下来的照片太少,没有包括当时舞蹈队所有队员。然而就是这几张硕果仅存的图像,也能让同学们于30多年后,再睹自己青春的模样,沉浸于美好的回忆。
早已远去的芳华岁月,依然温暖感动着我们,经久不衰......
本文原载于"pku1980"微信公众号,略有删改
作者:1980级图书馆学校友陈孝玉
编辑:肖怡
责编:陈韩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