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产业中的女性角色观察
毕节田野日记
 社会民生组-向钇凝
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生物统计学 硕士
介绍:目前是个会观察不会建设的笨蛋,只求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01
行程第一天毕节市就很直接地用几块大牌匾提示了我,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女性角色是我想象之外的丰富。
这次调查旅程的第一站,是位于七星关区朱昌镇的双堰社区,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易地搬迁项目。该项目覆盖6000余户,3万余人,是贵州省单体最大的易地搬迁项目,安置公寓家电齐全,教育托管设施充足,医疗条件也在建设之中。软件方面,有致公党中央深入调研,指导七星关区编制完善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并挂职社区书记,帮助连引资源,搭建平台。第一次实地见到如此规模的迁徙,已让我十分震撼。
社区的主干路是六排车道,来往车辆不多,路边或急或徐的行人却不少。沿街商铺也已进驻了七七八八,从社区公园制高点走下来,正对着就是启发我的“女人当家火锅城”,和“女人当家铁板烧”的大广告牌。 
 “这种取名的倾向,看来这里女性可支配收入不低啊”,我打趣地跟小涵说。再问了同行的负责人,得到了另一种解释:家中男性劳动力不需要种地之后都会外出务工,去赚外地的高工资,留下女人又要照顾家里的老小,如果有精力还要在家附近打一份工。比如去,认可她们为家中的付出的,又开在家门口商业街的,“女人当家”餐馆。
在后续的行程中,也证实了“离家近”、“工作时间灵活”确实是村里,县里的女性的重要诉求。比如在赫章县铁匠乡中井村的港华鲜花基地,花棚里的劳动工资是按天结算的;附近的女性和儿童在菊花盛开的季节采摘,也是按件计劳务的;位于大方县奢香古镇中心的手工首饰作坊也是计件算工钱,房间墙上挂着“不负青春”的字样,鼓励附近民众来工作,赚点零钱。 
02.
毕节市各地的本土女性承担着家庭养老育儿和经济压力,不愿远离家庭。同时也有另一批优秀的女性,离开自己成长的土壤,深耕扶贫产业,脚踏实地的同时,带领当地女性一起仰望着星空。
 赫章县六曲河镇的天葡庄园就是由一位来江苏的经理人,带着自己家驻扎于此,开展葡萄种植的脱贫产业的。除了种植和葡萄周边加工产业,他理想开展这个产业园区的旅游观光业务,能让来参观的孩子们暂时离开手机,与土壤连接。其中让我很惊奇的是他们正在建设一个航天科普馆,暂不提其可行性,我很好奇航天这个选题是如何选定的。在我与一直陪同我们的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女性聊过,我才找到答案。
这位女士比经理年纪大,穿着不修边幅,招待中也不出头,却十分精明能干,一会儿指导基地的高中暑假工前后拍照,一会儿招呼同学们吃葡萄,扫他们的客服微信。她闲下来聊了两句才知道她是经历的姑姑,离了婚,儿子去武汉上了大学,就决定陪侄子一家人经营这个葡萄基地,只在每年过年的假期离开两周,已是第四个年头。
我提问她离开家乡的动机,她拒绝了崇高的立意,说就是为了家人,“没想着扶贫,就是我侄儿他们需要我帮忙,我就来了”。看她工作得娴熟,我又好奇打听了她还在江苏老家的工作,是一位幼儿园教师,从没种过地,没做过管理,与葡萄有关的知识都是来了六曲河才慢慢学的。
这个航天科普馆,最初是她提议建设的。原因是贵州省常常是火箭推进器残骸的落区,需要疏散居民。有一次六曲河成为了落区,镇里的孩子们得知残骸落地,都十分激动,觉得自己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一点贡献。
过去和孩子们打交道的她觉得这样的参与感,会点燃当地孩子们心里的火箭。于是建议自己的侄子考虑开展航天主题的科普馆,除了建设葡萄园让孩子们的家庭富裕起来,让孩子们对祖国航天事业的了解更进一步,给他们一个梦想的去向。
03.
在铁匠乡中井村的建设鲜花基地的港华集团是由一对华侨母女管理的。她们带着自己专业知识和宽阔的眼界,从一个有情怀的企业家的角度开展鲜花扶贫产业,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丰厚的分红,也给他们带来了土地之外广阔的世界。
这位母亲年轻时在美国做服装生意,把中国制造的衣服卖进梅西百货;这位女儿在美国读书,毕业后进入金融投资行业工作。她们展开调研后,考虑了家乡广州“花城”的优势,考虑了地缘上广州与另一个“花城”昆明的距离和地貌相似性,选择了种植鲜切花。但是天有不测,遇上了寒流,收成不好,母女二人就果断调整了产业方向,朝附加值更高的芳香产业发展,开展永生花,香薰,精油纯露等产品。敢于确定如此高的定位,不仅因为她们的勇气,也源于这对母女先前积累的资源,使得她们可以引进先进的育种,纯化,开发团队,销售渠道等。
她认为,城市里的人们热爱精油,不仅是因为它能营养皮肤等,也是芳香的味道本质上就联系着脑海里的美好的画面,是一种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美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该体现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她认为她也在向当地的女性们传递着一个信息,就是除了生计,她们以后也可以向往更丰富的美好生活。
但这都是后话了,贫穷中的理想有时会像个陷阱。她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让在此务工的的人们三个月买上一辆通勤用的电动车,一年就能翻新自建房。
建立一个能在当地持续造血的体制是很多扶贫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培养当地人才,让产业可以自我繁殖,才真正实现了产业脱贫。在这,港华集团除了给参与占用土地流转的人们700元的保底和流动分红,她们也在培育当地的管理、技术人才。比如这里的明星员工,周巧,作为贫困户在南方务工返乡后来到花棚,从临时工转为管理人员,学习养殖育种技术,学习销售技巧。不仅脱了贫,还为家里盖了新房子,并计划明年在县城买上一套小公寓。
“有了她我不怕我之后会离开,因为她可以运转这个基地。就算万一这个基地关停了,她也不会返贫,因为凭她已经是一个有能力支撑自己与家庭的女性”,她提起周巧的时候十分自豪。这种女性之间的帮扶与连结,在我心里产生了沉重而悠扬的共振。
是啊,这些从远处而来的优秀女性,会有一天再回到远处。没人可以要求她们为了脱贫事业扭转她们未来的生活轨迹,所以如何离开,留下产业持续运转也成了一个问题。这些还在为了家庭老小生计而支撑着的勤恳的女性们,会有一天无比向往头上的星空,向往为自己买一盏香薰灯。她们不必完整地奉献给家庭,所以如何为她们守住一片可以放松的自留地,也是需要探讨的。但是这两群女性,在贵州毕节擦出的火花,确确实实影响了各自的人生,火花不必长久地燃着,也定照亮了更多女性的脱贫路。
在此之中,我置身事外地,却酣畅地听着她们的故事,其中的辛苦,沉重,灵感,成就,都让我深深感动着。暂且躲懒,没什么可以奉献给她们,只能把故事记下来,等有所建树再来接续前人的火把。
编辑:社会民生组-向钇凝
排版:柳馨然
  -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