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校长(jiangxiaozhang666)
10月5日,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真锅淑郎、克劳斯·哈塞尔曼和 乔治·帕里西,以表彰他们在各自相关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真锅淑郎、克劳斯·哈塞尔曼、
乔治·帕里西
凭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大气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给定相对适度分布的大气热平衡》,日本人真锅淑郎在90岁高龄荣获诺奖。
从2000年之后,日本已经有整整20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仅次于美国。
一边是经济学家唱衰日本“失落的三十年”,另一边则是在人类最高科学殿堂内屡屡斩获桂冠,真相到底是什么?
每当提起日本的诺贝尔奖,公知和精日们都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水平低一点的在阴阳怪气:“当我们忙着盖楼给GDP注水的时候,人家日本在勤勉踏实地搞科研;当我们为了那三两碎银疲于奔命的时候,日本科研院所里的灯光照亮了人类前进的道路。”
水平高一点的又在鼓吹日本民族的“优良性”,说什么“日本人民族性格最深处就是菊与刀,科技是刀文化的载体,诺贝尔奖在今天是'和平菊',这柄科技之刃随时都会化作凌厉的武士刀。”
还有人找出来2001年的资料,说日本在2001年提出了50年30个诺奖计划,如今不到一半的时间就拿下了20个,平均一年拿一个,"日本人的执行力还有科研能力,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这真是可笑至极。
日本新世纪之后的20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其中出生在1945年二战结束前的有14人。
这20名获奖者平均获奖年龄为71岁,做出获奖奠基性成果的平均年龄是41岁,相差30年。
啥意思呢?也就是说在2020年获奖的人,表彰的是你在1990年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排队的人实在太多,另一方面是重大科技成果必须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检验。
日本这20个诺奖获奖者,只有一个人的获奖成果是在21世纪初做出的,其余19人中,在60年代做出成果的有3人,70年代做出成果的7人,80年代做出成果的5人,90年代做出成果的4人。
▲日本新世纪诺奖得主
取得获奖奠基性成果时的年代分布图
因此,日本在2001年立下的50年30个诺奖这个目标,和日本这二十年的努力基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都是在吃老本,都是靠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科学家井喷。
所以吹“日本经济失落但科研人才爆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日本已经不追求经济增速,而是集中发力科研事业”等等论调的人快歇一歇吧。
日本近些年来的诺奖大爆发,就是在吃三五十年前的老本,就是在享受战后经济飞速发展期的红利。
我们再进一步看。
这20名诺奖得主中,全部都是在日本接受的高等教育,其中18人是在战后上的大学。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都至少培养出了4名诺奖得主,原帝国大学改造而成七所大学中,有六所都培养出了至少一名诺奖得主。
由此可见,想研究日本近二十年来的诺奖井喷,就必须深入分析日本战后30年内的教育变革。
的确,日本很早就开始重视教育。
早在明治维新前,全日本3000多万人口中,就有45%的男子、15%的妇女识字,这个水平与当时最先进的西方国家相差无几。
明治维新开始之后,日本更是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保证初等教育入学率,大力新办大学。1900年,日本就开始实行4年免费义务教育,1907年实施6年义务教育,到1910年,日本的初、中、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英国,成为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但很快,日本教育在20年代进入了至暗时刻。
▲1923年创刊的《科学画报》
军国主义上台之后,日本教育也开始让位于军事人才培养,在军国主义势力的主导下,1923年《科学画报》创刊,1924年《儿童科学》创刊,这些刊物都是在挂着科普读物的外衣,鼓吹日本在军事装备和军用科技上的成就,同时宣扬科技成果最大的价值就是军用,引导青少年选择军需缺口较大的专业,很多日本青少年受到影响甚至被洗脑,在选择专业时优先选择“服务战争”。
等到二战之后,被打残了的日本清楚,未来只有走经济建设一条路。
在美国的强力矫正(调教)之下,日本教育界也开始拨乱反正。
日本1947年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开始用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取代以往的军国主义教育 。东京、京都、东北、北海道等7所战时被军方主导的帝国大学,改造为国立大学,师生们都获得了一个宽松且稳定的科研教学环境。
很多1943年后紧急入伍的学生又回到校园,国家被美国摁在地上摩擦的痛苦回忆激发了这些学生的“爱国情怀”,憋着一口气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1952年,旧金山和约签署之后,美国从日本撤军,日本的“被殖民时代”宣告结束,学术界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黄金发展期。
但一系列科研成果的获得,除了依赖于良好的学术氛围,更离不开砸钱。
科研,是一项非常烧钱的事业。
而烧钱的前提在于你必须得有钱,日本政府不仅有钱,还很舍得花钱。
日本战后经济从5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高速增长,到1960年,日本政府又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十年计划。初定目标是未来10年中将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两倍以上。
最后超额提高了4.5倍,从1960年的16万亿日元提高到1970年的72万亿日元。
▲日本GDP增长图
进入到70年代,日本GDP继续高歌猛进,年均GDP增速高达13.6%。只有这样的经济增速,才让日本有底气和胆量在科研上持续砸钱。
1970年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额达到了1960年的6.48倍,1980年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额又在1970年的基础上增长了3.9倍。
到80年代的时候,日本的科研经费在GDP中的占比已经达到2.1%,超过美国。实际上这也符合各国的普遍认知,当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超过2%以后,会有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持续涌现出来。
而我们回看日本21世纪所获诺奖的科研成果,也大部分都是在70年代也就是研发投入飙升以后做出来的。
日本从5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起步,又于70-80年代在科研上疯狂投入,到进入到21世纪之后才迎来诺奖收获期。这证明了在基础科研领域的投入回报周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甚至要20-30年才能见到成效。
从国家有钱重视教育,培养出优秀的青年学者,这个周期要十几年,一个优秀的青年学者要找准方向持续发力搞出科研成果,这又需要十几年,等科研成果得到学界认可获得诺奖,这还要二十几年。
也就是说你从今天开始成为发达国家猛抓科研教育,想要批量出现诺奖得主,可能也要到三五十年之后了。
天天喷中国科研实力弱,诘问为什么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不了诺奖,带这种节奏的人,恐怕连大学本科都没毕业,一点关于科研工作和流程的相关知识都没有。
我们为什么拿诺奖拿的如此费劲,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富起来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想一想三十年前我们是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和科研条件?对比日本来看,我们的诺奖爆发期有可能将出现在2050年前后。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科研能力不足的唯一原因,就是穷。一百年前的欧洲物理学家,几乎全都是大户人家出来的贵族子弟。家里没有底子,谁会跑出来研究这些吃饭都费劲的东西。
穷国的科研能力,没有强的,富国的科研能力,没有弱的,即便是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依然有能力在少数一两个领域内通过持续投入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穷得叮当响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科研,然后取得巨大的成果最终成为富国。
普遍规律就是谁更富有,谁就越有底气和资本去搞科研、发展科技,各个科技大国基本都遵循这个规律。
【德国TFTBS清吻珠】根除幽门螺杆菌抑菌除臭
对科研工作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但对整个国家的科研体制来说,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只有当我们出现了少量的重大科研成果,出现了少数的世界级优秀学者之后,持续地去改进、完善我们的科研模式,这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正反馈关系,最终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实现全面的崛起。
而这一定需要经济基础做保障。
以前我们没有办法搞科研,是因为我们确实太穷。
现在还看不到明显的科研成果,是因为我们富起来的时间还太短,有些成果刚出来还没得到时间的验证。
但老蒋相信,现在的我们就宛如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就处在科研成果大爆发的前夜。
今年让老蒋印象最深的科研突破有两个。
一个今年5月的,可控核聚变实现101秒。相较于之前的世界纪录20s,我们一口气提高了5倍。
中国在可控核聚变上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落后西方国家至少20年的时间。
1990年,我们买入了苏联的托卡马克装置T-7(创造可控核聚变条件的装置),花了5年的时间,改装为我们自己的HT-7。
2006年,我们建造了属于自己的新一代托卡马克装置,HT-7U,勉强算上世界第一梯队。也是在同年,欧盟主导在法国建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预算100亿欧元,计划2020年竣工。
现在,工程投入已经超过560亿欧元,预计完工时间变成了2035年。
这期间,我们造出了自己的第二代托卡马克装置,并做出了里程碑式的成绩。而我们规划的第三代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也计划在2035年完工。
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我们至少已经领先世界15-20年,并且优势还会继续扩大。如果未来可控核聚变技术真的可以投入实用的话,那一定会出现在中国。
第二个重大突破是,我们实现了人工合成淀粉。
在实验室里,利用太阳能和一系列的生物酶,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淀粉。
长期以来,我们只能依赖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太阳能利用效率只有2%,而实验室里人工合成淀粉,效率能达到7%。
这完全是里程碑式的科学突破。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式低成本地生产大量粮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问问那些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尤其是非洲的穷国,粮食安全交给美国放心还是交给我们放心。
还有环境治理问题,现在都在减排二氧化碳,把碳排放权视作发展权,如果二氧化碳能变成淀粉,那简直太好了,把二氧化碳直接变成粮食,我们工业发展受到碳排放的制约就会更小。
当然这项技术还需要解决的就是成本问题,只要它能把成本降的比种地低,或者哪怕高一点都无所谓(因为可以节省巨量的土地),直接就能影响全人类的命运。
到时候中国不需要18亿亩耕地,可能1000万亩淀粉工厂就够了。
如果这项技术不能获诺贝尔奖的话,那一定是诺奖配不上它,而不是它不够拿到诺奖。
这两项科研成果,都是中科院拿下的,都能算影响人类命运的科研成果,和法拉第电磁感应、爱因斯坦相对论一个量级。
这说明,在越来越多的新兴领域,在引领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高度的革命性突破中,已经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
在这些新兴领域内,欧美的先发领先优势相对较小,也没有力量对我们展开技术封锁,各国科研机构都是公开公平公正地竞争。
现在我们已经证明,中国人就是不比欧美差。
所谓的中国人科研能力不行,中国的教育制度不行,中国的科研单位体制不完善,统统是直不起腰杆的人在妄自菲薄。我们当然要承认,中国的科学界和教育界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我们更要相信:
只要有钱投入,只要给我们一定的时间,中国人的科研能力,一定不比别的国家差。
我们可以再放眼未来三十年看。
去比较中日两国在80年代之后出生的这一茬科学家,看“失落三十年”里的日本人,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
看看他们谁在科研领域内的上升势头更猛。
他们一定在走下坡路,而我们,一定在走上坡路。
为防失散,请务必关注 姊妹号 “英杰读库”。
(合作,请联系微信:arscienc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