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清华大学精心策划了 “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作为首个梁思成个人展,“栋梁”共计展出362组珍贵文献。如此大量的珍贵资料同一次面世,实属百年不遇。

2021年9月24日,清华经管EMBA20级C班学生有幸在清华博物馆杜鹏飞教授及清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陈迟主任的精彩讲解下,参观了先生从求学、治史、规划与保护、建筑设计、教育等五个展出部分,深刻系统的了解了先生以身许国波澜壮阔的一生。
为向“中国建筑之父”致敬,展厅布置成一座墓园,一排排展柜如同碑林,镌刻着梁思成一生的成就。展厅肃穆,既有需仰视的先生画像,也有需俯看的珍贵手稿,先生的一生鲜活的浮现在眼前。置身其间,仿若我们也回到了那个年代。在黑与白构成的极简设计中,让我们有机会与先生亲切的对话。
西方视建筑为艺术之母,而在中国却被看成“匠作之事”。英国人弗莱彻Banister•Fletcher 1896年编写的《世界建筑史》中“建筑之树”插图对中国建筑的偏见,让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把编撰中国自己的建筑史、解读和弘扬中国的建筑文化为毕生己任。
彼时的日本著名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关野贞等人已然开始注意到中国建筑研究,梁思成对此深感忧虑:“我相信如果我们不整理自己的建筑史,那么早晚这块领地会被日本学术界所占领。作为中国建筑师,我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梁思成、林徽因回北平参加中国营造学社
梁先生一生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学术目标,一个是写一本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另一个是读懂一本当时的天书叫《营造法式》,用现代的语言和图纸把它从古文翻译回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王南

梁思成《中国建筑之斗拱、檐柱、柱础》
1925年,梁启超从国内寄了《营造法式》这本书给远在美国宾大学习的梁思成,并在扉页上写道:“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已,朱桂莘校印甫竣赠我此本,遂以寄思成、徽音俾永宝之。”
从收到父亲梁启超寄来的《营造法式》开始,一颗关于建筑理想的种子便深深扎根在梁思成心中。儿子出生,取名“从诫”,即是为了纪念《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这个名字有很深的梁林二人的烙印,因为他们俩所从事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追随这位宋代的建筑学家,破译中国古建筑的营造密码。
整个展厅的中心点上,摆放着展览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营造法式》(陶本,1925年,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藏)
梁先生是我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奠基者,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历史文物保护的开创者,还是近代城市规划事业的先行者,他为中国建筑学术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良镛
梁思成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建七学生在一起学生左起张锺、鲍朝明、应锦薇、朱爱理、何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影像资料,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藏)
梁思成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信手稿(1945年3月9日,信中建议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以1932年的天津蓟县辽代建筑独乐寺观音阁为起点,直至1939年对川康地区(今四川及西藏东部区域)的古建筑考察,梁思成、林徽因与学社团队先后测绘、拍摄两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足迹遍布中国15省200多个县。包括天津蓟县辽代建筑独乐寺观音阁、宝坻辽代建筑广济寺、河北正定辽代建筑隆兴寺、山西辽代应县木塔、大同辽代寺庙群华严寺和善化寺、河北赵州隋朝建造的安济桥等。
梁思成测绘山西大同善化寺普贤阁(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影像资料,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藏)
1936年林徽因在山东测绘滋阳兴隆寺塔(1945年3月9日,信中建议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山西应县木塔五层平面图,梁思成、莫宗江实测(1935年绘图,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藏)
梁思成绘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横剖面草图
世人皆知先生是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是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领导者,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办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先生出生于日本,11岁回国。14岁进入清华大学,先生也曾是一枚小鲜肉。是一个担任过学校乐队队长和第一小号手,拿过运动会的跳高冠军,会中日英法德五门语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翩翩美少年。
这样的家世、颜值,能够投身建筑、毅然回国,最终以保护中国古建筑为毕生事业,着实令我们敬佩!
除了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外,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爱情也素为世人称颂。通过展览,相信这对贤伉俪的爱情也是让先生毅然回国投身古建筑保护的伟大力量!
1919年,18岁的梁思成遇到15岁的林徽因,并因而选择了建筑系。“我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都不知道,林徽因告诉我,那是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爱绘画,所以我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
两个小时的观展很快就结束,先生的大师风范深深的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他深厚的家国情怀、深刻的教育思想、严谨的治学精神都让我们深深震撼。
作为清华学子,我们为拥有先生这样的大师而感到骄傲!先生为国、为家、对建筑、对教育的热爱指引我辈不断学习、不断前行。
再次环顾四周,大师身犹在侧,言犹在耳,愈发的难抑对先生的景仰、缅怀之情。
感谢童旦明老班长帮助联系协调到建筑系专家为同学们讲解。

展览中与陈迟教授交流视频
展览中与陈迟教授交流记录
 Q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而西方以砖石结构为主,请陈教授讲讲中西建筑的差异?
陈迟:是这样的,中西的建筑都是从实用的出发点。中国从古代开始产生出木梁木柱的框架结构,到汉代初具雏形,到了唐代比较成熟,到了宋代则是集大成。西方的建筑,例如希腊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综合了两河流域、埃及等文明逐步演进而成。罗马则是在希腊的基础上,尤其是在结构上,采用了混凝土和拱券,这样很多雄伟的建筑则不用依托于自然的地理地势。所以,罗马的都城、大的城市,包括其殖民地的各个据点都建立起来了。
从本质上也并非西方的几何等学科更发达,事实上,我们国家在周王朝时就有城市规划,如《考工记》记载就有公元前2000年左右。
西方建筑有“五种典范”与我国建筑有“营造法式”。所以从我国的“土木之功”到西方的“砖石之力”,可以说是历史文化不同,但殊途同归。
 Q 西方视建筑为艺术之母、文化之根,在中国却被看成“匠作之事”。虽然我国文化悠久,但建筑却难登大雅之堂,请问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陈迟:这个感觉是准确的。在梁思成回国的时候,建筑也仅仅是做一个工种,而不是一门艺术。很多从业者都是工匠,即便有点艺术成分的园林,也一般说成“三分靠匠人、七分靠主人”,淡化了匠人的作用。
之所以不被认可,是因为中国的社会制度的原因,还有是中国建筑的这种体系是可以传承的。例如师傅带徒弟,有口诀,但缺少文化记载。像北宋的李诫,写出了《营造法式》这样的巨作,他的级别也仅仅是将作监,是一个主管土木工程的从三品的官员。而西方不一样,西方很多建筑都是给神造的,中国是给人造的,最多是皇帝和王公贵族,这个差异就很大了。
在中国,唯有从梁先生开始重视,应该说梁思成建筑学家,学贯中西,有很好的西学基础,在此基础上开拓了中国建筑史这个领域。
 Q 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陈迟:通常的观点是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没有建筑,历史是什么样子,大家都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能够构建中国的建筑史,就是因为有很多以往朝代的古建筑遗存,当然也包括地下的文化、陵寝、壁画等。例如梁思成就是因为看到了敦煌壁画中五台山大佛光寺的壁画才找到了留

存于世最好的唐代建筑。
 Q 梁思成建立了中国建筑规范,尤其是与林徽因等大师倡导古建筑的保护,世人都知道“梁陈方案”。那么梁先生的这种思想以我们往后的建筑、社会、环境、生态等有哪些影响?
陈迟:这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城市规划。虽然“梁陈方案”没被采纳,北京的城墙没有被保护。但西安、南京的城墙被保留下来了,从这个角度看,也能看出梁先生古建筑的保护是有效果。现在整个社会的古建筑保护意识是和先生的倡导、呼吁息息相关的。

第二个是建筑设计,除了保护、修缮之外,梁先生的思想对建筑设计是有影响的。你比如中国要设计中国自己的建筑,即便不用木结构,但你要用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建设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建筑,这也是文化自信。
 Q 梁先生作为一代大师,其家国情怀、治学、教书育人等,对我们后代有很大的指引和启示,如果用先生语录中的一句话作为总结,您觉得该怎么说?
陈迟:梁思成有一篇文章,叫《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其中介绍了先生对中国建筑价值的判断,以及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我觉得有机会应该看看。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有一句话,叫“温故而知新”。我觉得这句话很能提升先,我们落脚点在新,但如果不了解过去,就不能创新,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意义。
注:《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是2011年4月1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思成(著)、林洙(编)。
图文 · 王宏章
排版 · 门一润
内容来源:清华经管EMBA20-C班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