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姐把基地当成流浪狗的中转站,被遗弃的狗在基地里“吃好,玩好”是最低标准。
6年间,基地从最初的30多只流浪狗,发展到现在近500只狗。
文丨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影报道

编辑丨张英 郑新洽 校对 丨吴兴发
本文1444字 阅读3分钟
9月20日,上海街头出现近百只被人遗弃的无主宠物盲盒,盲盒内都是些一两个月大小的小猫小狗,大部分出现脱水、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有的甚至死亡。消息在网上传播,许多爱心人士赶往现场对这些宠物盲盒内的小猫小狗进行救助。
这些盲盒中全部36只小狗被一名被称为“周姐”的爱心人士救助。如今,这些幸存的“盲盒狗”,在周姐的流浪狗基地内逐渐康复。
9月20日,上海,爱心人士将被遗弃的“宠物盲盒”转移至一处空地,并叫来兽医紧急救助盲盒中的小动物。视频截图
9月20日,上海,宠物盲盒中的猫。视频截图
9月29日,上海,宠物医院内,接受治疗的“盲盒狗”。
9月29日,上海,宠物医院内,接受治疗的“盲盒狗”。
9月30日,上海,流浪狗基地,周姐检查“盲盒狗”状态,它们看到周姐后都围了上来。 
9月30日,上海,流浪狗基地,周姐用手指伸入一直小狗的嘴巴,以小狗吮吸的力度判断狗的状态。
周姐带着状态不好的狗准备去医院做检查。
宠物医院内,狗做检查的间隙,周姐为它剪指甲。
宠物医院内,志愿者悦悦抱着一只状态不佳的流浪狗等待检查结果。 
周姐今年54岁,9年前,丈夫和女儿偶然抱回一只流浪狗,也开启了周姐的流浪狗救助之路。之后,她救助了多只流浪狗,还当起了动保志愿者。 
2015年,周姐从其他动保人士手中一下子接手了30多只流浪狗,并自己花费30多万元在嘉定区专门打造了一个流浪狗救助基地。随着救助过的流浪狗越来越多,周姐在上海动保圈渐渐有了名气,很多志愿者把流浪狗送到她的基地,有人甚至把狗直接遗弃到基地门口。 
周姐和一只基地内的流浪狗亲昵。 
6年间,基地从最初的30多只流浪狗,发展到现在近500只狗。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基地进行了2次扩容,面积是最初的3倍,并分成奶狗区、小型狗区、中型狗区、大型狗区、免疫区、隔离区、哺乳期狗区、娱乐区等区域,周姐还主导成立了一个10人的志愿者小队,有人专门为狗洗澡,有人专门训练狗,有人负责照顾生病的狗,有人负责对接领养人……
志愿者查看基地内的流浪狗。 
志愿者给狗洗澡。
周姐把基地当成流浪狗的中转站,被遗弃的狗在基地里“吃好,玩好”是最低标准。它们被打扮得漂漂亮亮,能够在领养活动中被爱心人士领养进入家庭,体验“家庭的爱”才是它们最好的结果。 
经周姐救助并被成功领养的流浪狗已经超过2000只。
9月29日,上海,流浪狗基地,周姐对一只即将被送国外的狗进行检查。
周姐在办公室休息,狗围了上来,她随手抱起一只。
基地内的流浪狗还是越来越多,承受能力已经饱和,但是每次有新的流浪狗被发现,周姐还是舍不得丢下它们。新收留的“盲盒”狗在基地得到了专业医治和细致照顾,大部分都脱离危险存活了下来。
周姐专门为“盲盒狗”腾出了一块生活区,铺着人造草皮,散落着各种狗狗玩具,靠墙的大幅喷绘上,狗狗们可爱高兴的特写照片围成了爱心的图案。
9月30日,上海,流浪狗基地内,周姐给一只小狗喂药。
“盲盒狗”们慢慢恢复活力,每次周姐靠近检查,它们就拥到周姐脚边,周姐随手抱起一两只贴脸亲昵。周姐说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她一直执着于救助流浪狗,她觉得,是因为这些小生命总能触及她内心深处的柔软。 
洋葱话题
你对此事怎么看?
后台回复关键词“洋葱君” ,加入读者群
推荐阅读

“宛平南路600号”出圈记

郭刚堂:走出“失孤”的日子

妹妹“缇萦”的战争

有你“在看”,我们会更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