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出门不带证件就寸步难行。
嘉峪关城楼
“八米外”老读者可加微信pauladrienmaurice防失联,验证留言请标明关注本号的日期
2019年4月1日起,国家移民局全面实施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便民利民新措施,实现了三个“都能办”,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今天来简单说一说通行证件的历史。
1
名称溯源
现在全球通行的护照(Passport)名称,在《清史稿·邦交》卷一五五中首次出现,时间是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距今174年。虽然护照这个词语出现的很晚,但是通行证件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出现的很早,在历史上,类似护照这样的通行证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先后有节、符、传、过所、公验、度牒、路证等名称。长期以来,出入境证件没有明确的国内、国际功能区分,晚清及民国时期,统称护照,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
2
最早的通行证件——节
在纸张出现之前,通行证件都是以玉、铜、木、竹等实物形式存在的,统称为“节”。《周礼·地官·司徒下》有“掌节”条,据东汉郑玄解说,“节,犹信也。行者所执之信”,意思是,“节”是使节所持的信物。今天我们习称的“使节”一词保存了“节”的本义。
现存较早的、著名的节非鄂君启节莫属。战国鄂君启节铸造于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1957年在安徽寿县出土。鄂君启节是当时楚国当政的楚怀王颁赐给楚国贵族、商人、封号为鄂君的“启”的金节,拥有此节,鄂君启就可以在楚国境内自由通行,各地关卡不得阻拦。
现藏于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鄂君启节
如果说“鄂君启节”是国内通行证件的滥觞,那么朝廷使臣所用的“节旄”就是最早的国际通行证件。根据《汉书》等记载,“节旄”由皇帝或诸侯王颁授,系“尊王命给使臣执以示信之物”,后来将表人的“使”与表物的“节”连用就出现了“使节”这个词语,一直沿用至今,除了“使节”外,“节制”“节度”“节度使”等词语亦源于节。汉代节旄以竹制作,柄长八尺,节上缀饰有牦牛尾,故称“节旄”。
与“节旄”相关的、最为人熟悉的人物就是汉代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在北海牧羊十九年的苏武了。《汉书·苏武传》记载,匈奴将苏武流放至北海,苏武“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尽管处境艰难,但仍然将代表自己大汉使者身份的节旄随时带在身边,节上的牦牛毛都掉光了,也不放弃。苏武成为深具气节、义不屈节的忠臣象征,与之相反,像李陵那样的背叛行为被称为“变节”。
 苏武在北海仗汉节牧羊
3
历史上使用最长的通行证件
“过所”出现于汉代。东汉刘熙《释名》解释说:“过所,至关津以示之也”,意思是在经过关口、渡口等处出示,以便通行的(证件)。现在护照(passport)来源于法文,原意是口岸通行证,与中国古代“过所”含义异曲同工、不谋而合。
(一)汉代过所
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汉简是20世纪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在出土的汉简中有一份西汉时代的过所,非常珍贵。据《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大意是说: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居延县令某尚(姓氏省略)、县丞(县令副职)某忠行文所经水路关口,派遣亭长王丰奉朝廷之命外出购买马匹,请沿路的酒泉、敦煌、张掖等郡的驿站予以接待,随从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办理。签发人是居延县令史(在试用期内)某翊、县里属吏某褒。
 居延汉简
汉代“过所”类似今天的通行证加介绍信,强调出差人是公务出行,要求过往关卡见证放行,并由传舍(驿站)供应食宿。在正文背面加盖公章,以供查验。
(二)唐代过所、公验
过所自汉代出行之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到了隋唐时期,既有过所,又出现了公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通行、验证制度。所谓“公验”即官府开具的证件。说的通俗一点,“过所”是当时的通行证件,“公验”即相关部门将过所察验完毕后,在证件上加盖公章,即为公验。《唐律疏议》规定“行人无过所私度者处一年徒刑”。
唐代西行求法的玄奘法师就是违反了这条规定,在无过所、公验的情况下私自“偷渡”出境。《西游记》中描述的唐僧持有唐太宗所发的“通关文牒”到西域诸国畅通无阻的情况在历史上不存在,一是唐代无所谓“通关文牒”,这是明代的制度;其二守边军将帮助玄奘偷渡出境其实是一种违法行为。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了石染典过所,系开元二十年(732年),瓜州都督府、伊州刺史等发给西州商人石染典的通行证件。过所中记载,除了他本人外,还有3名随从和10头驴。在这件过所上,还粘附了沙州都督府、伊州刺史张宾发给石染典的公验。
石染典过所,首都博物馆藏
石染典过所是发给本国人的通行证,下面几件收藏在日本的过所、公验是发给入境的外国人的通行证件。这是唐朝台州刺史陆淳发给来唐求法的日僧最澄等人的公验,又名“台州牒”,现藏日本滋贺县延历寺,是日本国宝级文物。
陆淳发给日僧最澄的公验,又名台州牒
台州牒之所以珍贵,在于发证人和持证人都很有名。发证人唐台州刺史陆淳是唐代著名的经学家,他去世后,柳宗元为其亲书墓表。持证人最澄是日本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是精通三藏的佛学大师。一张公验,两位名人,堪称史上最著名的通行证件
唐时,日本来华访学的日本僧人很多,除了最澄之外,日僧圆仁也很有名。
圆仁公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134X30.5厘米
圆仁是日本入唐求法的高僧,在近十年间足迹遍及中国七省,用日记体裁写成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被称为世界三大旅行记之一。圆仁公验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是唐大中七年(853年)福州都督府发放的通行证件。该年八月十五日,圆仁随商船来到福州,要到天台山、五台山和长安巡礼求法,向福州都督府申请公验,类似今天到海关办理落地签证。
4
威猛霸气的大汗“护照”
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元蒙政权对速度的追求超越前代。蒙古人南下中原后,引入并改进了中原的符牌和驿站制度。符牌是朝廷赐给臣下的通行证件。符牌的式样不同,赐予对象、给予的权力也不同。
元代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夜行铜牌。图源:扬州博物馆
元代实行宵禁制度,持有此牌的不受宵禁制度限制,可以“持此夜行”,日夜畅通无阻。这还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下面这面由忽必烈汗颁发的“公务护照”金牌。
忽必烈汗颁发的“公务护照金牌。图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网站
这是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忽必烈金牌(铜铁合金),展览方的英文说明是“帝国护照”,金牌上的波斯文意思是:“我是大汗的使节,如果你敢招惹我,你死定了!”真是简单粗暴,让人印象深刻。
5
护照的前身——明清“关照”
相比汉唐,明代西部边境大幅度向内地收缩,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成为边境线上最后一道隘口,明清两朝均在此派重兵把守,任何出入此地人员都要凭当地嘉峪关游击府签发的“关照”出入境,“申请关照”一词演化为“请关照”,后来又演化为“请多关照”,成为日常俗语。明清的关照样式已经非常接近后来的清代护照,按照内容分为运粮、运盐、经商等格式,填上申请人的姓名、日期等即可。
嘉峪关运粮关照。图源,嘉峪关城市博物馆
6
千呼万唤始出来——清代护照
清代,随着国家交往日益增多,作为国际通用的出入境证件,护照一词正式出现。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9月7日,清朝政府与俄罗斯签订了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中有一条:“两国既永远合好,嗣后往来行旅如有路票,听其交易。”《尼布楚条约》使用拉丁文、俄文、满文三个文本,后来翻译成汉语时候,将拉丁文表示护照的词语译为“路票”,有时候也用“执照”一词。这是中外交往之间,首次正式在法律文书上使用护照一词。
由于技术落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护照无照片,为了正确辨别持照人真伪,中国护照多为以文字描述持照人的体貌特征,如身高、体态、肤色、胡须等。因为文字冗长,这种单纸护照面积都大的超出人想象。例如1899年9月1日,由清朝驻美国公使伍庭芳签发给中国某外交翻译官的一纸护照来看,其护照长87厘米,宽56厘米(8张A4纸并排,相当于42寸电视的面积),实是为近代世界护照中开本最大的一种。
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签发机关五花八门的清代护照。图源:搜狐网
7
民国时期——护照加签证制度
民国时期,前期沿用自清代开始的单纸护照,1922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本子护照,因军阀割据混战,单页护照仍继续签发。护照制度以1931年国民政府颁布的《护照条例》为分水岭,结束了此前护照颁发杂乱无章的局面。
上图为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发的单页式护照。下图为外交部发给叶希夷(叶挺)的本式护照,图源:首都博物馆网站
民国时期,不仅护照制度臻于完善,签证制度也日益健全完善。1930年,国民政府颁发《查验外国人入境护照规则》,要求入境外国人所持护照必须经中国驻外使领馆签证。此前,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人去日本,既不需要护照,也不需要签证,买一张去日本的船票就可以了,江浙一带去日本的船票有时比去国内其他城市还要便宜。
上图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签发的签证。
说起中国签证,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何凤山。何凤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他在任期间为大批犹太难民签发“生命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屠杀,他因此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
在维也纳中国驻奥地利总领馆工作的何凤山,图源:百度百科
1938年7月,在维也纳中国领事馆外排队领取赴中国签证的犹太人。当时世界各国迫于纳粹淫威不给犹太人发送签证,唯有中国敞开大门,接纳了许多徘徊在生死关头的犹太难民。
1946年,中国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根据条约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缔约方之国民……,并除其本国主管官厅所发给之有效护照,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外,应无须申请或携带任何旅行文件。”相比于今天国人赴美签证难以申办,当时中国人到美国去很简单——免签。
8
从严格审批到按需申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袭了将护照分为国内护照和国外护照的做法。1949年11月28日,政务院发出通知:“国内护照由公安部制发,国外护照由外交部制发”。直到1950年3月之后,护照发放权统一收回到外交部,各地政府不得再颁发出国护照。此后,国内护照的用法不再提及,护照专指“出国护照”。护照样式最早是单页式,后来发展为本式,先后经历了多次改版。其中1950、1953、1958版都是中俄文对照,1971、1975版改为中英法文对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内护照。图源《中国护照》
在改革开放之前,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无法、无能力也不需要出国的,护照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陌生、遥不可及的。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全国仅批准21万人因私出国,绝大多数都是归侨和侨眷,对于数以亿计的国人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出国人数激增,据国家移民局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全国出境游人次突破1.5亿,大批国人可以走出国门,护照也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了。
据2019年亨氏护照指数统计,在世界各国护照便利方面,日本以免签/落地签189个国家和地区稳居第一。中国护照则从2018年第71位上升至67位,呈稳步上升趋势,享有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或落地签待遇。期盼随着国家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大,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早日实现护照在手、走遍全球的目标。
参考资料:
《中国护照》,范振水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版
《唐代过所研究》,程喜霖著 ,中华书局,2000年6月版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谢桂华、李均明著,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版
《嘉峪关及明长城》,高凤山,张军武编,文物出版社,1989年3月版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网站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行的《忽必烈的世界――中国元代艺术展》网页
若觉得文章不错,请点亮右下角的“”和“在看”,在右上角为八米外设置星标,让腾讯接收到您喜欢本号的电波,彼此不再错过
“八米外”老读者可加微信pauladrienmaurice防失联,验证留言请标明关注本号的日期

本文转载已获原创平台授权
本号致力于传播多元化观点,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点赞+在看,让好文绽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