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一篇关于高晓松老师的稿子,想了好久,每当思路成型,高老师总会起新状况。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看着高老师的体型由肥变瘦,听着高老师的阵地从美利坚转到人民网,变得太快,让人拿捏不住。
幸好,就像孙猴儿被如来佛压在了五指山。高老师现在没法变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不会再看到他的新花样。
那么,我就动笔吧。
01
高老师的歌,我是听过的,那是很多年前了。他的词和曲始终没脱离高中生到大学低年级的阶段,每个人会听一阵,然后就过去了。
高老师的脱口秀,我也是看过的。记得某天一哥们给我发来一段视频,是高老师现身说法,讲他早年间戴绿帽的故事。故事梗概是他出钱出力供养了一位女大学生,同时也是自己的女朋友。但这位女朋友在上大学的时候,又结识了另一位同学作男朋友。从此就成了典型的三人行:周一到周五是男同学和女同学亲亲我我,周末换成高老师插播一段美女与野兽。
抱歉,那时的高老师还很年轻,可能也算是个鲜肉。
在此之前,虽然我知道高老师的脱口秀节目很火,但碍于瞎忙,从没认真听过。听完这一段,我对高老师产生了兴趣,并且很佩服。一个成功男人竟然能够洋洋得意地讲述自己的绿帽经历,这心胸......骨骼清奇,脸皮够厚。
然后,我就开始隔三岔五去听高老师的节目,开车的时候,坐车的时候,擦车的时候......高老师是名妥妥的老司机,知识面丰富,什么话题都能不住口地说下去。老实说,我是个知识面很窄的人,浅薄贫乏,听高老师讲故事倒也有趣。直到某一期,他讲到了我的专业,我竖起耳朵认真听了一遍,大跌眼镜。
对喽,看似博学多才什么都懂的人,只有触及到你的专业了,你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博学。当高老师开始讲《金瓶梅》,我才明白他平日里摇头晃脑实在是晃悠半瓶子醋。
高老师啰嗦了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意思,《金瓶梅》就是低俗版的《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很多是能对照起来的。比如潘金莲,就是低俗般的林黛玉。
潘金莲和林黛玉有没有共同之处,有很多:
比如她俩都很漂亮,身材都是细长型的,脸衬桃花,眉弯新月。
比如她俩都有才艺,林黛玉是大家里的小姐,诗写得好,学问也够深。潘金莲不过是大户家里的婢女,没学过诗,但可以品竹弹丝,女工针指,知书识字。
比如她俩都非常机智,林黛玉自然是心较比干多一窍,潘金莲也是聪明剔透,大家庭里的那些小勾当,只要微微一露,就逃不过她老人家的法眼。
另外,她俩的性子里都善妒,林黛玉固然是冷嘲热讽每一位情敌,潘金莲虽然是西门庆的第五个小妾,但每当探悉西门庆移情别的女人,她总要气得发疯。
那么,高老师说的没错了,潘金莲就是低俗版的林黛玉?
大错特错,在诸多相同的表象背后,是两人根本的不同:林黛玉专情,潘金莲滥情。
02
人通常都有瞎操心的毛病,我也不例外,有时候我会想:高老师的那段三人行的时光,会不会在他心里扎下深深的影子?从此见到女大学生,就要怒发冲冠凭栏处,拔刀相向。
不会的,据高老师自己的叙述,他早就把这事儿忘干净了,还是喝酒的时候,当年的狐朋狗友提起来了,他才使使劲想了起来。
是高老师被伤得太深了,潜意识里选择了遗忘吗?
不像,因为高老师自己的爱情生涯,也是见一个爱一个的老司机。
关于高老师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网上传说很多,据我了解,传说的不全,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但高老师毕竟是个文化人,如果像吴亦凡一样只根据脸蛋和身材下手,那不就纯属动物本能,跟所谓文人骚客不沾边了吗。
既然是文人骚客,那就必须得跳出动物本能,在见一个爱一个的欲望之上,披件“一见钟情”的雨衣。
一见钟情,多文艺,多浪漫。这一点,高老师做到了极致,就像他第一位太太,认识三天就结婚;他的第二位太太,在选秀的舞台一亮相,台下当评委的高老师就已经按下“娶她”的按钮。
见一个爱一个是流氓,一见钟情是情圣。显然,高老师是在用实际行动去塑造情圣形象。对于我们这个含蓄羞涩的民族,情圣不常有,几百年才能出一个,每一个都能在历史长河中留名。我搜肠刮肚,上一个能想到的情圣,应该就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
很可能,暗地里,熟读四大名著的高老师把自己想象成为粗壮版的贾宝玉。难道不是吗,左看右看,高老师与贾宝玉有很多相同:
比如他俩都是大家族里出来的,贾宝玉不必说了,高老师也属于名门望族,祖父曾是清华校长,外公曾是院士,小时候他读的是上清华北大如喝白开水一样平常的北京四中。
但是,高老师有一种叛逆的性子,考上清华不好好读书,没熬到毕业就退学去弹吉他了。这又与贾宝玉相同,在《红楼梦》的续书里,贾宝玉是考上进士的。但他没有按部就班去当官,而是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大家族里叛逆的公子哥,自然,就应该多情。
贾宝玉的多情是超越高低贵贱的,无论是小姐、丫鬟、尼姑,或是不留胡子的小生,都可以是他留情的对象。
一部《红楼梦》里,与贾宝玉有过暧昧的女生加男生,不下十人。
既然多情,就容易移情,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也用不着太专情,就像贾宝玉喜欢的秦钟和蒋玉涵,转头去跟别人相好,贾宝玉就很大度,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这些贾宝玉能做到的,高老师都能做到。当高老师摇着扇子侃侃而谈他的绿帽经历时,心底里也是把自己当成了多情公子。
多情不亚于贾宝玉,才华方面,高老师更要超过贾宝玉。贾宝玉写诗是不太行的,高老师写的词却是传唱大江南北,青春、浪漫、诗和远方,很行。
那么,高老师就堪当粗壮版贾宝玉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在诸多相同的表象背后,是两人根本的不同:贾宝玉真真正正,高老师有点假。
03
写到这里,看似发散的问题汇集到一个点上。
有人会说,林黛玉专情,潘金莲滥情,那是因为两人生活的环境不同。林黛玉是大家闺秀,门规严格,想滥情也没有机会。
如果把林黛玉丢到潘金莲一样的环境,没准,林黛玉也会一样的滥情。
“没准”这个词,我也常在文章里用,没准会这样......没准会那样......但是在这里,我要斩钉截铁地表明立场:林黛玉即便是落入市井百姓家,也一样不会滥情,因为她的审美很高,一般的人她是看不上的。
审美这东西,跟文化有一定关系,但也不是强相关。很多文凭很高很博学的人,审美差得还不如初中毕业的。
审美这玩意,跟出身有一定关系,但关系也不算大。名门望族里的烂人多得是,看看贾府的那一大群,还有好亲戚薛蟠,生活中都是充满了三俗。
至于其它因素,诸如年龄多大,地位多高,国籍在哪,身价几何......都有点关系,但也没多大关系。许多大妈跑到了纽约,照样伴着最炫民族风的音乐跳广场舞;高老师游历世界,最喜欢的活动仍旧是泡在饭局里大侃特侃像个胡同串子。
审美到底是怎么养成的?我至今仍搞不太懂,但有一点我是懂的,林黛玉的审美很高,她看上的人,必须是真真正正。
诺大的贾府,那些来来往往的男人,无论是老爷、少爷、仆从,别看一个个仪表堂堂、道貌岸然,背地里哪个不是装满了功名利禄。往富贵上奔,向权势处靠,为争一项油水多的差事明争暗斗。即便是发奋读书的,为的也是去谋一个功名。
诺大的贾府,唯一算是真真正正的,除了门口的那个石狮子,也就是贾宝玉了。
贾宝玉虽然顽劣,但他有真性情:喜欢的就毫不顾忌去喜欢,不怕风言风语;讨厌的就不加掩饰去讨厌,管他什么条条框框。
即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史湘云,当过来劝他要结交台面上的朋友、谋划今后的前程的时候,贾宝玉立刻就恼了,从此就疏远了史湘云。
如果贾宝玉可以选择,他肯定不会选薛宝钗,因为这样一个道德楷模的外衣底下,掩藏的是一条通向功名利禄的路。
电影《无间道》里说:“我以前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
好人?坏人?现实生活中很难像电影里那样区分清楚。从艺术的角度,把好人和坏人区分的清清楚楚的,通常就不是好电影、好小说、好故事。
但是,真人和假人却可以区分。无论在哪一种语境里,无论屁股坐在哪一个蒲团上,人们都更尊重真人,讨厌假人。
选择遵从内心,不作假、不装叉,把喜欢和讨厌大声地、明确地说出来,是高老师做不到的。
这些年高老师说了太多话,一会向左,一会向右,一会追着东风跑,一会又扑向西风。虽然高老师驾驶技术实在好,但这也说明,他不够真诚。
04
高老师的百度百科里,标签已经是美籍华裔音乐人了。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从这个标签里就能探悉到。
所以,在不久之前的重要节日里,高老师出来献唱,哼着小曲表现得神魂颠倒的时候,就很假,很不如贾宝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