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哥说:今天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特发两篇相关文章。第二篇文章发不出来,想看的请扫码到涛哥俺的知识星球看吧(详情见本号今天第二篇文章):

“国父”孙中山并不只是革命先行者,还一生非常喜欢读书,和图书馆也颇有渊源。孙中山自己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曾评价孙中山的读书道:“于古今中外有用之书,可称无书不读。什么《十三经》、《二十四史》,什么《民约论》《资本论》,只要有关政术治道、有益民生国用的书,一有空隙,就马上把卷展玩,心就领,神就会”。
1879年,年仅13岁的孙中山随兄孙眉赴檀香山,在英国人创办的伊奥兰尼公学求学。学校有个图书馆,藏有不少欧洲的政治、哲学和自然科学书籍,使孙中山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有人回忆说:“总理(孙中山)常到檀岛图书馆阅览群书。稍有余钱,辄用以购书,甚好学精神,实为人所不及,故生平藏书亦丰。”
1886年,孙中山回国后,在广州博济医院附设的南华医学堂求学,南华医学堂的图书馆也是他常去场所。
次年,孙中山赴香港西医书院读书。在学院图书馆里,孙中山不仅借阅医学专业书,更博览欧洲文艺复兴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有关书籍,培育了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种子。
1894年,孙中山以“振兴中华”为宗旨创建兴中会,决心革命推翻清朝。此后,他一边四处革命一边四处流亡。
在流亡生活中,孙中山仍念念不忘找书读,“见缝插针”利用所在地图书馆读书。1896年,孙中山在英国伦敦遇难,经老师康德黎医生营救脱险后,他凭借一张伦敦大英博物院东方部图书馆的读者证,几乎天天泡在阅览室里读书。
据清朝驻英公使馆雇佣侦探报告,开始的2个月,孙中山每天读书4小时,自第2年起,每天则读六七个小时;读书倦了,就伏在桌上小寐,醒来又继续攻读;除了用餐时间,哪里也不去。有时还不外出就餐,拿几片面包取杯冷水充饥。
大英博物院图书馆的刻苦读书,让孙中山接触到欧美诸国的社会主义思潮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使孙中山的革命理论和学说更加丰富,还让他认识了图书馆东方部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道格拉斯及日本、爱尔兰、俄国等志同道合者。
每到一地,孙中山也常常挤出钱来购书。但因为四处流离身无居所,“每年所买的书籍,读完了之后,便送给朋友去”。1918年,孙中山定居上海著述《建国方略》,而上海缺乏完善的图书馆可供利用,于是他决心在自己住宅营造自己的图书室。
据宋庆龄回忆:“我的丈夫有许多书,他的室内四壁挂满了各种地图。每晚,他最喜爱的事是铺开巨幅中国山水、运河图,弯腰勾出渠道、港口、铁路等等,而我给他读马克思、恩格斯,还有著名科学家如汉道科-埃利斯、危普顿·辛克莱等写的书。那是我当学徒的日子”。
坐落在上海香山路的孙中山故居,如今便保留着当年孙中山图书室的布局,楼下的书房约占三分之一面积,壁上挂着地图,四面栉次鳞比排列着玻璃书橱,书橱里分门别类地竖着许多书籍。
“开卷有益”,实际上,真正有大成就的人一般都喜欢读书。孙中山献身革命日理万机,都这么努力读书,你还有啥理由不读书呢?
●●●作者简介:张守涛,文史作家、南大硕士,大学老师,出版作品《说说当今这些文化名人》《先生归来》《凡人鲁迅》《书香留韵》,个人原创公号涛声一久、神州生气。
接点击↑↑播放视频关注给你更多好看
连续六周直播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

热文推荐:

被刑拘的罗昌平做过什么?如何看待此事?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
鲁迅还在,我们还在
张文宏的30件不为人知的事
神州依然生气,铁甲依然锋利
欢迎各位加入本文作者、知名青年学者、文史作家张守涛的涛哥读书会,将带大家精读有关疫情的好书《鼠疫》《白雪乌鸦》和方方著作等一百多本好书,详情请点击《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究竟有多不同?》,可直接扫以下二维码入会。更多好文猛文请见本号知识星球,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入圈,详情见《如何看到别处看不到的文章》。
观文化万象,听时代涛声
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
长按以上二维码即可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