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炒注: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1
志愿军与美军一起把酒言欢
天在朋友圈无意刷到的一个视频,瞬间把我感动了,令人久久无法释怀。
视频来自于视频号“CCTV国家记忆”,这是CCTV-4中文国际频道的官方栏目《国家记忆》,讲述者为志愿军第一军政治部干事庞玉安。
1953年7月27日上午十点,朝、中、美三方签署停战协议,打了三年多的朝鲜战争终于要结束了。这天晚上10点,停战协议正式生效,在炮火中震颤了三年多的三千里江山终于归于平静。
炮火停止的那一刻,有位老战士回忆说,他身边有位老排长,默默地哭了,他终于知道,我们死不了了。
未等硝烟散去,还来不及庆幸自己活下来了,昔日拼的你死我活的人们,便从各自战壕中走出,把衣服都脱了,光着膀子,像亲兄弟般坐在一起,聊着天,喝着啤酒,满脸笑容。

他们走出掩体,欢歌笑语,尽情享受着和平的时刻。歌声代替枪声回荡在战场,舞蹈代替逃命跳动在大地,礼物代替手榴弹扔向对方,美酒代替子弹洒落在阵地,但碰瓶子的祝愿不是平时“身体健康”“阖家欢乐”的祝酒词,而是千篇一律的:
希望我们不要在战场上再见!
一旦作战任务终止,他们扣动武器扳机的手,也会友好地紧紧握在一起。
是啊,国庆七天,我们从各种角度评论这场战争,却唯独忽视了上战场的士兵是怎么想的。战争结束那一刻的场景,已经完全说明了士兵是怎么想的。
他们不想打仗,他们想活下来,想回家,想过正常的生活。
2
士兵之间没有仇恨
1914年圣诞节,一战刚开打没几个月,比利时伊佩尔地区,英德苦战。
这一天,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两国士兵不约而同地放下枪,点起蜡烛唱起圣诞歌。双方都受到对方感染,心照不宣地缓缓走出战壕,在阵地举行了一场联欢派对,他们带着自己的食物、香烟和酒,彼此交换礼物,好像忘记了前几日的恶战。
这还不够,双方都觉得不尽兴,还踢了一场足球赛,观看球赛的两国士兵一边喝彩,一边互相递烟和聊天。这应该是世界上最独特的球赛了。
后来的英国Sainsbury&apos超市以此为素材,拍摄了一个三分半钟的反战圣诞广告。
1918年11月11日停战时,英国士兵在德国战壕里合影,脸上写满了喜悦,终于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
伊·卡斯伯森在BBC历史杂志上写道:“战争结束的那一天是一个奇怪而美妙的狂欢节。”
二战结束后,一位德国老兵的故事,十分打动我。
罗迪14岁的时候加入了希特勒青年团,经历了在东线与苏联的惨烈战争。二战结束后,作为俘虏的他被释放回家,见到母亲的那一刻,他只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便是“只要活着就好”
后来他去莫斯科,认识了一位当地老人,一番闲聊才知道,两人都参加过顿河战役。曾经彼此厮杀要置对方于死地的人,现在坐在了一起聊天,这种情况让罗迪显得很局促。但这名莫斯科老人笑着举杯述说:
我们多么地幸运,在噩梦一般的战役中,我们最终都活了下来,还有什么比这更加重要的呢?我们不该忘却这段历史,但也不能过度执着于历史仇恨。”
在全世界,不分国界,不分人种,人性是相通的,生命在炮火面前是那样的脆弱,那些亲历战争的人们,只是野心政治家的工具,他们厌恶战争。
士兵与士兵之间没有仇恨,他们都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他们都没见过对方,也没听说过对方,哪来的仇恨呢?
可口可乐有一支大受欢迎的广告《边境线上的两名士兵》,时间1分钟,没有台词,但搞笑而深刻。
国界两边有胖瘦两位士兵,来回巡逻,气氛紧张,而这时瘦士兵拿了一瓶可乐喝起来,胖士兵也想喝。瘦士兵看到后,果断地再拿出一瓶,左右望了望无人发现,便递给对方。
对方欣然饮下,相视微笑,气氛友好。
两人突然意识到自己还在巡逻呢,这么玩温情似有不妥,立马收起笑容,表情严肃,挺直腰杆,“正经”地来回走正步。
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但人性是可以共情的。那种严肃紧张是一种强制,友好放松才是自然。
3
《诗经》
国庆期间,有读者在“小炒读书会”分享了一则讯息:

这位读者分享信息的时间是10月6日的半夜,我看了后很有感触,竟一时辗转反侧。

原来,我们一直以为的爱情诗,其实是反战诗
又填补了一项知识空白。
《诗经·击鼓》是我国最早描写战争背景下士兵心态的诗歌,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被称为“征戍诗之祖”
当时是春秋时期,在轰隆隆的战鼓声中,邶国士兵踏上了救陈国的南征之路。但士兵并不愿意离开,其他人都在国内修城墙,只有自己要去陈国与宋国作战,“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但是战事持久,士兵不能回家,思乡思家心切,心中忧伤不已,“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长时间的战事使得士气低下,军纪涣散,以至于有的士兵把战马都搞丢了。
诗的高潮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士兵曾与妻子承诺过,生死不离,相伴至老。
但是,战争不结束,士兵就无法回家,他不得不接受现实,又回到了救陈的战事当中,最终发出“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的哀愁,悲叹再难与妻子见面,再也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诺言
最后两段呼吁回家的声音与诗歌开头的“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的声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不就是对和平的渴望和战争的反感吗?
这是出征将士的共同心声,他们出征在外,无一天不渴望着战事早日结束,早一天回到家中,家里有自己朝思暮想、日夜牵挂的妻子。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多么平凡的许诺,在诗歌背景下又显得是这样的刻骨铭心。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人们只知道这句话透露出的爱情之美,不知道它实质的反战之深
4
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的著作《战争与和平》有多璀璨,就不多说了。“上帝要那些人灭亡,必先使他们发狂”就来自于这本书。
小说的背景是拿破仑征伐俄国,但看完整本书,就会有一种被书名欺骗了的感觉,因为整本书都在大段大段讲和平,涉及战争场面的叙述很少。即便真正到了战争的场面,书中也没有精彩伟大的描述(好比说骑兵冲到步兵方阵切菜切瓜),而是惨烈、伤亡、逃跑。
拿破仑莅临战场指挥战斗,无非就是在那里喝喝茶,听听报告,并没有带领士兵冲锋。
你都感觉不到这是事关俄国民族存亡的卫国战争。但是这就是真实的战争,这就是现实主义的战争。没有那些宏大的上帝视角,对于一个个具体的人而言,所有人在战争面前都是渺小的
小说尽管以战争为线索,但通篇都在表达反对战争的人道主义,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托尔斯泰对战争各方的受难与同情。那一句“凡是对别人有害的事都是错的”表明了他旗帜鲜明的反战立场。
这就是《战争与和平》能成为世界明珠的根本原因吧。
1950年圣诞节前夕,美国《生活》杂志的战地记者道格拉斯·邓肯在朝鲜战争上采访一位美国士兵:“假如现在是圣诞节,而我是上帝,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你想要什么?”
士兵低头想了一会儿,艰难地说出:“tomorrow(明天)。
发动战争与承受代价,往往是两拨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