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庆七天长假,后台的消息超过1000条。
翻了下,有800多条都是“长津湖”。

我知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想输入关键词,看看我有没有写过这个主题的文章——其中应该也有不少之前看过的读者,想重温下。

只能再次说下:
“馒头说”这个微信公号除特殊情况,没有“关键词回复”这个功能。如何检索往期文章,我至少已经专门发过三次了,在微信公号菜单栏的第三项也给出了两个快捷入口,这里就不再说一次了。

这篇文章我这里再贴一下吧:

这篇文章写于2017年,当时除了《上甘岭》等一批老电影外,几乎没有任何全面描述朝鲜战场的电影,所以我在文末写到:

“拍了,我肯定会买票去看。”
所以也有不少读者的留言,是来询问的:
“现在电影上映了,你去看了吗?”
我当然看了。首映那天,从青岛坐高铁回上海,晚上8点到的,买的9点的票,就去看了。
看完后自然想说两句,也确实不少读者留言,说等着看我的影评。

但也有人劝我说算了,还是别写了,因为“有几篇写拍得不好的,都被骂得很惨。”
但还是觉得要写——电影拍出来就是应该做好被大家评论的准备的,而且自己花钱买的电影票,还不能说两句观后感吗?

各种观点的影评已经铺天盖地了。

所以今天就简单聊两句吧。
2
我之前看到过一个说法:

不是非常了解“长津湖战役”的观众,
对这部电影的满意度,
肯定高于很了解这场战役的观众。

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啃冻土豆。

如果你一开始并不了解“长津湖战役”乃至整个朝鲜战争,你肯定会对我们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里啃一个冻土豆的场面大受震撼——尤其是对比电影里美军的感恩节大餐。
事实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王树增先生的《朝鲜战争》中还描绘过一个细节:美军当时在前线的感恩节大餐不仅前菜主菜甜点冰激凌一应俱全,中高级军官入座还都是有手写席卡的——如果电影把这个细节也表现出来的话,对比会更强烈。
所以《人民日报》微信公号前两天发了一条新闻,说一个云南女孩看了电影后回去啃了一个零下16度冰冻的土豆,哭了——她发现根本啃不动,感慨当时志愿军战士们遭遇的恶劣环境。

我觉得这就是电影的魅力:让很多原来并不知道的人,通过生动的影像了解到了那些细节。
但对于熟悉“长津湖战役”的观众而言,志愿军战士在零下30度的天气里啃冻土豆,就着一把雪吃炒面粉,这些细节早就无数次感动过他们了。所以当他们看到画面呈现出来的时候,并不会那么的受震撼,有些可能只是会心里说一句:“嗯,这点拍到了,可以。”

“冰雕连”也是这样一个道理。

熟悉“长津湖战役”的人,都知道冰雕连,都曾大为震撼——那是人类超越自身人体极限而做的最后抗争。导演组肯定也知道“冰雕连”这个细节绝对不能剪掉,再怎么短也一定要放上去露一面。于是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

之前不知道冰雕连的观众,看到那短短的几幅画面时,大受震动,甚至会为美军敬礼而感动落泪,而熟悉这个细节的却会大为不满:怎么没头没尾出来这么一段?那么好的素材就拍成这样?
杨根思连也是这个道理。
当时负责主攻下碣隅里的是志愿军20军58师,因为拿了一张日本人那里的错误地图,迷路了,在28日拂晓才赶到攻击地点,已经错过了27日的总攻时间,所以在下碣隅里的美军已经完全做好了战斗准备。
但顽强的58师还是在天寒地冻的28日晚间发动了大规模的强攻,并且艰难拿下了下碣隅里东面一块可以俯视美军阵地的高地。
天一亮,美军就利用优势火力进行了疯狂反击,而守卫这块重要高地东南小高岭的,是58师172团3连的一个排,3连连长杨根思亲自带队上阵地,击退数倍于己的美军的8次进攻,打到最后一个人,全部牺牲。

不熟悉长津湖战役的观众,看到杨根思抱着炸药包冲向美军,会觉得很感动,他们不会过多去想:前面还是志愿军排山倒海地发动攻势,一转眼怎么我们变成死守阵地了?而熟悉战役的观众就会觉得:那么英勇的一场阻击战,就这么没头没脑插进来了?前因后果都不交代的吗?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进攻的一个场景。有不少军迷对志愿军潮水一般的密集进攻场面也感到不满:“三三制”才是我军在朝鲜战场上运用成熟的一个进攻战术。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津湖》面对的是两个观众群体:
一个是之前并不了解这场战役的,一个是了解这场战役的,后者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要远高于前者。

这可能也是《长津湖》上映后,口碑出现分化的原因之一。
但是有一点要说的是:无论是否了解这场战役,大家看的都是同一部电影。
那么从电影的技术角度上来说,大家是可以有共同的探讨标准的。
3
抛开其他因素,《长津湖》这部电影,从技术上来说,是有遗憾的。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就我而言,看到片长是176分钟的时候,心里是有点兴奋的:这次时间充裕了,应该可以拍得完整过瘾了。
但看完第一部分伍千里回家探亲那部分,心里就有点不安:照这样的展开程度,176分钟怕是远远不够啊……

后来电影的进程映证了我的担心:回家探亲一段,火车上新兵入伍一段,入朝后遭遇飞机一段,与兄弟部队邂逅共同炸信号塔一段,这四段凑一起,基本上2个小时已经快过去了。

当时我心里真的着急啊:快进入正题,快进入正题啊!
现在回过头来复盘,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我觉得这部电影的详略分配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段探亲,有存在的必要,可以交代抗美援朝的前因,但真的是……太长了!固然画面可以表现得很美(基本也可以看得出是哪位导演的手笔),但砍掉一半乃至2/3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第二段火车上新兵入伍,为伍万里从一个新兵蛋子开始成长做铺垫(虽然我对我军当时是否会直接把一个连枪都没摸过的少年直接送上一线战场表示怀疑),也没问题,但还是可以砍掉一半的(比如那些嬉笑追逐戏等等)
第三段遭遇敌机,一下子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敌我装备的差距,尽管有些军事上的小瑕疵,但没什么大问题,缩1/3。
第四段的那场小型遭遇战,就这个片段本身而言,还是挺精彩的(应该也可以猜出是哪位导演的手笔),无论从画面音效还是紧张刺激程度,都让人有透不过气的感觉。尽管飞索射击引爆炸药包,坦克互射这些桥段估计会引来军迷的不满,但我觉得作为电影而不是纪录片,还是可以接受(当然如果能更严谨一些就更好了)。但这个片段的问题不在于这些小瑕疵,而在于喧宾夺主了——让人觉得这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高潮所在。
好,这四段如果能省下个把钟头的时间,放哪里?我觉得应该放到对“长津湖战役”全局的投入上。

既然这部电影叫的是《长津湖》,而不是叫《我的连长我的连》、《七连之喋血长津湖》或《全歼北极熊团》,那就不要只靠电影快结束时那些幻灯片一样的片段或字幕来展现,而是实打实把镜头拍出来:
九兵团12万精锐子弟兵,是如何克服恶劣天气和装备上的巨大劣势,在柳谭里、新兴里、古土里和下碣隅里等地,从北向南,把美军陆战一师和陆战七师,分割包围成五块的。
(图片来源:铁血社区)
这场炼狱般的大战役,光靠一个点——第七穿插连——是很难全面展现的,必须要有一些面上的东西。往小了说,就像拍一部《辽沈战役》,结果主体只拍了“塔山阻击战”一场战役,往大了说,就像拍一部《二战》,结果主体只拍了“敦刻尔克大撤退”,观众肯定是不解渴的,甚至是迷糊的。
当然,也需要拍一些美军的,不只是惊慌失措或咆哮大吼。
成立于1941年的美国“王牌中的王牌”陆战一师,是如何从一开始的极度震惊中恢复(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中国人目标居然是要全歼自己),稳住阵脚,最终决定连面子也不要了,拼死撤退的(这是当时他们做出的唯一正确决定)
撤退途中的美军。在撤退时,史密斯接受了美国媒体的采访,留下了那句著名的“场面话”:“见鬼!我们不是在撤退!我们是在换个方向进攻!
长津湖战役,换个角度说,就是一场不断包围与反包围,阻击与反阻击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扎了一个很大的口袋,但由于美军优势火力和先进装备,包括我们在战术上的一些考虑不周,这个口袋还是破了。
整个“长津湖战役”,并不是只有全歼“北极熊团”这样一场战斗的,而是一场全局绞杀,是一场阻击与突围的惨烈战役,而真正的悲壮也正是在此:
明知困难重重,明知装备相差悬殊,但志愿军战士还是义无反顾地发动决死攻击,在各个高地,各个桥梁,各个山谷对美军的师、团、营、连发动一次次冲锋,并且为了阻击敌人,前仆后继,死战不退。

从柳潭里经下碣隅里的崎岖公路,是中美两军绞杀的修罗场:白天,凭借飞机和坦克的掩护,美军猛打猛冲,拼命向南突围,晚上,志愿军趁着夜色反突击,把白天丢失的高地和阵地再抢回来,然后在天亮后,用血肉之躯阻挡美军的进攻。
战斗最激烈的一天,美军一整天拼尽全力,只能撤退500米。
而这些,电影里都没表现出来。

但只有展现这个过程或前因后果,才能理解杨根思,才能理解“冰雕连”,才能理解美军士兵后来回忆起来依旧觉得心有余悸的画面:
“在照明弹下,中国士兵一群一群地从树林里冲出来,他们在树林里不知躲藏了多长时间,树林边有条小河,十多米宽,河水不深,河上的冰已经被我们的炮火炸碎了,河水冒着水汽在缓缓地流淌。
中国士兵正在淌水过河,上岸后,他们的两条裤腿很快就被冻住了,他们跑得很慢,因为他们的腿被冻住了不能弯曲。我们的火力很猛,他们的火力很弱,而且没有炮火掩护,枪好像也被冻住了。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
冰天雪地里,负责在高地阻击的一位志愿军战士
如果时间允许,也应该拍一下“水门桥”。

关于个故事,这里不展开了,具体可以看:那座炸不断的“水门桥”……
展现敌人的先进和强大,并不是示弱,而是客观承认差距和现实,而且更能体现我们的意志和决心。

在《长津湖》影片末尾,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追到港口,望着远去的美舰高声欢呼——从电影表现的手法来看,无可厚非。但很多当时志愿军追击美军的画面,并不都是这样的,比如12月10日发生在水门桥附近的一场追击战斗。
当时美军是一批坦克部队外加一个断后警戒的步兵排,一辆坦克发生了故障,堵住了后面8辆坦克和步兵排。
这时候,公路两侧响起了零星的枪声——追赶上来的志愿军向美军发起了冲锋。
但事实上,当时能追上来的志愿军战士只有几十个人了,饥寒交迫,体力透支,但他们没有多想,也不考虑自己其实处于人数劣势,还是立刻向美军大部队发起了冲锋。
美军抛下所有坦克和辎重,不敢还击,迅速撤离。

而追赶的志愿军战士,也跑不动了。

陆战一师车辆经过水门桥时的照片
听到一个消息,说《长津湖》原来准备的是上、下两集,因为各种原因,被剪到一集了。
这当然可以解释一些剪辑不理想的问题,但我觉得,即便是一集,176分钟,对很多导演而言也已经是很奢侈了。

在叙事手法和剪辑手段上,这部电影无疑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4
《长津湖》当然不是只有遗憾。
首先说说影片的画面和质感,还是非常过硬的。国产战争片至少从场面特效上来说,已经完全不输好莱坞大片了,那种真实残酷的战场氛围浸透到了每一个画面细节,硬件上完全过关。
我曾经在2017年那篇文章里说过,希望以后拍长津湖,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怎么表现?其实不需要喊口号,说道理,用旁白,只需要你能把真实的战争还原,观众们就能知道和平的可贵。
当然,也有人曾质疑一些电脑合成画面太假,比如开往朝鲜的途中,“闷罐车”车门拉开,一幅万里长城的壮美画卷。没错,这个情节确实设计得有些刻意,而画面也确实有些合成的痕迹,但当时我还是被震撼到了,没办法,“万里长城”在中国人心中就是有特殊的含义和情感。


然后是演员。

应该说,《长津湖》里演员的表演基本都还是到位的。我个人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位。

一个是易烊千玺。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看易烊千玺的电影,我觉得他对伍万里这个角色的拿捏还是不错的。不管这个角色本身设置是不是有问题,但他把一个桀骜不驯的少年的那种劲道给演出来了,而之后的整个转变过程也不算尬,能演到这个份上,很不容易了。
另一个是胡军。胡军是“老法师”了,整部电影,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他的“雷公”,那种狡黠中有宽厚,唠叨中显勇毅,给演出来了。
我个人觉得,如果导演让胡军一开始有事没事就哼《沂蒙山小调》,那么他牺牲时响起这首曲子的BGM会更让人感动
这里还想多说一句的是雷公牺牲的那段。
在以前的主旋律战争片中,正面英雄人物的牺牲时,画面必须是壮烈的,必要时还要配雄壮的BGM,但是这几年来的一些主旋律战争片已经不这么做了,而是要反映两个字:真实。
雷公牺牲的时候,满口喷血,喉头作响,浑身抽搐,一句完整的话都很难说了,最后支支吾吾吐出的话,不是“祖国万岁”,不是“这是我这个月的党费”,而是:
“我好冷,不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
雅观吗?不雅观,真实吗?很真实。
英雄也是人,是人就会有恐惧,有害怕,有挣扎,但也正因为他们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他们的那些所作所为才显得如此英雄,才能深深震撼到我们。

当然,最后我觉得值得一说的,还是这部电影本身。

5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除了《上甘岭》等一些老片外,我找不到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影。

2007年,《集结号》上映前曾有宣传,说是展现抗美援朝,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看了,电影本身不错,但其实所谓的“展现抗美援朝”,只是轻轻带了一笔而已。

所以四年前在写长津湖战役的文章末尾,我说如果哪天这场战役能拍电影,我肯定第一个买票去看——因为能拍电影,毕竟还是不容易的。

我知道看不到类似主题的电影可能有各种原因,比如国与国之间的敏感,比如对这场战争的各种声音。但是,这场六十多年前的战争,绝不是我们这些行外人指点江山说两句就能剖析得一清二楚的,而且无论如何,那些在异国他乡抛头颅洒热血的志愿军战士,都是英雄。他们绝不应该是一些人嘴里轻描淡写的一句“炮灰”,也不是什么为了“一将功成”而枯的“万骨”。他们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妻子的丈夫,父母的儿子,孩子的爸爸,他们确实是抱着“保家卫国”的信念,踏上异国冰天雪地的战场的。
那么,就应该有电影来表现他们,纪念他们。

哪怕这些电影并不完美,但没关系,至少拍了,至少是一个开始。
据媒体报道,《长津湖》上映以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来祭奠的人明显多了很多,不少人在烈士的墓前摆下了我军现在各种先进武器的照片,告慰当初在装备差距极大的情况下仍英勇作战的志愿军战士。
这就是电影能起到的作用。

最后,时间回到1952年的9月,九兵团奉命从朝鲜回国。
车开到鸭绿江边,兵团司令宋时轮要司机停车。
下车后,宋时轮向长津湖方向默立良久,然后脱帽,弯腰,深深鞠躬。

抬起头来时,头发花白的宋时轮泪流满面,不能自持。
如今,知道你们,记住你们,纪念你们的人会越来越多。
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永垂不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