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假期过得好吗?
我们这个假期挺充实的,我持续一个月的咳嗽终于好了,又恢复了运动。每天早上全家去公园跑步。
前四天都是朋友聚会的节奏,后面三天让小D去参加了运动营。其实一直想报名游美的国庆营,没想到很早就满了。接下来真的要提前做计划了。

我和先生的朋友都有孩子了,现在的聚会基本上谈论话题是离不开孩子的。
这次聚会,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孩子难带,总是很多问题,特别焦虑和担心。
1
坐不住的孩子
朋友A,孩子1岁半,特别愁孩子坐不住这件事,总是怀疑儿子是有多动症。
这次聚会,总能听到她追着儿子在说,你看你,怎么又跑了呢?过来坐着呀。你要学习哥哥姐姐呀,你看大家都是坐着的。
看得出,她为这件事很犯愁,还专门坐我旁边想请教。我第一反应和她说,真没啥呀,我女儿1岁半的时候,比你家儿子更加坐不住呀。
显然,这个答案无法让她满意。她和我分享了,自己买过哪些书和玩具,想要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和坐定这件事。
我认真看完她手机里的截图和笔记后,和她说,道理和理论你都懂了,学得特别到位了。我和你说个不同的角度吧,你看看有没有启发。
就刚刚,你儿子已经吃完饭了,然后你希望他可以继续“坐得住”,在餐桌上待着对吧?这是你的期望。

你换位思考一下呢?你儿子是什么感受啊?
我是你儿子的话,我会这么想,我吃饱了,你们都在聊天,没有大人关注我陪我玩,我好无聊。看看周围,诶,我想自己跑跑,这是我刚学会的技能,多有趣。
我这段话说完,她似乎自己也在思考了。
我又接着继续说,你知道的,我女儿因为是28周早产导致肌张力低,3岁前,每次去检查,医生总会问,平时动得多吗?愿意动吗?
你看呀,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低幼孩子就该是“好动”的,这才是“正常”。
才1岁半的孩子,你非让他像我们大人那样,可以坐30分钟,怎么可能呢?

最后呢,我给了她一个小方法,孩子每个阶段关注的能力不同的,你家正好处于对于运动感兴趣的阶段,多让孩子动,而不是“训练”他不动。
随着动多了后,适当加入带有规则的动,比如,红灯绿灯停、老狼老狼几点钟、三三三我们都是木头人,定向跑等等,就可以了。
专注力不只是可以“坐得定”,而是可以在有了明确目标后的“自我控制”。
2
输不起的孩子
朋友B,孩子3岁刚过,和我说,孩子太玻璃心了,根本输不起。
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不管是家里和父母玩桌游,还是幼儿园和小朋友们玩游戏,赢了就开心,输了就撇嘴,有时还会哭。
父母太担心了,于是经常在家“故意”让女孩输,想以此来提高她的抗挫力。

当时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应,那天我们一起在玩成人桌游,大家竞争很激烈,结果朋友B输了。只见她一个劲地在那嘟嘟囔囔,还说不玩了。
因为大家都熟,其他人就调侃她,是不是玩不起啊,输了就不玩了啊。
下午茶的时候,我就和她开玩笑,你看看你,都是奔4的人了,一玩游戏就像孩子一样,非要赢,输了就不开心了。

她立马反驳哦,那当然啦,游戏也要全力以赴呀,输了不开心说明我在意呀。如果不在意结果,我当然可以变得很大度。
我听她说完这段话后,没有立马接话,而是保持微笑一直看着她。她一脸诧异地问,怎么啦?又没说错。

我笑着说,你看看呀,解释自己一套一套的,说起自己女儿,立马就愁得不行。你女儿那也不叫“输不起”,输了不开心,人之常情啊。
她听完后,愣了一下,若有所思后回答,对哦,这么一说有道理的,毕竟她才3岁多。
所以啊,我们别总是一遇到孩子输了哭了就定性孩子输不起。
有时候贴标签对于我们家长的危害力是更大的,因为它会让我们提前脑补很多没发生的情景,提前让我们担心未来:孩子输不起-玻璃心-以后怎么办?
一旦进入这样的思维模式,我们容易把自己的焦虑和恐慌放大,从而反而忘记了如何正常观察和应对孩子。
孩子输了好好安抚,孩子赢了一起庆祝,日常生活让孩子有输有赢,这样的孩子慢慢自己就学会调试了。

很多时候,方法真的就是这么简单。
3
讨好型的孩子
朋友C,孩子7岁出头,非常懂事。没想到朋友也愁,担心女儿是讨好型人格,长大后容易被人欺负、占便宜。
说实话,之前我一直以为朋友是在开玩笑,小D和她家孩子一般大,对比一下,我都感觉她家是“天使”,还有啥好愁的呀。

没想到这次聚会发现,朋友是真的担心。我们几家人一起近郊游,这个女孩全程非常照顾其他的弟弟妹妹,玩什么吃什么也总是听大家的决定。
她妈妈就会盯着问,你到底喜欢什么呢?你别管别人,你先说自己喜欢什么?

那个女孩每次回答总是,我都可以的,看大家吧。朋友本来就是个心急的人,几次下来,我能感受到她的火气了。

就把她拉住,我们走在大部队最后,和她聊天。
朋友一开口第一句话,你说我和她爸都不是这样温吞性格的,怎么生了这样的女儿?

我说,冉冉多懂事,多好呀,你这是在着什么急啊?
她继续说,这哪是懂事啊,这明明就是讨好人格吧,我们家庭对她也不严格,她为啥自己心里想的就不说呢?
我又接着问,那你怎么知道,她心里想的没说呢?
朋友也是一愣,然后说,你看看,其他小朋友,都有自己想法,都会闹,她怎么就没有任何想法呢?
我又和她说,哦,原来你是想确定她有没有委屈自己,没表达自己想法呀。那你回头直接问她呀,
干嘛每次大庭广众之下,咄咄逼人,灵魂拷问呀。

朋友沉默了,我勾着她的肩和她继续说,你看呀,我小时候就是个老好人,你小时候是个“自我中心”的主,后来我们不都有一点点改变了,我变得更有界限了,你也学着换位思考了。

这当中发生的变化,我们一起吃过的亏,也许会让你替女儿多想一步。但孩子没经历过我们所经历的啊,你的拷问,只会把她推开。
想想我们自己,真正的成长都是来自自己的,当那一刻我们开始学习问自己,对方这样做,我舒服吗?我这样对别人,我舒服吗?别人舒服吗?

所以呀,多问问孩子内心的感受,让她从小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知道自己的感受后,孩子做任何行为,都是他们的自主选择,我们也就不会代入“受害者心理”了。

前几天,我收到朋友C的微信,她和我说,后来和女儿聊了一次。
女儿很确定地告诉她,妈妈,这些事我并不介意呀,大家都开心,我也很开心的。如果我真的介意,我肯定会说出来的。
末了,朋友打了一句话,看来我真的养了一个懂事的女儿。

4
有病和没病的故事
最后分享一个看似无关的故事。
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严重便秘,我把这件事看得特别严重。于是,搜罗了网上各种疗法和药物偏方,都不管用。越不管用,我就越关注,然后总是没起色。
去年,我把这件事和你们分享了。
有一位读者和我说,大J,我之前也和你一样,后来去做了肠镜,医生和我说,我们有一部分人直肠比别人长一点点,不是非要每天排便的。
之后,我不再把这件事当成天大的事了,那些偏方啊药啊都停了,不再关心排便频次了,没想到后来竟然每天都有了。
看自己/孩子有病时,就会拼命治病却不好;看自己/孩子没病时,也许病就好了。
育儿有时也是这个道理。

大J叨叨叨
不知道大家从悠长假期回过神来了吗?反正我没有。似乎作息、脑瓜和精神状态都需要重新调整。
如果你也是,那我们彼此作伴哈,别焦虑也不自责。人生嘛,就是歇歇停停再走走。
对了,北京和杭州的云闺蜜们,如果还想带孩子去看儿童剧的,这个别错过呀⬇️
觉得文章有启发
记得点赞鼓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