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小鱼

来源 | 有书 (ID:youshucc)
要说今年国庆档的电影,那一定得聊聊《长津湖》。

上映首日票房已超过3亿,目前更是打破了12项票房纪录,票房已破16亿,口碑一路走高。
电影取材于1950年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中美两支最精锐的部队,展开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殊死较量。
这场战役,让号称军事最强的美军经历了“历史上最惨烈的大败退”,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重大转折点。
电影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戳中无数人泪点:“我们把该打的仗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再打了。”
身处和平盛世的我们,很难想象在那个炮火连天的时代,那段近乎陌生却并不遥远的历史上,发生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但正是因为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繁华盛世,家国安宁。
那段浸满英雄们血和泪的岁月,那一群无惧无畏的年轻人,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该忘却。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年近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杨德盛,从四川的家中出发,飞越2260公里,来看望他的老连长杨根思。
墓前,老人手捧一束花,久久伫立,接着掩面而泣:
“连长啊,你的兄弟杨德盛来看望你了……”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时间仿佛倒流回71年前,那个异国他乡的难忘寒冬里。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爆发。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陆续抵达朝鲜北部的长津湖地区。
他们要面对的,是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陆战第1师。
志愿军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只要9兵团能够隐蔽开攻,就能将美军打散,再围追堵截,逐个歼灭。
杨根思所在连队奉命扼守长津湖出口小高岭,切断美军的南逃退路。
为了夺下这块阵地,美军押上了二十多架大炮全力轰炸,无数战斗机在天空中投弹、扫射。
阵地大部分工事被摧毁,白雪皑皑的小高岭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眼看弹药用尽,这个生平炸过无数敌人工事的爆破高手,抱起10公斤的炸药包,拉响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40余个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这一年,杨根思年仅28岁。
“老连长牺牲时,我离他只有100多米,远远地就看到了冲天的火光。”站在烈士陵园广场,杨德盛老人陷在回忆里泪眼婆娑。
对我们来说,《长津湖》只是一部电影,一场战争,甚至是一段历史。
但对于那些亲身经历过战场的老兵,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沉痛记忆,更是一生都无法从骨血中抹去的伤疤。
在十几岁的年纪,目睹了枪林弹雨,鲜血汩汩,看着战友从身边一个个倒下,甚至尸骨无存。
他们身上带着无数荣耀,却早已把自己掩埋在那段时光里,拼尽全力地活下去。
一个英雄是故事,成千上万个英雄就是历史。
在长津湖战役结束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在世界战争舞台赫赫盛名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留下这么一句话:

“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
在这场军事实力对比悬殊的战斗中,志愿军战士们靠着顽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不仅征服了对手,更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看了这样一张图片。
美国士兵身穿厚厚的棉大衣,正在分切一只烤火鸡,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事实上,他们帐篷里还有温暖的火炉,吃的有牛肉馅饼、水果蛋糕,喝的是热咖啡,鸡尾酒。
在长津湖50年不遇的极寒天气里,志愿军战士们却只有单薄的棉衣。
为了躲避美军不断的低空侦察,他们白天潜伏在雪地里,晚上在寒冷的冬夜摸索前行。
因为行动隐蔽,不敢生火煮食,每天的口粮是冻得硬如磐石的土豆,没有土豆就挖树皮、野草,沾着雪水和焦屑充饥。
有人从被子里抽出棉絮做成手套耳套保温,用玉米须子裹脚,围在一起取暖,可每天仍有大量的战士被冻伤、冻死在行军的路上。
20军的一支连队,奉命驻守水门桥伏击敌军,他们在零下40度的雪地里匍匐了六个昼夜,一动未动。
当美军南逃的先头部队侦察至此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保持着战斗队形,俯卧在厚厚的雪地中。
每个人手里拿着武器,怒视着敌军的方向,仿佛一座座随时可以跃然而起的“冰雕”。
全连没有一个人后退,129名战士全部牺牲在阵地上,化成了长津湖永久耸立的丰碑。
美军士兵被彻底震撼了,他们脱下军帽鞠躬行礼,向可歌可泣的“冰雕连”致敬。
后续部队打扫战场时,在一名叫宋阿毛的战士手心里发现了一张纸片,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战友们高喊着:“勇士和阵地同在,英雄与日月同辉!”
每当看到老兵对于抗美援朝战场的讲述,总是禁不住泪如雨下。
“牺牲”这两个字,我们可以轻易用键盘敲打出来。

但对于战士们来说,那是他们用行动捍卫的职责,是长津湖数以万计的年轻人真真实实,短暂而又壮烈的一生。
正如《长津湖》电影中说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也没有冻不死的英雄,但军人的荣耀永存。”
是这一战,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家园,奠定了中国人民的世界地位。
那些牺牲在异国他乡,倒在冰雪中的英雄们,他们的事迹值得被歌颂,他们的精神值得被永远铭记。
时间可以过去,伤痛却无法抹去。
浙江衢(qú)州,一段视频引无数人泪目。
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余元利,高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唱到动情处,老人瞬间趴在地上匍匐前进,随后摆好战斗姿势,目光深邃而坚定,一如在战场上那样。
老人的口齿已经不是很清楚了,但这个动作早已融在了老人的骨血里。
想到战场上的敌人,死去的战友,余老嘴里碎碎念叨着,努力连接起当年的场面。

敌人打跑了,战友却再也回不来了。
遗憾定格在回忆里,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台。
抗美援朝老兵郑时文在入朝参战的时候年仅17岁,谈到那场惊心动魄的上甘岭战役,老人眼眶泛红,强忍泪水。
“敌人一天三十多万发炮弹,阵地是尸骨成堆,炮火将地面犁了一遍又一遍,打成了人肉的‘酱缸’。
同志们都牺牲了,叫什么名字不知道,都是无名战士,英雄,太多了。”
抗美援朝老战士许辅志,在接受采访时,情绪几度崩溃:
“我们连就在韩国境内三七线打的,我的那些战友就埋在三七线了,每一次我都在想,那些抬回来的有没有他们啊……”
有没有呢?不知道。
有的人没能留下完整的躯体,有的人找不到一块白骨,只留下了一些遗物,一副眼镜,一个徽章,一张字条。
今年9月,第八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共有109位,在这之前,我国已经连续7年迎接共716位烈士遗骸回国。
可是这个数字远远不够,还有数以万计的烈士,留在了异国的土地上。
他们失去了父母,失去了战友,失去了故乡,这个世界不再有人记得他们的模样。
他们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悄无声息。
一位73岁的退伍老兵皮腊生,手里拿着一张画像泣不成声,反反复复地说:
“爸爸,我终于见到你了,我终于把你带回家了……”
他的父亲皮秋菊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连张照片都没能留下。
兄弟三人为父亲修建了烈士纪念碑,如今碑上才终于有了父亲的照片。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昔日炮火连天的时代已经过去,和平的时间久了,我们早已忘记了战争年代的残酷。但正如那句话说的,因为他们相信未来,所以我们才拥有了现在。
天下虽安,但忘战必危。
中国人骨子里的意志不能丢,那段任人欺辱的历史不可忘。
前几天,孟晚舟女士回国了。
一位91岁的老兵在直播前激动地鼓掌,用颤抖的手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儿地摇晃。
画面令人动容。

那一刻,他的脑海里应该闪过了那个炮声连天的时代,那群牺牲在敌人阵前的战友们,那段刻骨铭心的艰苦岁月。
他一定想替那些战友们好好看看,祖国在一步步走向强大,人民在一步步走向富强。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中国早已不是原来的中国。
想起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他们不需要奉信神明,他们的神迹,来自他们的民族。”
百年前的中国受尽了屈辱,我们没有反抗能力,没有话语权,更没有尊严。
百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大产业蓬勃兴起。
让所有人看到,一个从不会被击败的民族,一个冉冉升起的泱泱强国,正朝着世界之巅加速走来。
最后的最后,我真诚地想说:
山河已无恙,如今繁华盛世,如你所想。
何其有幸能生在今日和平的中国,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向所有的中国军人致敬,向所有为国而战的英雄们致敬!
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愿我们的生活幸福安康!
图:@电影长津湖

*作者:曾小鱼,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ID:youshucc)。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转载请联系有书君微信号:youshu925。封面图来源微博@电影长津湖。原标题:《长津湖》火爆热映:71年前那群最好的年轻人,每个中国人绝不能忘!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你也“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