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一天(9月30日)上映的军事题材电影《长津湖》,到10月3日,票房已经突破13亿元人民币。今天,有望突破15亿元。
猜测到7天假期结束,这部影片将实现票房超过20亿元,或接近30亿元。由于这部影片在院线的排片量高居第一,这出爱国大戏肯定是大赚了。
人民网的一则报道称,感人至深的战友情、惨烈悲壮的战斗戏……,许多观众表示,“场面震撼”、“太好哭了”。“十一”假期第一天,《长津湖》就以4.1亿元的单日票房,创下了国庆档历史上单日最高票房纪录。
这两天,濠哥涉险以电影《长津湖》为出发点,先后写了两篇文章(极限作战、苦难辉煌:如何评价长津湖战役?毛公的战争:长津湖、抗美援朝与朝鲜战争),获得了不错的阅读和评价,也得罪了一些网友。包括收到了一些辱骂、号称取关及举报,导致其中一篇文章的评论功能被关闭。还连累濠哥去年6月25日撰写的《朝鲜战争70年:金日成赶走了苏军,美军也撤了;他又赶走了志愿军,这次美军没跟》一文,被平台下线。
昨天看到一个公号称,因发表文章批评电影《长津湖》 为粗制滥造的主旋律作品,遭禁言15天。
相比而言,濠哥感谢《东亚红书房》的各位看官、铁粉的爱护与宽容,当下的言论空间,独立写作实在不容易。但还是要坚持下去。

在濠哥看来,以长津湖战役为标志的抗美援朝,以及整个朝鲜战争,时间已经过去了70年,历经几代人和时代变迁,今天的中国人应该能够以更宏观的视野看待过去发生的那些壮怀激烈,而不是仅仅捍卫一个标准答案:正义+胜利。
国际记忆中的朝鲜战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看法和记录,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时代的解读与观察,尤其是如今的东北亚地区仍然生活在当年战争的结果之下,后人有责任记住战争的教训,抚平历史的伤痕,崇尚和平发展,防止战争再次发生。
是的,战争留给人类的,是血的教训,不是战功和勋章;我们记录战争、以各种形式再现战争,是为了展示历史的教训,而不是动员后来的年轻人继续战争。我们在艺术作品中展示和纪念那些牺牲与忠勇,是为了防止在现实中重演那样的牺牲与忠勇,而不是鼓励继续发生那样的牺牲与忠勇。
这是人类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原因。
濠哥在昨天的文章《
极限作战、苦难辉煌:如何评价长津湖战役?
》中,放了四张与彭总有关的照片,他与毛公,他与北朝金帅,他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他在文革中。一些网友对在文章中出现彭总在文革中被批斗的照片极度不适,认为濠哥不尊重革命先辈。但,濠哥不接受这样的所谓”批评“。

彭总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彭总在文革中
真实的历史是残酷的。真实的历史也必须是完整的。不尊重革命先辈的,不是那张照片,而是那时的时代。
我们越是完整的、真实的记录历史,今天的中国人就越能获得心智的成熟,获得与时代与大国地位相配的理性与冷静。
关于这场战争,有一种主流的说法,认为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
濠哥对此不以为然,两年前,曾写过文章《朝鲜战争是立国之战?毛泽东不会同意这样说》,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今天再看这篇文章,并不认为有何需要修改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25日,无论当年10月5日毛公是否决定入朝参战争,都不影响新中国能否立国的问题。
所以,濠哥的个人结论是,抗美援朝与新中国立国无关,不是所谓”立国之战“。
如果不是中国的,那么,抗美援朝是谁的立国之战?
直接上结论:濠哥认为,朝鲜战争是韩国的立国之战,而抗美援朝是朝鲜的立国之战
请各位看官注意一下濠哥使用的两个不同名词:朝鲜战争,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是国际语言;抗美援朝,是中国语言。

没有朝鲜战争,就没有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参战,南韩就将被北朝统一,韩国将不复存在。所以,朝鲜战争是韩国的立国之战。
没有抗美援朝,就没有数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北朝就将在”联合国军“的帮助下被南韩统一,朝鲜将不复存在。所以, 抗美援朝是朝鲜的立国之战。
但是,没有朝鲜战争,半岛将统一;没有抗美援朝,半岛也将统一
对于朝鲜民族来说,不幸地是,历史与政治、国际与地缘多种因素的组合,最终在1950年至1953年形成了“朝鲜战争+抗美援朝”的复杂局面,最终将朝鲜半岛的分裂固化成无法撼动的铁血现实。
现在,分立在半岛南北的朝鲜与韩国,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决定半岛统一大业,即便朝鲜与韩国两国都同意和决心实现半岛统一,也不能。
从这个意义上说,
柏林墙是砖瓦结构,三八线是钢筋水泥

朝鲜半岛统一和朝鲜民族回归于一个大家庭,目前在南北两国,都不过是一个外交战、舆论战意义上的战略战术。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是立国之战,那么,抗美援朝对新中国是什么战?
濠哥认为,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举国之战
如何证明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举国之战?
一看投入的兵力,二看投入的财力。
对于中国这样的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来说,尤其当时还需要在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同时用兵的情况下,如果将一国之兵力的大部分精锐投入于一场战争,如果将一国之财力的相当大一部分投入战争,这场战争就是举国之战——即竭尽一国之最大人财物力进行一场战争。
举国之战,与打一场局部战争或在边境地区爆发的小规模战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举国之战,意味着拚尽一国之力。
一般来说,举国之战往往是国家或政权的生死之战。
首先看兵力
以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份,投入到朝鲜战场的解放军官兵,到底有多少人?
一些资料显示,为了抗美援朝,志愿军累计参加的总人数达到290万余人;同一时间在战场上志愿军兵力最高峰,是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期间的135万人。
先后参战的部队包括陆军27个军另一个师;炮兵10个师共46个团;高射炮兵5个野战师,及21个城防团和70余个独立营;装甲兵坦克9个团,工兵15个团,铁道兵10个师又一个团,装甲兵坦克9个团,公安部队2个师共11个团。
空军部队先后有歼击机10个师共21个团,轰炸机2个师。
由上述兵力投入看,至少当时解放军超过三分之一的部队上了朝鲜战场。

现在(截止到2020年),解放军现役陆军总兵力才150万人、18个集团军。
其次看财力。
一些资料显示,1950-1952年,中国的军事国防费用支出分别占财政支出总额的41.1%、43%、32.8%。其中1951年,财政支出比1950年增加约1倍,军费开支占总支出的55%。
1950年11月,主管中央财经工作的陈云提出的“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经济建设第三”的方针。显示在抗美援朝时期,国家财政优先用于战争。
1952年8月4日,毛公在政协全国第一届委员会第38次常委会上发表讲话(以《团结起来,划清敌我界限》为题收录于毛选五卷)承认:

去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费用,和国内建设的费用大体相等,一半一半。今年不同,战争费用估计只要用去年的一半。
也就是说,1951年的战争费用,约占国内财政开支的一半,50%;到1952年,随着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边打边谈、以谈为主),战争开支有望下降到占国内财政开支的25%。

不管是50%,还是25%,战争开支的占比都是惊人的,非常的高。

当然,反过来说,新中国建政之初,国家财政的确是没钱。
美军在朝鲜战争阵地上的炮弹壳堆积成山
最后,看当时中央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定位
我们还是看《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收录的权威文献。

1951年10月23日,毛公在政协全国第一届委员会第3次全会上发表讲话(以《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为题收录于毛选五卷)时指出:
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现在还在继续进行,并且必须继续进行到美国政府愿意和平解决的时候为止。
为了继续坚持这个必要的正义的斗争,我们就需要继续加强抗美援朝的工作,需要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
这是中国人民的今天的中心任务,因此也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中心任务。
换句话说,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全力支持战争,把抗美援朝当成国家的头等大事、中心任务。
基于上述三点理由,濠哥认为,抗美援朝是举国之战
韩国单方面统计的战争损失数据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