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说“没有永恒的存在,这才是生命的美丽。”
酝酿60年的艺术巨作
斥资1400万欧元(约1亿人民币)
25000平方米的织物(可回收环保布料,底色为蓝色,表面涂上了铝层)
3000米的鲜红阻燃绳索捆扎
耗时2个月,动员了数千人,3个团队每天24小时不停歇工作
完成于9.17,展览时间:9.18-10.3,共16天
近日,巴黎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之一“被包裹起来的凯旋门”展览已接近尾声,
法国朋友很有批判精神“我看不懂什么艺术感”。
该作品,是保加利亚已故艺术家Christo和妻子Jeanne-Claude(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的遗作。巴黎地标建筑凯旋门被可回收的织物包裹起来,设计构思于60年前,前后花了很多年时间创作打磨,在2020年Christo去世后正式启动。
在世时他曾表示:“凯旋门将成为一种鲜活的物体,它将在风中摇曳,他可以反射出阳光的颜色。它的褶皱将随风飘动,建筑的表面将变得性感。”
最终,由他的侄子完成了这将近60年的遗愿。以包裹的创作方式,重新诠释自然场域与公共建筑,使其在新的语境下,呈现陌生又熟悉的模样。
尽管艺术家夫妇已经无法亲见,但克里斯托生前采访说过:这项目就算他本人不参与也是可以完成的,因为他们留下了作品所有的细节。
感受当下,感受自然,轻薄的织物随风飘动,将不可见的风“可见化”。铝涂层织物反射阳光,将不可见的光“可见化”。不可见之可见性让人们可以捕捉到生活中被我们所忽略或者遗忘的事物。
独创性的大地艺术
艺术家Christo&Jeanne-Claude,同一天出生,同样热爱艺术,并在艺术之都巴黎相逢。三年后他们开始推出公共空间的临时展。同年,《被包裹的凯旋门》计划也处于孕育状态。在1962年至1963年,Christo完成了“包裹凯旋门”艺术作品的初步手稿。
他们一起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完成了许多宏大的包裹计划,包括巴黎新桥、罗马城墙、柏林国会大厦、悉尼1.5英里长的海岸线等等。每一次都吸引世界各地舆论的热议。这对艺术伉俪近50年的创作传奇,更是当代艺术史上的奇绝一笔。
在他们的创作里,万物皆可包裹。建筑、桥梁、岛屿、岩石、植物、山脉都可以被包裹,由此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对艺术的见解:“我们的作品都有关自由,自由的敌人是拥有,因此消失要比存在更永久。”
其实一开始这个项目是备受争议的,法国“热心市民”曾在网上展开过激烈的讨论。“浪费纳税人的钱”“不环保”“损害古迹”“不尊重历史遗迹”“把烈士们遮盖住了”“又傻又丑”等。
(作品耗费,一是材料,二是人工费,材料是采用特殊环保工艺的布料,贵在制作工艺方面,整个布料是要完全贴合凯旋门的表面,而凯旋门上的凸起的雕刻花纹是贴合的难点,欧美人工费也是贵多了。)
很多人吐槽,耗巨资搞这种理解不了的艺术,但其实凯旋门项目的资金全部来自出售艺术家的研究筹备资料、绘画、拼贴画、比例模型,以及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作品及其他公共项目的原版版画,没有获取任何公共资源。他们夫妻俩生前居住在没有电梯的破旧公寓里,却把收入都用来创作这些成本极高的大规模艺术作品。不仅不接受任何个人和机构的赞助,对于推动当地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效应,夫妻俩也分文不取。
“艺术家,以及所有的建筑师都想要追求永恒,而我不这么做,我喜欢不留一物,这是需要勇气的。”
艺术感知是很自我的,对于意义来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为地那些资源也好艺术品也好是可能会消失的,这种以非常规的方法将这些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艺术品包裹起来,就是希望大家意识到这些作品不是会一直存在的,也会感觉到艺术的温度。就像想起巴黎圣母院,或许很多人还未来得及观赏,却已经倾颓燃烧。
 “包裹艺术”虽然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但我个人的一点理解是,它将人为艺术和自然环境进行结合,并不是在破坏原有建筑或景观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设计或者创作,而是保留原有形态进行有机的结合。
这些作品其实没有任何作用,只是创造了美和愉悦,给人们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而这种包裹,细节被隐藏起来的时候,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们的比例和本质。
还有另类的包裹艺术
NAT被包裹
艺术家Lawrence Malstaf与参与者将自己以婴儿般蜷缩在PVC薄膜中,一条呼吸气管是他唯一的生命支柱。
行为艺术表演,也反映了一些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压迫的无法停留喘息。
“如果你能消除最开始的恐惧,这个过程是非常放松切舒服的,你在里面犹如被保护,是一种失重且压力的感觉。”但从外面来看,被包裹的人好像一个用于实验的无助的生物。
这种“无用”艺术会有更多人不理解,但,也有人认为是“美好”。
不禁很多人会问:艺术有什么用?
我觉得就像有人问:“为什么要喝酒”的性质是一样的。
长期以来,艺术在中国只是茶余饭后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在西方国家美学艺术是基础教育。
中国式家长的成功育子经验:只要学习,计划表上一切和升学考试无关的东西都去掉,
没有艺术、没有游戏、没有交友、没有自由……
我们到底有多少空闲和玩乐的“浪费”呢?这,至少是社会成熟的指标。
但要知道,影响人一生幸福最重要的东西,没有让孩子学,却让他学了大量没用的东西,而且大部分家长认为,这样就能让孩子获得他们说的希望人生。
自古还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更别提涂涂画画的,还有那些看不出意义的行为或者装置艺术,不能填饱肚子也不知道能不能赚到钱。
我们在一个充满需求的世界里,一切只能被“有用”和“无用”所定义。
艺术的无用和无目的,本身就没有需要去判断艺术上的类别、意义以及对错,很多作品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它没有可定义或可衡量的标准,但是,艺术的思考,是有深浅分别的。
因为有用而被保护的想法是不行的吧。艺术从根本上来说,对人类来说是必要的。
突如的疫情之后,德国文化部长发出“艺术家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对维持我们的生命是必要的”的信息。
文化艺术这种东西,不是因为有必要才存在的,能否带来什么意义,能否带来什么帮助,又或者能否带给人什么力量,这种想法其实是非常傲慢的。
艺术是无用的,只是营造情绪,它不是为了任何方式来指导或影响行为。艺术是极其贫瘠的,而艺术所带来的愉悦感,就在于它的贫瘠。
艺术,没有任何目的,对艺术家来说艺术创作过程比作品结果来的更有意义。只是因为喜欢,因为想做所以做,人类就是这样爱了几万年的艺术。这样不好吗?在自己的内心包容无用并亲近它。还是要在失去余裕之后,追求更高的效率化、合理化?
艺术会发展、科技会进步,人类的欲望越来越膨胀,人类的情感却很难有飞跃。在无尽的欲望中,能够得到的却是很短暂。人类步履不停,在历史的画布上追寻着自然万物与内心情感,创造出一件件带着思想的闪光的作品。
从史前的洞窟绘画到现今的实验性美学,艺术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途。可以永远的用新鲜的眼光去观看、审视自然,新的思想与和谐共生,艺术不应该是僵硬晦涩、疏远世人的,普罗大众也可以在艺术溯源中感受到蓬勃的心动,“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
生活中的美,往往是无用之物所带来的。
摈弃了功能至上的观念,才能更深的思考精神所渴求的共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