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积淀,运动和科技属性已成为了匹克的长板。虽然在国产运动品牌的竞争中,匹克从未成为过最大赢家,但它一直在牌桌上。从长久来看,不下牌桌,就已经是一道通往胜利的法门。
作者|黄泽正
编辑|庞梦圆
9月26日,匹克体育宣布获得近15亿元战略投资,由华润国调厦门消费基金战略领投。
获得巨额融资的匹克向市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宣告着未来的潜力。舆论也不可避免地将此次融资与其计划在明年执行的A股上市联系在一起。
1989年,匹克成立,是中国第一批自主运动品牌。去年,匹克体育CEO许志华曾说:“和匹克同期创业的运动品牌现在只剩下我们和李宁了。”
近年来,运动赛道迎来新机遇,留下来的品牌里,或通过主打“国潮”,或以多元并购方式,迎来二次增长曲线,匹克也通过态极科技再度引发市场关注。一如过往30年,匹克没有掉队,却也不是最显眼的。
实际上匹克已经在变化,逐步由一家传统的体育装备制造企业,向运动科技公司升级。2018年12月,匹克推出国货黑科技“态极智能自适应科技”,此后相继推出态极拖鞋、态极洞洞鞋等产品,还上线了一款樱花粉色的篮球鞋。许志华说,以上任何一件,都不是之前的匹克会做的事。
变化的背后是许志华对“运动科技公司”的坚持。他承认,匹克曾经失误过,之前对电商业务反应缓慢,直到2018年才开始发力。这个教训提醒匹克要抓住眼下及未来的一切可能性机会,现在他们正牢牢握着的机会是“科技创新”。
“匹克是一家运动科技公司。”许志华说道。
运动是基础,匹克会持续与顶级的专业运动员建立联系,以篮球和跑步为核心逐步向其他运动领域扩展。
科技是手段,匹克态极已经获得市场认可,未来会做得更加轻量化,更有弹力。应用场景也将从鞋底扩展到到鞋面、服装。此外还有对3D打印技术及其他高科技的研发投入。目前,匹克在全球已经布局了三个做运动科技创新的创新研发中心,四个将创新性材料进行产品落地的研发设计中心。
运动和科技是匹克的长板,来源于其多年的积淀。但作为一个想要跻身一线的体育品牌,用许志华的话说,“还得更多出现在消费者身边。”
渠道的搭建至关重要,相较之下,渠道是匹克一直以来的短板。
过去,匹克线下店在三四线城市居多,一二线城市用户对其认知度不高。本轮融资过后,匹克将借助华润旗下的高端零售地产万象城的能力,未来三年内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开设800-1000家线下态极店。并且目前的态极店往更潮流的方向升级,全面提升线下能力。线上也将深耕更多渠道,与消费者更便捷地沟通。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运动用品再次迎来行业性的机遇。老品牌里,李宁和安踏在前,新品牌里,On昂跑上市,lululemon火热,匹克处在前有狼后有虎的位置,但许志华并不过分担心,他知道,“这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行业,竞争永远存在。”
他形容过去30年匹克的发展特点是“稳健”,同时“目标感强烈”——立志做一家来自中国的世界品牌。现在匹克将继续保持这样的风格,投入到新的竞争中去。
这也符合大众眼中的匹克。截至目前,在国产运动品牌的竞争中,匹克从未成为过最大赢家,但它一直在牌桌上。长久来看,不下牌桌,就已经是一道通往胜利的法门。
01|运动科技公司
三声:这次融资的其中一个用途是加强研发投入,匹克具体会怎么做?
许志华:匹克未来的方向是成为一个运动科技公司。运动是边界,科技是跟消费者互动的手段。
匹克会持续在产品研发和科技上增加投入,并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中发现消费者痛点,然后用科技的手段进行创新型研发。在产品的研发上,会逐步构建研发体系跟研发机制,目前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架构。
比如匹克态极和3D打印技术,都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且获得了市场认可,未来匹克还将继续深入研发这两项技术。
三声:匹克从2018年12月底推出态极,此后态极持续火爆。这三年匹克针对态极有哪些投入?准备如何继续发力态极科技?
许志华:三年来除了升级针对鞋底的态极技术,主要迭代的方向是轻量化和弹力提升。最早推出的态极密度是0.23,目前最新的市售款可以达到0.17,在匹克实验室内,密度已经能达到0.11,重量减了大概60%。
除鞋底以外,还会尝试态极在鞋面、服装等纺织物等上的运用。
三声:态极用在服装上主要体现的功能是什么?
许志华:面料的弹性会更好。比如说针对女性消费者的运动内衣,既要有挺感,又不能勒。现在女性运动内衣普遍很勒,因为原来的面料要保证弹力的话,材料自适应性不够,自适应性够它就硬梆梆的,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痛点。
三声:可以介绍一下匹克的研发团队吗?有多大的规模?是怎样的工作方式?
许志华:我们现在构建的研发矩阵是,有三个团队在做创新科技研发,主要是在洞察消费者需求后,针对尚未大规模商用的基础性材料、工艺、智能化等方面进行理论和技术研发,属于从0到1的研发团队。
匹克态极就是在2016年,匹克与西安理工大学团队成立“高分子弹性体研发小组”后,研发成功的。
第二个层面,匹克在全球范围内有四个研发设计中心:在北京、厦门、泉州和洛杉矶。四个研发设计中心根据对消费者的洞察,分别负责不同产品系列研发,通过更好的产品设计,实现创新性材料的产品落地,主要发挥从1到10的功能,跟生意挂钩。
三声:很多时候用户只是根据市面上的产品供给完成消费,自身并没有明确消费倾向,但匹克的创新似乎很能抓准用户喜好。
许志华:研发团队对相关运动项目的理解和参与度很重要。匹克在内部提出了“同频计划”,要求研发团队要跟目标对象同频,而不是只分析大数据。
很多情况下大数据仅代表过去需求,用户痛点则是在深度参与体育项目过程中的一种体验。团队自身没有切身感受,同频进行,很难准确定位用户需求。匹克的开发设计团队很多都是篮球爱好者,跑步爱好者,比如我们的集团技术总监是资深马拉松爱好者,北京的创新总监是资深篮球爱好者,自身有丰富的体育项目经验。
三声:匹克既要提升产品设计感、时尚感,同时还要保持自身科技感,还能保持所谓的高性价比吗?
许志华:性价比并不意味着绝对低价,匹克现在的基本方向是“高科技、高颜值、高体验”,科技和时尚互为表里,科技是里子,时尚是外表,二者缺一不可。
从绝对价格来讲匹克其实并不低,态极系列篮球鞋价格普遍在400到600之间。在国际体育品牌中,400到600的价位属于鸡肋价位,但匹克却能在此价位段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感受,以及时尚的外观。
02|进入一二线城市
三声:本轮融资后,匹克会跟领投方华润旗下的万象城等消费场景合作,在线下开800-1000家门店。匹克对线下的具体规划是怎样的?
许志华:是的,这也正是匹克看中华润的地方。未来匹克的目标是在线下渠道全面进军一二线城市,华润万象城将是一个很重要的抓手。
未来三年,匹克准备在一二线城市开800到1000家态极店,主要布局在shopping mall当中。除华润万象城之外,匹克还会与如万达、银泰、龙湖等主流shopping mall进行全方位合作。
三声:店铺面积大概多大?单店盈利如何做?
许志华:单店面积在100到150平方这个区间,前期不会开太大,等站稳脚跟之后,再进一步扩大面积。去年7月开始,我们已经试点了十几家态极店,平均租售比能达到五倍以上。
但在产品的适配性上,还是太偏重鞋类产品,服装的销售占比偏低,所以还要进一步提高服装的销售占比,提升潮流属性跟品质感。
三声:现在shopping mall也在变化,线下的场景更强调体验感。匹克在店的设计上会做出哪些改变,怎么与商场结合?
许志华:会更具有潮流属性和科技属性,更有文化氛围。原来在设计上只有鞋区,服装区,未来会更多围绕着篮球、跑步等运动相关的文化属性展开。比如增加更多运动配件,一些好玩的项链、小玩偶等周边,围绕着目标消费者所接触的生态圈、生活圈全场景来打造。
除此之外,每个门店会利用大数据和社群跟用户进行线上线下互动。
三声:除了刚刚提到的800到1000家匹克态极店之外,还会有什么其他的店?非态极的店有什么计划?
许志华:未来的线下店会呈现出两种形态,一种是一二线城市的态极店,以及在三四线城市匹克综合店。在综合店内,态极会是其中一个专区。
未来综合店的目标是要双提升:提升坪效、提升数量。现在的综合店在3000家左右,未来准备开到4500家。
三声:态极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牌吗?
许志华:不算一个单独的品牌,也不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是融入到我们整个体系里面。在未来的匹克态极线下店会主推态极科技,还是和各部门结合的方式。
三声:除了与华润万象城合作,匹克还可能会在哪些领域跟华润集团产生连接?
许志华:匹克会与华润集团进行深度合作,除了资本上以及华润万象城的线下渠道合作,华润手握众多消费品牌,也存在与匹克联名的可能性。比如怡宝、雪花就经常和匹克一同进行体育赛事赞助。
三声:线上渠道有什么规划?
许志华:目前电商业务在匹克销售收入占比超过三成,这个在体育品牌里算比较高的,并不算匹克的短板,所以电商部分需要优化的是拓展更多渠道、更便捷的购买,以及更优的购物体验。
03|与消费者直接互动
三声:从外界的理解来说,匹克现在并不算国内最一线的国产品牌。您打算如何利用目前的机会,把匹克变成真正的一线品牌。
许志华:所谓一线品牌,不只是指销售规模,最核心的还是消费者感受。这种感受是全方位,全生态圈的一个概念,由看得见的商品和看不见的品牌感受共同构成。对匹克来说,态极科技已经在产品端获得了消费者认可,因此下一步动作就是让消费者看见。
三声:从你接手匹克到现在,你觉得消费者跟以前有什么变化?
许志华:传统营销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我知道一半的广告位是浪费的,但不知道浪费在哪里”,传统品牌通过经销商、买手渠道与消费者产生联系,始终无法直接触达消费者需求。
如今消费者要求更为精准化、多样化的服务,品牌方必须与客户直接产生联系,才能真正了解消费者痛点跟需求,由此倒推产品研发。
匹克每年都在举办粉丝节,其目的正是构建与用户直接互动的社群。如态极拖鞋,态极洞洞鞋这两款人气单品,在匹克过往的30年间从未推出过类似鞋款,创意就来源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现在匹克依托于线下门店,正在不断发力线上线下社群建设,目标是构建千万级的社群营销。
三声:现在消费者对“国潮”有很强的需求,有品牌依靠“国潮”取得了大幅增长,匹克对“国潮”怎么理解?
许志华:对于‘潮’不同人有不同理解,并是只有花哨能称之为潮。简洁的,有科技范的设计也是一种潮,只是潮流的类型存在差异。
匹克国潮的底层逻辑是,产品要具有科技感,要带给消费者独特的消费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融合更多中国时尚设计元素。在未来,匹克会针对不同社群、不同圈子的消费者,推出更加精细化、圈层化的产品。
三声:这些潮流单品会侧重在哪些营销渠道推广?
许志华:线上走的是全生态的概念,目前主要的营销渠道是B站、得物、虎扑这几个公域平台。当然匹克也在构建私域流量,目标是要构建千万级私域流量的互动。
三声:匹克与B站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合作?是否使用了B站电商?你们会用小红书吗?
许志华:更多的是跟一些B站up主进行合作,主要是内容向,目前还没有合作B站电商。因为B站电商也在探索阶段,匹克还在观察,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会展开全方位合作。
小红书用的不算多。因为小红书的人群更偏女性化一些,匹克受众人群更男性化。随着匹克加强女性产品的研发,下一步也会把小红书作为营销重点。
04|“稳健”与“过于稳健”
三声:你接手这些年来,匹克的发展在行业中属于什么样的风格?
许志华:还是比较稳健,会往既定的方向坚持地去做,我们的目标感会比较强。
三声:像一个马拉松选手。
许志华:可以这样理解,不是跑百米而是跑马拉松。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一个百年企业。
三声:对比国内其他运动品牌,他们可能分别在不同时刻抓住了一些机会,实现了跃升。你是否认同这个说法?
许志华:机会始终存在,企业也确实需要抓准特定时机,但更多的还是要依靠企业的系统性布局,仅仅依靠一时的营销、噱头,无法维持企业长期运营。
三声:你觉得这些年来匹克遗憾的地方在哪?
许志华:之前的失误可能是过于追求稳健,有些该调整的东西没有及时调整。比如对电商的态度,原先匹克一直强调保线下,对电商业务过于谨慎。匹克真正发力电商是在2018年之后,在三年内匹克的电商业务从几乎为零达到十几个亿,目前还在快速增长。
三声:现在新消费的浪潮中出现了一些运动品牌,比如lululemon,以及前几天上市的高端运动品牌昂跑,你对他们怎么看?
许志华:现在这个时代提供消费品,一定要满足核心用户需求,这是一个基本标准。品牌可以有多个品类的矩阵式打法,但单个品类的从业者还是要专注,不然容易产出“四不像”的商品,无法准确触达用户需求。
我想这些品牌大概是洞察到了某个人群的痛点,并及时介入了市场。
三声:现在来看匹克在行业中的位置,你会不会有一种感觉,前面有对手、后面有对手,刚刚挤掉了一批老对手,新的对手又追上来?
许志华:运动品牌是充分市场化的行业,所以竞争长期存在。而回顾成功的运动品牌,心智沉淀是关键一环。在淘宝、天猫线上排名前二十的品牌里很难出现淘品牌,是因为(淘品牌)缺乏长时间的品牌积淀。
所以有竞品会去收购知名国际运动品牌,也是希望让知名老品牌焕发青春的概念。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匹克都以自己的品牌为主,不断洞察消费者变化,以稳健的发展策略进行相应改变。
三声:现在运动品牌的发展和竞争到了一个怎样的阶段?
许志华:现在是一个全新的机会,因为国产体育行业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
第一个变化,国际品牌已不再是中国的年轻消费者的唯一选项,年轻一代对国产品牌的支持度在升高,更愿意购买国货。未来国内品牌有可能全面超越国际品牌,当然这个还需要时间。
第二个变化,中国品牌的研发实力、科技实力包括整个供应链的实力在稳步提升。由于国际品牌很多供应链已经转移到缅甸、越南等地,更为优质的中国供应链开始承接国内品牌的产品,而集中在国内的地理优势也让供应链的反应链条缩短,国内运动品牌的质量和效率得以提升。
所以未来,可能有的中国品牌价格比国际品牌低,但是产品质感还超过国际品牌,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倒转倾向。
05|面向全球的中国品牌
三声:这笔融资对匹克的A股上市计划是否是一种助力?匹克为什么需要A股?
许志华:(本次融资)是匹克未来计划的重要一步,但并不是最后一步。目前在A股并没有很优秀的体育龙头企业,对匹克来说这也是机遇。匹克的目标是要做一个中国人的世界品牌,这离不开中国消费者的支持。
三声:有说法认为,港股投资者更喜欢确定的业绩,A股投资者更倾向于在遇到拐点或者行业政策变化的时候,去投资一些在风口上的企业。你怎么看?
许志华:我还没有很强的感受,毕竟匹克还没有在A股上市,更多的还是要“做好自己”。我们要跟市场介绍相关战略,但更重要的是践行,扎扎实实往既定方向去迈进。
能力的构建不是那么快的,有时候一项能力的构建甚至需要十年八年的时间,所以可能显得不是那么性感,但这就是做实业的本质。
你要坚守自己的主业,在自己主业上不断根据消费者的新变化去调整。这是一个调整优化的过程,而不是革命性的构成。
三声:还看到匹克要打造体育产业的生态圈,包括像体育IP赛事打造、运营体育培训等等这些方面的话,这个生态圈目前发展怎么样?
许志华:目前在上市之前,我们还是会以鞋服为主体进行打造。在未来随着我们的技术能力提升,包括未来有机会上市之后,会拓展更多的领域。其他领域这两年由于疫情,还是以一个稳健的策略去做。
匹克运动科技品牌的基本逻辑是不会变的,作为运动品牌,产品的专业属性必须得到印证。
因此匹克会持续与世界顶级运动员保持合作,在本次东京奥运会,匹克赞助的七个国家奥运代表团获得了69块奖牌,包括NBA球星。跟这些顶级运动员的合作,我们是不会放弃,还会做得更加深入。
三声:匹克在2018年收购了童装,休闲品牌与户外冰雪品牌,最近在融资之后会有哪些收购计划?
许志华:这个暂时没有,在匹克上市之前,核心还是会以做主品牌为主。
三声:“全民健身”政策提出要把体育产业做到五万亿的规模,这会对匹克的布局产生哪些影响?
许志华:暂时不会,匹克还是会坚持现有布局。由于匹克本身就在体育赛道,政策变动对公司来说自然是利好消息。但匹克还是要逐步延伸到消费者相关产业带,首先会是体育服装。相关探索会力求稳健,而不是盲目尝试。
三声:有消息称匹克接下来还会有继续的融资是吗?
许志华:是的,匹克很快会再启动下一轮的融资。
 END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爆料或寻求报道加微信号:sanshengss333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